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祥:寫怎樣的字才算好書法
王厚祥,號稷山,1963年生於河北省大城縣。自幼由家父啟蒙學書,師從高鴻源、沈鵬、張旭光、周志高、胡抗美、鄭曉華、曾來德諸位先生。長於大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畫藝術院副院長,河北省書畫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廊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廊坊市青年書畫家協會主席,中國書協和人民大學主辦的中國首屆優秀中青年書法家碩士研究生班畢業,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精英班學員,慕鴻書社社員。
寫怎樣的字才算好書法?說這作品好,有哪些標準?或者說有哪些審美規範?字要寫得合乎審美共性才美。書法合符審美共性,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特點:
一、精美。各類好的藝術品都離不開精美。精美就是精確、精準、精緻,粗糙不行,書法線條要精、要乾淨,古人的書法,線條的乾淨是來源於筆法的精準,它的調鋒動作、行筆、轉折的調整,都是清清楚楚的。現代人的線條痕迹是碰出來的,隨意地拐彎。筆鋒要裹束,筆鋒不能散,筆鋒散了就像茅草。字的造型要準確。要強化造型能力,字形不可隨意,這是字法本源問題,這些字法定式,來源於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審美打造,它為什麼美?標準是來自傳統的審美規範、中華民族的審美共性,個性則是輔助。
二、書法章法要精心而自然,有秩序,不雜亂,不碰撞。要精心安排,不精心就不美,作品要看出精心但看不出刻意。書法的法度都是精心去做的,要邊寫邊思考邊設計,設計多了就形成經驗了。後邊的字怎麼寫,要看前邊的字去決定,第二行怎麼寫要看第一行的情況去決定,寫多了,自然形成經驗。不能草率,自己認真,評委才被感動,自己都不認真對待,評委更不會給你認真對待。要有明顯的傳承,古人經典的元素要佔有更大的比例,要佔七八成以上,自己的東西多古人的東西少,就壞了。越傳統的藝術越講究傳承,中國人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國的審美,不像西方的審美。書法最忌「俗」字,甜俗、惡俗、庸俗都不能有,通俗都不行,藝術要的是高雅。大草經典的元素里,包含點、直線、曲線、關節點。點怎麼寫,兩點,怎麼寫才是經典元素?有它的規範,比如草字頭的兩點,左點和右點的寫法,有它的順序,左點是先豎後橫,右點是先橫後豎,然後離下面那個橫要遠些。你隨意去點,就通俗、就普通了;一根曲線,它的彎怎麼拐?要有講究。比如「詩」字的「寺」字的這邊,怎麼拐彎,彎的形象要按古人的形象去刻畫,隨意的掄個圈過去是肯定不行的。一幅字里有多少古人的經典元素?決定了你的書寫高度。如果你還不懂,寫五年王鐸,他會把你帶入一個新的高度。
三、有個性。要與古人略有不同,要有一點個人的審美追求,這說明你有思想、有風格,作品才能有標識。風格是一種穩定的長期堅持的表現方式和面貌,形成標識,能夠辨別,這是藝術賴以生存的前提。字如其人,如的不是人的長相,而是內心、思想、性情,思想的高度影響作品的品味和欣賞作品的氣息。人的境界上去了,眼力才會提升。性情很重要,作品能不能感人,就看你有沒有投入情感。書法創作需要一種狀態,否則不感人。古人寫字更多是為了實用,如今寫字不是為了識字,而是學習書法藝術。風格特點跟人的思想性情相關,書寫內容也會影響情緒。要遠離「展覽體」,如今最大的「展覽體」書法,是「五小一大」,小楷、褚遂良體小字楷書、小隸書、小章草、小魏碑、大對聯(三四字聯挺多)。不要跟風,不要迷失在展覽中。小字作品,是老實打造出來的。
四、形象好。紙張最重要的是好用,能發揮自己的水平,反對遠離紙張的書寫材料。書家要有強的適應能力和表現力,各種紙都應試用,各種紙要寫出各種感覺來,不要常用一種筆、一種墨、一種紙。形式上,書法需穿盛裝,它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篇幅不能太小,小楷幅式不用太大但要夠分量所以字數也不能太少。製作不能過度,6尺拼3塊,8尺拼4塊,橫4條,豎4條不等。顏色要講究,顏色一定要用得典雅,不能太艷,色彩不能雜不能多,不要超過三色,最好是兩色。形象要好,符合《書譜》中說的五乖五合。章法構成,字有大小,行距字距也有大小不同。寫楷書的字也要有大小的,寫草書里的最大的字,這兩個字一定是特別重要的,是字眼,所以這個大字一定要寫得最好,寫不好就不要寫大,否則一眼就看出問題來。
五、多變化。古人對文字的書寫,是為了實用,方便閱讀,字形逐漸形成了標準,從而也逐漸形成了方塊字。遠古的先民沒有方塊字的觀念,而是因字成型,如甲骨文,都是自然的字形,筆畫多的字就寫大,筆畫少的字就寫小,上下筆畫多的字就寫成長字,左右筆畫多的字就寫成寬字型,有些甲骨是什麼形狀,字形就變得什麼形狀,後來為了實用,把字寫得一樣大,形成方塊字,比如到了唐代的楷書,方塊字就很明顯了。如今的方塊字,屬於美術字,這不是自然的造型。我們的書法要打破方塊字概念,回歸字形本真。晉楷和唐楷就不同,晉人沒有那麼多方塊字概念,所以字形寫得就活。楷書也要打破方塊字觀念,這樣寫,藝術欣賞豐富的表現語言才能表達出來,線條的質感也才不一樣。美術字筆畫太相同,如仿宋字的一橫,後面都有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也是一樣的,就不豐富,藝術創作的文字就不能像美術字那樣去寫。書法的線條是要有飄逸、凝重、粗獷等等的不同形態的。豐富和厚重是書法永恆的主題,不要一開始就追求簡約,你的簡約其實就是簡單。簡約是豐富之後的提煉,不是簡單。書寫的動作要夠數,起筆很多時候要幾個動作才能完成,一個動作不行,一個動作就是簡單了。
豐富的表現語言有哪些?
1.墨色變化,節奏感,墨色豐富又不能太刻意不自然。清代劉墉,筆墨雖然沒有變化,但是很厚,墨塊用手還摸得著。看真跡,主要是墨色給我們的感染。現在我們的書寫,墨色一定要講究變化。古人是用墨硯盛墨,邊磨墨邊書寫,現在我們寫小楷還有人用墨硯磨墨寫的,很講究;如果寫大字用墨多,可能磨墨再寫不實在了。作品創作旁邊,要放有墨和水,是先沾墨後沾水,還是先沾水後沾墨,每次沾多少,還有筆頭上一邊是墨一邊是水的,都是為了使墨色在書寫時出現變化的手段。注意干筆畫、濕潤畫、大小的運用,筆墨要有變化,要豐富。
2.大小變化,寫得一樣大小就是毛病。行草書要有字組,有小字字組、大字字組,字組要分出塊面、大小對比,大片的枯濕濃淡疾緩,就構成豐富性,大字組團,小字組團,就像草地一樣,有些地方草長得密些,有些地方草長得稀疏些,顯得自然。實用的書寫,如字一樣大,字距一樣,是刻意的狀態。作為藝術的,大小要不一樣,王羲之沒有一個正字,不是他沒有能力寫正,字沒寫正才是自然的狀態。寫一個橫,要寫平要很刻意才能寫得平,隨意一橫,不是上斜就是下斜的;豎要寫得正,也要很刻意寫才能做到,一個豎隨意一寫,肯定是寫不正的,所以,行草書的豎,應該一個豎直的都沒有。
書法欣賞的第一標準是自然,第二是變化。字寫歪是自然的需要,是豐富的需要。比如花樣滑冰,有單人滑雙人滑,肯定沒有一個姿勢是正的,站起來也不正,蹲下來也不正,只有結束了向評委致意時才是立正的,這是刻意的,雙人滑就是字組,要做出千變萬化的姿態,倆人又合有分,有斷有聯,卻神態相牽。騎著共享單車在大路上,沒有人欣賞的,舞台上的單車雜技才有人欣賞,因為豐富性,它變化多端,所以充滿魅力。書法也一樣,要講究大小、空間、墨色、速度的變化,小到筆觸的變化,有方圓,有正反,有輕重,有流澀,注意外形上的變化,講究錯落有致,字裡行間,誰近誰遠,行間的搖擺,都是為了增加空間的變化。筆勢要帶動字勢的變化,變化要適度,過頭了就不雅,如為人熱情,為人誠懇,過了頭人家也受不了,見面上來就一個擁抱不撒手,受不了,像春晚小品表演的主人客氣一說客人就留下來吃餃子還問人家有醋咩,都熱情客氣過頭了讓人難受。變化太大的作品不易獲獎,中性的作品容易上。現在的全國書展評審,評委少也有十幾人,綜合投票產生的作品,往往是具有共性的,是中性的,所以上展的作品或不見得是最好的。現在評委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到最後評獲獎作品時,不唯票數最多就給你最高獎的,而是拿一批票數較多的而票數不等的作品放在一起,再根據書體情況再討論原因評出一二三等獲獎作品。
六、無硬傷。文字錯誤、草法符號語言不對、繁簡字轉化不對、有錯字、文詞錯誤、文本不完整(比如一首詩8句只寫了4句),都要淘汰。有時還講忌諱,有些書展講主題性,同等條件下,主題扣得緊的優選,不合主題特別是與主題忌諱的內容,人家不喜歡。舉個例子,有人要送幅書法給領導,寫什麼「官應老病休」的內容,就不合適,所以書家要有文化功底和文學修養,盡量寫些寓意好的內容,避免給別人作品裡出現悲、愁、死等字。
七、合要求。要研究徵稿啟事,要符合尺寸要求,投稿件數是多少件。關於投稿件數的問題,比如只限投稿1件,你投了3件,如果這3件分在不同的評委組,最後入選了1件,人家不知道還說明你幸運,這樣就過了,如果3件都上,就會都被拿下,因為你違反了投稿原則,這就冤了,本來你投1件就上了,現在3件都上反而被淘汰。
搜索公眾號「陝西省書法院」添加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我們
TAG:主編大人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