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田氏搶了姜子牙的齊國代之,為何連國名都懶得改?

田氏搶了姜子牙的齊國代之,為何連國名都懶得改?

田氏正式代齊發生在戰國時期。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太公一脈絕嗣。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而在近三百年前,田氏從陳國奔齊,始有齊國田氏;百年經營以後成為齊國朝堂的一方勢力,並聯合其他幾支齊國的貴族消滅當時權力最大的慶氏,又取得了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氏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

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後來步步把持齊國政權,最終代齊。

齊國最早的王族是姜姓呂氏,而田氏代呂氏,經過了長期而複雜的反覆鬥爭,有和平演變,也有武裝鬥爭,有時隱蔽,有時公開。但早在晏嬰相楚時,目睹田氏作為的晏嬰就曾言「齊國之政卒歸於田氏矣」。

田氏代齊的要點一共有三個:

第一,前期在齊國立穩腳跟。

齊桓公時田氏就和齊國的大夫結為姻親,庄公時田氏力排眾議出兵討伐衛國、晉國,大勝,庄公把公主嫁給了田氏,田氏和齊王之間的關係這時就已經非常親密了,從而有獲取大權的可能。

第二,中期施行收聚人心的政策。

齊王荒政,田氏對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又有上文提到的借公事施私恩的做法,齊國國內只知田氏之恩而不知齊王,這種做法齊王后來根本無力禁止。

第三,後期外爭盟國,求立為侯。

田氏幾乎已經擁有齊國時,與分晉的三家互通使節。齊康公十八年,田和也是求魏文侯代告周天子,請列為諸侯,然後魏文侯派使臣報告周天子,請求立田和為諸侯,周天子准許。

這些原因與為何不改國名有著很明顯的關係。

首先,戰國時期,周王室東遷,局面存在兩個重點:分封制仍然存在,周王室仍然是天下共主的表象,和諸侯強天子弱的實質。周天子冊立田氏為諸侯就如同如今的英國女王任命首相一樣,雖然和王室的實質權力全然沒有關係,但儀式作為天下公認的「禮」的部分,是田氏政權在正統性上必不可少的。

其次,名義上的遵從王室也是諸侯國之間的遊戲規則。

周武王為了酬謝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為師父的功臣呂尚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國名為齊;周成王曾在三監之亂後,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

「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

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成為大國。不改國名,遵齊國之號,即表態沿襲尊王的傳統,否則就有其他封國隨時可能以勤王平叛的借口進行攻打瓜分的危險。

另一方面則是出於齊國內部人心所向的考慮。春秋戰國時的政治氛圍與後世不同,中央集權尚未成熟,文化氛圍也不一樣,統治者對於人民在思想上的控制尚未如後世一樣嚴密,而人民往往也是以「宋人」、「齊人」、「楚人」自居,以國,即地方為歸屬。

齊國本來顯赫,田氏在代齊的過程中全程走親民路線,而出於對保持國內穩定、安撫人心的考慮,也不會貿然更改國號。

最後則是「齊」這個國號的含義。

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說文解字》)」,在甲骨文中是象禾麥穗頭長得平整的樣子,而小篆「齊」字則在下面多了兩條線,象徵著「地面」。姜齊以「齊」為國名,是西周姬姜集團重視農耕所致,也是姜姓呂尚一族的族徽。

保留國號,既是表示對重視農耕態度的繼承,也是對姜姓呂氏的尊重,在重視仁義和禮儀的先秦則有利於田氏在外的聲名,從而有利於結盟。這也呼應了諸侯對於田氏代齊並無多少異議的事實,正因諸侯無異議,所以才有天子准許,田氏代齊得以不被非議地記入正史。

田齊一直延續到秦漢之際,滅亡後一度有田氏君主力圖復國,最後一任君主田橫在韓信入齊後,自立為齊王,坐守海島,至死不降劉邦,成為一段美談。

後世說到齊,並無正偽之分,對於田氏的評判也得見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舌尖上的古代著名風流長壽皇帝——乾隆,與他那些年心儀的美食
二戰時的日軍,為什麼「以下克上」的風氣如此嚴重?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