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這兩幅對聯,寫盡人生智慧
第1幅對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是李嘉誠辦公室懸掛的唯一的一幅書法,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
「發上等願」和「擇高處立」,就是要格局遠大,眼界開闊,「志當存高遠」。我們做人立志、發願要高遠,要有大志、遠志。
唐代詩人王維說,「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我們常說,眼界決定境界,如果沒有開闊的眼界,很難做出大的事業。只有發上等願望,擇高處立,才能開闊我們的眼界。
志向遠大之人總有一天會幹出驚天動地的宏圖大業,而目光短淺之人永遠只能是一凡夫而已。
青年時的孫中山愛議論國事,旁人揶揄他:「看你言高志大,莫非你想當廣東都督?」在這些人眼中這廣東都督就偉大的不得了了,而孫中山卻說:「我乾的事比廣東都督大多了。
正是有這樣遠大的政治理想,才使他走上了「棄醫從文」的革命道路,成為辛亥革命第一人。
「結中等緣」和「就平處坐」就是要腳踏實地積極穩妥。我們不要孤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而是要把自己擺在平處。做事求平穩,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想做大事、難事的人,就必須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件簡單的事。
「享下等福」和「向寬處行」。下等福才是生活的本真。一切的奢侈和繁華,不過都是過眼雲煙,粗茶淡飯最養人,平平淡淡才安康。而且,沉溺在奢侈和繁華中,還會損傷我們的身體。正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所以道家教我們返璞歸真,諸葛亮教我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樸素、勤儉、安康就是最好的福氣。
第2幅對聯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這幅對聯出自曾國藩之手,也是曾國藩一生智慧的體現。
大處著眼,是說做人眼界要開闊,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思考問題一定要有全局意識,一定要看到未來。然而大處著眼必須要與小處著手配合,老子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處著手,這樣才能避免空談和眼高手低。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是修養之要。曾國藩認為多言,多說話是凶德,是惡習。所以他提出要「戒多言」,不議論他人是非,不吹噓個人瑣事;不說違反原則的話,不講違背良心的話。
曾國藩「戒多言」的本質並不是什麼要一味的少說話甚至不說話,也並不是什麼沉默是金,而是在面臨人和事的時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禍從口出、亂從口出,在本質上,這是一種臨事不糾纏、少爭論的行動智慧。
「獨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所謂慎獨,就是在別人不能看見的時候,能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保持清醒。所謂「守心」就是守住自己內心的道德底線、價值底線、人格底線。
東漢名臣楊震為官數載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稱,一次因公路過昌邑縣,恰逢舊交王密在此任縣令,當夜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說道:「此時深夜,無人知矣。」楊震卻正聲而說:「豈可暗室虧心,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
慎獨是人生的財富,守心是修行的方便門徑。不耐孤獨是一種人生遺憾,不會守心是一種做人缺陷。獨居要守心,守住一顆善良的心,守住一顆勤勞的心,守住一顆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顆平常心。
推薦閱讀(點擊下方標題可打開鏈接)
啟功書常用字,字字養心!
臨帖最痛苦的一個方法,也是最有效的!
毛澤東的《書法簡歷》
31年前的國展楷書,看完想哭!
田英章最好的鋼筆字帖
1000套書法書籍免費領取,如無法識別二維碼,請微信搜索公眾號:shufayicom關注後並輸入:書法有法,免費參與領書活動。
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為了不錯過精彩內容,建議您將「書法易」設為星標(安卓用戶「置頂」)
※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 2019屆本、碩、博畢業展作品
※小 楷 簡 史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