古代修建完皇陵的工匠都必須死嗎?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
古人迷信,在封建時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無一不是迷信的,他們相信人死後是有靈魂的,人死後也要同生前一樣吃穿用度,他們「視死如生」,死去的人比活著的人更要講究體面排場,這就造成了其後的盜墓文化,而皇室的葬禮尤為隆重繁瑣,陪葬的寶物更加豐富值錢,這就讓盜墓賊有機可趁,即使堵上性命也要挖到財寶。
帝王究竟對葬禮「講究」到什麼程度?
我們知道人死後不能馬上下葬,需要停靈幾日,才能下葬,普通百姓尚且如此,皇帝更是如此,皇帝死後首先要在乾清宮停靈,時間長短不一:短的十多天,長則幾個月。皇帝為何要停靈呢?一是因為祖宗的規定,大家都是這麼辦的,二是,陵墓還在不斷修葺,以求達到最完美。有的皇帝去世的太快,陵墓還沒修完,只能讓他的屍體在酷暑中等待下葬。
皇帝的喪事是「國喪」,「國喪」的意思是,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好過,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在皇帝死後三年,只能忍受清苦的生活了.
按例,皇帝死後,在上謚號入葬之前稱為「大行皇帝」。死當日要進行「小殮」。小殮後,當日或過幾日進行「大殮」喪儀,親王以下,頂戴官員以上;和碩福晉,佐領三等侍衛妻以上等,要到乾清宮內瞻仰皇帝的遺容,近支王公、公主、福晉等要到乾清門內的丹陛上,隨嗣皇帝行「大殮禮」。
大殮後,靈堂設在乾清宮內,正中寶床上停放梓宮。乾清宮是皇帝睡覺的地方,在此處停靈,含有「壽終正寢」的意思。
頭三日,朝、晡、日中三個時辰,嗣皇帝要到靈前舉茶、上食,奠酒行禮。在京的文武候補官員、進士、舉貢、吏典、僧道等官穿素服,齊集順天府三日,早、晚行禮舉哀。
由此可見皇帝葬禮的繁瑣。
古代帝王下葬有三種形勢,有的依山傍水,利用山丘作為墓地,有的在地宮上砌宏偉的磚城,不過大多是木槨地宮。
出殯那天的陣容也很豪華,就那慈禧來說吧,出靈那天有72個人抬棺出東華門,64個引幡人,高舉旗傘,然後是浩浩蕩蕩的,體現皇家威儀的儀仗隊,有一千六百多人,他們舉著兵器,旗幟和「燒活」,也就是燒給死人用的紙品。
最累的是扛夫,在此之前扛夫就經過很久的訓練——他們要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進行練習,用和棺木同等重的木頭,上面放一碗水,練到走路時水不會灑出來才算合格。
出靈那天扛夫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輪流,避免力氣用光發生棺木落地的事情,那可就不吉利了。
皇室宗親按照順序加入送葬行列,大小官員傾巢出動,和尚道士手持法器或者經文,不斷念誦經文超度,還有樂器班奏哀樂,他們一直走到下葬的地宮台階才停下,由扛夫或者修葺陵墓的工匠抬入下葬,最後封墓。
那麼我們就有疑問了,皇帝的陵墓封上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
秦朝時期,我們有殉葬制度,別說修建陵墓的工匠出不來,就算活著的宮女、士兵也得殉葬。可隨著封建文明的發展,殉葬這種制度太殘忍,慢慢被一些帝王摒棄,修建陵墓的工匠還是可以逃出生天的,那麼他們究竟如何出來呢?
首先,「自來石」是能夠自動封墓墓門的,這是運用了槓桿原理,撤掉另一頭的物品時,墓門就會關閉。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這一點我們古人早就會弄了。
其次,工匠們設計出一個條石,在裡面將石頭門頂住,外面是無法打開的。那麼就必須有一個工匠留下來頂門,那他就不能活著出來了?
後來工匠發明了一個辦法,人站在外面先關掉一扇門,從鎖孔大的眼裡將條石慢慢傾斜移動,條石靠衝擊力就能自動堵上門,工匠也就不用犧牲一個了。
第三,封門石的運用。墓門在外面關閉,封門石自動將門堵住。宋元時期的皇陵採用石球滾動的方法將門頂住,先做出一個斜坡的世面,然後挖出溝槽,把石球放在溝槽頂部,人一關門,石球受力,從溝槽頂部滾落,在設計的終點死死卡住門,封門石就形成了。
明清時期開始使用「拐打鑰匙」,這是一種特製的工具,工匠先關一扇門,然後站在外面撥弄條石,當另一扇門關上後,條石像鑰匙一樣卡在門與門之間,墓門也就堵上了。
不過也有很多狠心的統治者,想要殺人滅口,想把工匠都殺死,比如慈禧,她去世前讓81名工匠封墓,這些人都知道自己必死,不過只有一個工匠,因為封墓的時候被石頭砸暈了,負責看守的士兵以為這傢伙掛了,就扔亂葬崗了,後來他又「活」了,在孫殿英盜墓的時候,還起了作用,發光發熱,這也是挺搞笑的一件事情。
※爺爺被稱為第一奸臣,死後人人唾罵,孫子卻成民族英雄,人人讚美
※明朝被忽視的一代明君,當皇帝沒幾個月就死了,功績卻很大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