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Martine Rose 一個早該走入大眾視野的設計師!

Martine Rose 一個早該走入大眾視野的設計師!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曾經帶著一股「東歐文化」而來,乃至現在都無法揮散的 Gosha Rubchinskiy、VETEMENTS?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淡出了大眾視野,但因兩者而留下的「孽根」卻依舊存在。

不過,相比 Gosha Rubchinskiy 我更想說的是 VETEMENTS,畢竟從創立之初,它就從不缺乏話題可言。當然,我不否認 Demna Gvasalia 的設計履歷,但其除開設計外的最大噱頭,莫過於與其相約,「不準宣傳,不能對外透露」的 7 名設計小夥伴。而外界對於這個匿名設計團隊的猜測,也從未停休。

不過,現在你也無需去猜了,雖然沒有揭曉全員,但其中一位,已經憑藉自己的才華,走入更多人的視野當中。

「霧都」,從來都不是重慶的專屬,因為地理和工業的原因,London (倫敦)才是最早想有這個名號的城市。就如同的它的別稱一般,身為「四大」的London Fashion Week (倫敦時裝周),往往會因前衛的設計和奇特的理念,讓眾多前來觀秀的嘉賓,有種「霧裡探花」的感覺。

而出身於這座城市的品牌或設計師,也往往不會令人失望,Alexander McQueen、Stella McCartney、Vivienne Westwood、Craig Green、Jonathan Anderson 等等,幾乎每一位都是「劍走偏鋒」的鬼才。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同樣是來自於這座能人輩出的城市,她就是 VETEMENTS 匿名設計圖中的一員——Martine Rose。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除非你有時常混跡於各類先鋒或是小眾品牌的集中買手店,否則對於這個名字,你在 2017 年以前,絕對無從知曉。

就算 Martine Rose 與 Nike 合作,推出了那雙「畸形」的 Nike Air Monarch IV,國內對其的反響,也不似國際那般強烈,而這也要歸功於Martine Rose 的「籍籍無名」。畢竟在流量和價格面前,一切才華,都變得那麼渺小而無趣,感謝「變態」的球鞋圈,讓我不費吹灰之力,輕鬆得到這雙經典之作。

作為本文主角,Martine Rose 其實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設計師,而這也源自於她的性情所導致。記得在某個採訪中,Martine Rose 曾經說過,對於工作,她缺乏安全感,這也導致在設計中,她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注入在作品當中。我們時常都說,一件作品是設計師心中所想的最好宣洩載體,而她則很好的印證了這句話。

雖然因為專業度所限,難免會產生偏差或誤解,但在 Martine Rose 的作品當中,我們也能稍許感受到,她心中的矛盾與不安,而這也是她最為迷人的地方。

歸結於潮流趨勢的變動也好,與 Nike 的聯名也罷,近年有關於 Martine Rose 的文字,時常浮現於各類媒體,從 2007 年打造同名時裝品牌,到協助 Demna Gvasalia 變革老牌時裝屋 Balenciaga,Martine Rose 在設計上的才華,絕對值得外界認可和稱讚。不過,也許正是源於「綠葉」的身份,讓她錯失了本該早已拿到的「主角光環」。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局限的格局或視角,讓我們對她失之交臂。

從日本潮流文化的啟蒙,到如日中天的美式文化,似乎在我們腦海中,只會有這兩個國度的存在,因此,在錯失多個美好的同時,外界也會不可避免的迎來審美疲勞。而這時,不被外界所熟知的東歐青年文化,恰如其分的出現在外界視野當中,並以狂風暴雨之勢席捲全球,成為潮流時尚之主流。

不過,隨著近年很多才華英國設計師的崛起,得益於他們的帶動,我們也開始漸漸熟悉,來自英國的青年文化。不同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一個人理念和想法,而這也會深深影響其之後的成長曆程,乃至於影響其在創作之中的創作走勢。

相比於北部和聞名於世,英國南部不管是在消費還是文化都略顯差距。不過,在亞文化方面來講,南部因為諸多低收入者的湧入,形成了其獨有的市井文化,但同時,這裡也衍生出如 Chav、Mod 又或是 TeddyBoy 等多種亞文化,不愧為「溫床」之稱。

而 Martin Rose 就是來自於倫敦南部,因為環境導致,從小她接觸了多種不同文化,包括上世紀90 年代的電子舞曲和銳舞文化,而這也讓她在之後的創作中,你會看到很多上世紀亞文化的影子。

Martine Rose 的作品極具辨識度,不論是迷戀 Oversize 剪裁,還是淡化於設計中的「性別」枷鎖,而她也始終在貫徹「女穿男裝」設計理念。打破傳統的束縛,將那些固化的思想拋之於腦後,都是其自奔赴「自由」的表現。以至於在她的作品當中,你能看到很多反映人物心態的設計元素。

其實,外界對於「政治」和「時尚」間的關係,一直爭論不休。看起來毫無關係的兩者,卻藏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兩者間的距離過近,時尚就會變成政治的喉舌,成為其宣揚理論的工具,那就會失去時尚原本味道,甚至於被外界所不屑。

反之,如果無視於政治,那時尚無疑是空殼的存在,漠視於周遭所發生的一切,看似如一股清流,實則是對於自身的放任不顧。時尚有發表自我選擇的權利,雖然不限於強迫,但作為最好的發聲媒介,如果置之度外的話,無疑等同於「閉關鎖國」。

所以如何將兩者的關係拿捏到位,不如來看看 Martine Rose 的做法。

英國脫歐的爭論持續不減,相較與外界的觀望,對於身處英國本土的各位設計師而言,他們才是最為有權的發聲者。

不論是從神秘度來講,還是從全球範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層面來看,來自英國的街頭藝術家 Banksy 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他的作品當中,經常會將政治和社會議題作為靈感。這一次,毫無疑問,他也用作品發表了對於「脫歐」的看法。

無獨有偶,Martine Rose 在其 2020 春夏秀場中,將服飾視為「武器」,表達了自己的「脫歐」立場。而僅僅從選址於 Beaufort House 的舉措,就能深刻感受到 Martine Rose 的不滿情緒。

很多人都知道,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 and Chelsea (皇家肯辛頓-切爾西行政區),不光,上流雲集,更是英國 8 個皇家行政區之一,而其與英國皇室和貴族之間的聯繫,要從一個人說起。

政治家 St.Thomas More (托馬斯·莫爾),是當時英格蘭的大法官,1520 年,他搬到了這個地方,並建成了名為Beaufort House 作為居住使用,從這以後,這裡逐漸變成英國貴族的往返之地。

但因為金融危機等狀況影響,Beaufort House 逐漸成為被遺棄的存在,而這種兼具歷史「留」和商業價值「拆」兩者間的選擇狀況,與時下的陷於「脫歐」泥潭的英國,無不相似。

除了選址上的「小心思」外,Martine Rose 也絲毫沒在設計上有所留情,除了整體呈現,上世紀 80 年代的亞文化風格外,在細節處的把控,才是她的「利器」。一款同時印有「Promising Britain」字樣,以及環繞在小丑周圍,寓意歐盟旗幟的「12顆星星」;一件標有「Some Place Special」的字樣的夾克外套,無疑都是 Martine Rose對於脫歐的最好抨擊。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已經痴迷於她的作品?

作為時下年輕人心中,最具份量的設計師之一,Martine Rose 憑藉她的態度和對於外界的看法,正在用自己的作品,一步步的改變著當下的時裝格局。生性淡然低調的她,醉心於設計,雖然易受情感左右,但這也恰巧是她最受歡迎的「缺陷」。

畢竟,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事物,「缺陷」也只是用於襯托「完美」才誕生的存在,沒有「完美」又何來「缺陷」可言。所以,你現在明白Martine Rose 能夠成功的原因了么!

編輯:柒

《這就是街舞2》那麼炸,難道只是因為一塊匾?

垃圾分類怎麼就是新時尚了?

COOTIE PRODUCTIONS VOL.0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ZE潮流生活 的精彩文章:

這個品牌又火了一把!到底是什麼樣的童裝擊中家長的心?

TAG:SIZE潮流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