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露穿越到了齊白石的畫里,你信嗎?看了讓人噴飯,卻又並非惡搞
陳洪標|文
夢露穿越到齊白石的畫里,你信嗎?看了簡直讓人噴飯,卻並非惡搞!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何處惹塵埃》。
第一眼看這幅作品,我差點被一口可樂嗆死。我大爺的,國際大美女瑪麗蓮·夢露竟然坐和尚的身邊,挨得那麼近,還穿著抹胸的白色百褶長裙,還歪個腦袋盯著在打坐的和尚,你讓人家出家人怎麼安心修身養性?儘管人家是達摩祖師,也抵不過這誘惑啊!問題是這達摩和夢露怎麼玩到了一起?這不知要穿越多少時代,才能坐在一起。這不是惡搞,就是神經很大條。
齊白石國畫《達摩》。
都不是,這是當代藝術家張衛的大作。你仔細看,這在菩提樹下打坐的達摩圖,可是國畫大師齊白石的作品(見上圖),讓夢露穿越到畫里,取名《齊白石VS夢露·何處惹塵埃》,這是張衛玩的當代藝術,他給這類夢露穿越到齊白石畫作的作品歸為VS系列。
瑪麗蓮·夢露。
把齊白石和夢露VS,不知來自哪條路徑?一個國畫大師,一個國際性感明星;一個東方大爺,一個西方美女,難道夢露也會畫畫?難道她也喜歡齊白石的書畫印章?想不明白為什麼把他們扯到一起,憑什麼把他們扯到一起。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拷貝與戲仿》。
藝術追求與眾不同,追求創新,這是藝術的特質。但要怎麼創新,什麼才是創新,這是個問題。比如張衛畫的這幅作品《齊白石VS夢露·拷貝與戲仿》,把齊白石畫的趴在書桌上睡覺的書童,搬運過來,把書桌畫長,也配上一盞油燈,一冊打開的書,兩支擱在筆架上的毛筆,一方硯台一塊墨條,一隻小墨洗,靠背椅上畫個夢露,雙手架起右臉假裝睡覺的模樣,與趴在書桌真睡的書童形成反差,還有畫底下的題款,也反寫一遍,形成鏡像效果,難道這就是創新?那作品要表達的主題?如果創新這麼簡單,是不是也太容易了點?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鶴》。
其實,1971年出生於江蘇的張衛,作為新生代畫家,此前對水墨畫的探索還是有所創新的。步入畫壇這些年來,他創作出了「疑雲」「水墨靜物」「笑傲江湖」「花花世界」「逍遙遊」「影」多個作品系列。這些系列作品反映了他不斷探尋自我和藝術的臨界點。他明白,用水墨作畫,完全繞開傳統筆墨難成氣候;而一味沉緬於傳統,也將是一條死胡同。可以看出,張衛相當重視在繪畫中表達一種觀念,或對社會某種現象進行含蓄的戲謔和嘲諷,或以旁觀者玩世不恭的方式反映自己內心的感情。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簡單生活》。
正是這種畫風使他的作品易於被更多人接受,與西方一些給人強烈壓迫感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不同。他作品中的形象誇張、變形,甚至荒誕、怪異,但因為融入了傳統文化的筆墨,而變得相對溫和、雅緻,不乏形式美感,甚至有些類似新文人畫。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楓》。
而張衛把各自本無聯的人和畫進行VS,把無關的雙方放在設定的虛擬空間中,以喜劇的方式讓兩者形成衝突,在衝突中產生新的內容。這種依賴於別的作品而進行的搬運拼合,是後現代藝術潮流中慣用的做法。但是,張衛搬運的畫面強調了兩者對比的意圖,經過對比的處理,常常使讓人大跌眼鏡,原來人人眼熟的圖像成了一種調侃和嘲諷,同時給出一堆新的信息和別樣的趣味,讓人憑空多了些反思。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讀書》。
張衛的這種做法被評論界稱為「拿村長不當幹部」,拿經典不當經典,拿正經不當正經,拿常識不當常識。他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都打破了,通過VS系列的對比,「把正經的東西湊合在一起變成調侃,把不正經的東西糾合在一起變成滑稽,把正經的和不正經的東西捏合在一起變成幽默」……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池塘》。
有人說張衛似乎對經典有仇,把齊白石的國畫變成了自己的圖像工具,變成了作品中的插圖,成為一種配角,而把主角讓給了外國的大美女夢露。也有人認為,他作品的實質就是搬運經典,無非搬運的形式用的是繪畫技術,比抄襲高級一點而已,作品本身並沒有創作性。也有人說,張衛通過圖像的搬運和拼貼,「把中國人百年來說膩了、學厭了、聽煩了的東西,輕鬆愉快地拼貼了進去,包括西學東漸、土洋結合之類的現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合璧之類的主張,傳統與當代、民族化與國際化之類的比照,幾乎一網打盡。」
張衛作品《齊白石VS夢露·蛙》。
張衛這種作品是創新,還是惡搞,究竟算不算繪畫藝術?對此,畫壇中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不過在拍賣市場,卻得到了收藏家的喜愛。上圖張衛的《齊白石VS夢露·蛙》這幅作品,在拍賣會中拍出來28萬。這在當代畫家中,已實屬不易,尤其對爭議不斷的作品能拍賣出高價,至少還是有收藏家看好他這類作品。
瑪麗蓮·夢露。
張衛這類作品,可以肯定不是惡搞,但是不是創新,還看你怎麼看?歡迎你發表看法。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路。
※他指著畫問妻子,這能算畫嗎?65年後,這幅畫卻賣了82億!
※他太會畫最貴一幅賣3.45億,他不會畫,滴了堆顏料卻賣82億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