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最有出息的孩子,來自於這5種家庭
文 | 七央
成都一對雙胞胎兄弟昨天剛剛查完高考成績,哥哥705分,弟弟718分。
看到一條新聞,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家的爸爸媽媽是拯救了銀河系嗎?
要知道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同時培養出兩個。
我相信,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離不開優秀的父母。
盧梭說: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就已經受到教育了。
教育來自生活的點滴,家庭永遠是教育孩子的主戰場。
01
父母情緒穩定的家庭
《超級育兒師》跟拍了這樣一對母子:
當孩子不停地問媽媽問題時,當孩子哭著讓媽媽抱抱時,當孩子玩玩具發出很大聲響時,媽媽的反應是:
「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
「我拎著東西怎麼抱你?」
「吵吵吵,天天早上這樣子!」
後來,節目組安排這位媽媽聽一下自己對孩子大吼的聲音,媽媽的情緒一下子崩潰了,她捂著耳朵蹲到地上大哭:「聽到我的聲音,(很)恐懼、害怕。」
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切身體會的孩子。
父母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才會有穩定的情緒。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的情緒和智慧。
武漢市一所小學曾布置過一道特殊的寒假作業,要求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21天不生氣」的情緒晴雨表。很多家長都表示不難,但最後全班只有一對父母完成了挑戰。
不是做不到,往往是父母沒有和孩子站在一個高度,不自覺地用家長的身份來管孩子。發脾氣是父母在對孩子宣誓權威,如果放不下家長的身份,情緒是不會得以控制的。
當我們對孩子發脾氣前,不妨想一想: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朋友,你會以怎要的方式處理?
人際關係大師約翰·戈特曼說:
人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這些能力決定著一個人在社會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也包括家庭的幸福。
父母管理好情緒,是教育好孩子的最低成本,也是孩子人生最大的幸運。
02
尊重孩子意見的家庭
金馬獎得主張艾嘉曾跟所有父母一樣,也曾把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她給兒子取名為:奧斯卡。這個名字承載的是媽媽對電影的熱愛和對孩子的期待。
在她的培養下,兒子4歲便會說一口地道的英語,5歲已經可以在攝影機前講台詞了。
直到有一天,奧斯卡遭到了綁架,幸運的是,最終警察找到兒子。張艾嘉在6天6夜不眠不休的煎熬中突然醒悟,世間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金錢,而是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在一起。
她開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
孩子可吃漢堡,可以不穿西穿,可以不把頭髮梳得一絲不苟,可以不去畫畫,可以任由朋友在家裡打鬧……
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願。
一次在帶孩子旅行時,兒子靠在張艾嘉懷裡,突然說了一句「媽媽,謝謝」。
這句話讓張艾嘉熱淚盈眶。孩子沒有因為自己成為優秀學生感謝媽媽,沒有因為成為耀眼的童星感謝媽媽,反而因為媽媽的放手而說謝謝。
放下對孩子的控制,即是對孩子的尊重。
當你真正把孩子真正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時,孩子能深刻地感受到。
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討好孩子,更不是向孩子妥協,而是父母平等對待孩子的一種姿態。
知乎上有個問題: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餓了想媽媽,累了想回家,從來不委屈,因為有爸爸。
願所有的孩子,在家裡感受到的是放鬆、溫暖、自由、被尊重。
03
父母經常學習、看書的家庭
經常聽一些媽媽說:「我給孩子買了一堆書,可孩子就是不看,我也沒有辦法啊。」
當然有辦法!
父母每天堅持讀書就可以了。
黃磊身兼教師、演員、導演、編劇等多個身份,平時工作非常忙碌。但無論多忙,他每天都會堅持讀書。
他說:「讀書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你能堅持每天看朋友圈,就能堅持每天看書。」
除了自己看書,黃磊還會陪女兒多多一起看書。在父親的影響下,多多也早已將讀書習慣融入到生活中,無論外面的環境多麼嘈雜,多多永遠都可以做一個安靜看書的孩子。
黃磊曾說:「她現在每天必須要讀書,早上起床後,晚上臨睡前,都會抱著書看。」
父母堅持讀書,比逼迫孩子一萬遍都管用。
當周圍朋友都在抱怨孩子寫作業磨蹭時,我的一個朋友卻從沒有過這方面的煩惱。她說,兒子寫作業時她就在旁邊看書,這麼多年來,已經成了習慣。有時,她有事要處理沒有陪兒子,兒子都會叫她:「你坐我旁邊看書吧。」
朋友的兒子也是個小書迷,每天睡前讀書半個小時,已經堅持了6年了,現在朋友早已不用陪讀,兒子每天會自己主動讀書。
愛讀書的父母給孩子帶來的,是更長遠的目光和人生的大格局。
04
有儀式感的家庭
有儀式感的家庭,一定是充滿愛的家庭。
父母之間有儀式感,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相愛,那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來源。
我和老公出門有牽手的習慣。女兒小時候非要夾在中間,要求我們牽著她的手,每次她都以破壞我們牽手為樂。
可當女兒逐漸長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變成了以讓我和老公牽手為樂。有時,我和老公沒有牽手,女兒一定會把我們倆的手放在一起。
親子之間的儀式感,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它是愛的橋樑。
上海一對爸爸媽媽鼓勵3歲的女兒自己吃飯,如果女兒能做到,就滿足她一個小要求。女兒做得很好,她表示:「希望有隻大恐龍來接我放學。」
於是,爸爸穿上了恐龍服裝,一搖一擺地去接女兒放學。女孩又驚又喜的模樣,讓很網友感動不已。
相信這溫暖的一幕,一定會成為孩子一生難忘的回憶。
家人之間更要表達愛、注重愛,一份小小的儀式感是彼此之間愛的體現。
05
積極樂觀的家庭
樊登老師曾經說這樣一個情節。
他的兒子在柔道考試時,連續兩次沒有踢碎老師手中的板子,這意味著孩子已經沒有過關資格了。
孩子眼裡含著淚,努力忍著不讓它掉下來,他突然開口向老師請求道:「請再給我一次機會,就一次。」
老師愣住了,估計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周圍的家長也愣住了,大家都為這個勇敢的孩子捏了一把汗。
短暫的幾秒沉默後,老師同意了。結果,小傢伙用自己爭取來的這次機會,成功踢碎了板子,所有人都真心地為他感到高興。
事後樊登問兒子:「如果老師當時沒有答應你,怎麼辦?」
兒子回答:「沒有答應,我就繼續練唄。」
孩子在面對挫折時,是否能夠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得益於父母平時的引導。
一個11歲的女孩子,天生失明。但她卻是全校為數不多,每天「獨自」上下學的孩子。
386米,96級台階,她要「獨自」走上15分鐘,這是她最驕傲的事。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她從不是孤身一人。每一米,每一個台階,媽媽其實都在身邊,一步一步陪她走完。
雖然孩子的眼睛看不見,但是媽媽選擇了用樂觀的態度面對。教孩子獨自走路,增強孩子的自信,是這位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樂觀的父母,會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數,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自信心。
一個在充滿正能量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一定是個積極樂觀的孩子。
有人說,教育的本質就像是一棵樹搖動了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了一朵雲,一個美好的靈魂喚醒了孩子的靈魂。
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光從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夠的。一個樂於做孩子的榜樣,敢於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才是最有說服力的父母。
-End-
※他闖禍你收拾!未來20年缺少「自作自受」的孩子註定吃大虧
※從乞丐到影后,等了初戀40年,至今未婚,六旬美人的倔強與優雅
TAG:育兒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