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武夷岩茶的「三道火」

武夷岩茶的「三道火」

【導讀】我們武夷岩茶從四月份開始陸續的製作,經過層層工序才製作成初制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毛茶」。那麼,接下來我們該把初制茶挑揀完後開始焙火。這個過程也是緩慢的,必須要三道火後才能上市場銷售。有些茶友會問,為什麼岩茶要經過三道火,到底是哪三道呢?茶到底會有什麼不同的變化?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三道火」。

第一道火

初焙,其目的是為了將揀剔後的茶葉焙至所要求的程度,這樣就可以防止茶葉霉變和減少茶葉的苦澀味,茶葉的醇厚度就提高了。在焙的時候溫度都比較底,以師傅的手感受稍有燙熱感,翻動三次後,就用手捻茶,便成茶沫說明茶已夠火了,茶葉足夠幹了,這時候應該馬上起焙。

第二道火

燉火,也就是茶在足乾的基礎上,進行文火慢焙的過程。這個過程大約是在6—8個小時之間,因根據各個口感的需求,所以在焙的過程中溫度是不斷在變化的,這樣焙的原因是讓茶在初焙的基礎上火更高一些,讓茶的內質更突顯出來。

第三道火

吃火,許多茶友們都喜歡第三道炭火焙出來的茶,因它耐存,水順滑,湯底香且更醇厚。至於它的火候也是根據個人口感的要求和茶的本質去焙的。那麼通常我們分為:輕火、中火、足火、高火。通常的焙火溫度在90—110度之間,時間大概在8—12個小時之間,根據不同山場和不同品種去控制它的溫度和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夷茶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吳三地」

TAG:武夷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