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座建築的落成,實現了「上一代人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這座建築的落成,實現了「上一代人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宛如對回歸周年的獻禮,1998年7月6日,香港國際機場在香港西南離島區的赤鱲角順利落成。在過去20年內,它除了在航空運輸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外,其本身設計和蘊含的技術氣息也頗受讚譽。

在1999年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CONEXPO上,香港國際機場作為最年輕、也是亞洲唯一中選的建築,和美國金門大橋、紐約帝國大廈、巴拿馬運河等宏偉工程共同被評為「20世紀全球十大建築」。人們對它們的評價是——「上一代人夢寐以求,但以當時的技術及科技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在此後20年間,該機場7次被Skytrax評為全球最佳機場,6次被全球知名供應鏈雜誌《亞洲貨運新聞》評為全球最佳貨運機場,5次被知名網路旅遊雜誌《Smart Travel Asia》評為全球旅遊最佳機場,飽受讚譽。

香港國際機場建設始於1989年10月11日,當時是由時任英屬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提出的,但同時也得到了中國大陸的支持。1991年9月3日,中英兩國政府簽訂《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及有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表示雙方堅定支持新機場建設計劃及「機場核心計」其他工程項。

1992年3月2日,港府批出新機場客運大樓設計合約,投資5.36億港元,;11月30日,批出新機場工地開拓工程合約,合約總值90.4億港元。

1995年6月16日,機場平台的開山及填海工程完成。

1996年5月30日,中英聯合聯絡小組機場委員會雙方簽署協議,批准興建新機場第二條跑道(北跑道)及相關設施。

1997年2月20日,港府飛行服務隊的雙引擎飛機在新機場著陸,完成新機場首次飛機著陸儀式。

1998年1月18日,香港機場管理局在客運大樓舉行第1次試運作;2月15日第2次試運作;3月28日第3次試運作;在5月2日的第4次試運作中,一架747型飛機於新機場著陸,成為首架在新機場著陸的商用航機。

1998年7月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布新機場啟用,並命名為香港國際機場。

從那時至今,該機場一直平穩運營,沒有出過大的事故,既沒有因為旅客數量突然暴漲出現服務缺陷,也沒有出現過旅客不足導致機場空蕩蕩的情況,這要歸功於設計時的未雨綢繆。

「當初香港規劃新機場時,不是簡單地看機場這塊地,而是和整個城市的發展結合。」談及香港國際機場成功的秘訣,前香港機場管理局總裁許漢忠介紹說,在興建香港機場的同時,香港還興建了機場快線、北大嶼山高速公路、青馬橋、C區隧道、中環和九龍的機鐵站等。「任何基礎建設都是為經濟增長服務的。只有從整體考慮,才能打造出一個好機場。」

同時,每年香港機場會舉行多場不同的演練,所有和機場有關的單位,包括航空公司、地面服務、政府部門、醫療機構等共數百人參加,避免發生突發事件是大家束手無策。

與此同時,在利用新技術方面,香港機場並不落後於最近幾年內地新建的機場。事實上,香港機場內已經啟用多項高端科技,包括生物特徵及擴增實境(AR)技術、機械設備及自動化技術以及其他可利用互聯網的功能,為旅客帶來簡便順暢的旅程。

2018年6月,香港機場還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建設高端物流中心。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該中心採用機械化和自動化模式,預計將於2023年投入運作,每年可處理170萬噸貨物,有助加強香港航運中心地位,順應全球電子商貿發展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1996年的今天,克隆技術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
科學家再次確定不明快速射電暴來源,還能幫助研究星際間介質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