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藝術,陽剛之氣衰落
學院藝術,陽剛之氣衰落!
美術學院是藝術教育機構,承擔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作能力的責任。新中國美術學院的第一代中國畫教師,如北京的徐悲鴻、李苦禪、李可染、吳作人、郭味蕖,浙江的潘天壽、南京的傅抱石,廣州的黎雄才等等,不遺餘力,在藝術創作方面做出了表率,形成了各自獨立而雄強的個人風貌,為新中國美術學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畫藝術一直以來提倡陽剛之美、陽剛之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中央美術學院 徐悲鴻作品
藝術家應該是男子漢大丈夫。何謂大丈夫?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屋,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所以,「大丈夫」有充實之德和自信心,在得志的時候,大展宏圖,為天下生靈謀幸福。在失志時,也能堅持自我原則,做到富貴不能亂己之心,貧賤不能變己之志,威武不能屈己之節。
▲中央美術學院 李苦禪作品
真正的「陽剛之氣」是一種大胸懷、大氣度、大忍耐、大堅持。或如林則徐所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李可染說「為祖國山河立傳」的雄心與氣勢。
▲中央美術學院 李可染作品
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文人,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文人是正直善良,有情義,有膽識,有信譽,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敢于堅持真理,愛憎分明,具有剛直方正的氣質和意志。他們不為功名利祿而卑躬屈膝,他們即具有懲惡揚善的錚錚鐵骨,又具有扶貧助弱的古道熱腸。俠骨中蘊藏著凜然正氣,柔情中隱含著體貼入微的細膩。
▲中央美術學院 吳作人作品
解放初期,美術學院的師生,投身於新中國建立後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之中,有著飽滿的為社會主義建設創作的熱情。社會熱情和人的性情共同構成那個時代的主線,人們的才情和精力都放在了人性的挖掘上,一切都由情感而生,「性情」成為社會運轉的最核心。
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一個大家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陽剛之氣得以充分發揮的時代
▲浙江美術學院 潘天壽作品
而改革開放以後,在一切為了名與利的社會風氣下,學院的年輕一代,藝術創作一方面去適應市場需求,迎合土豪,一方面去適應評委、領導的口味,取悅官僚。聽說天津美術學院一主要領導被拘,搜出本院教師作品數量可觀,其中某青年才俊一人就有數十幅之多。當藝術創作圍著別人的指揮棒轉,想著討好別人的時候,必然是個性消滅,陽剛失落而柔媚抬頭。
▲南京師範大學 傅抱石作品
生活在大城市美術學院的師生,整日忙於應酬、創作、展覽,各種商務洽談眼花繚亂,各種社交聚會就像逢場作戲,看著笑臉相迎,實際唯利是圖。人們的語言、工作、生活趨向于格式化,無任何激情可言。在這種風氣下,學校也不重視教師、學生在堅強、正義、耐挫等性格方面的培養與磨鍊。陽剛之氣不免發生了形態上的變遷。慢慢人們發現不那麼「陽剛」了,「柔媚」了許多。我們可以就文中所配兩個時期美術學院教師的作品加以對照,這一現象是非常明顯的。
▲廣州美術學院 黎雄才作品
如何才能轉變這種陽剛缺失?
教師還是要根據學校的情況,怎麼能夠針對學生的一些實際,講一些讓他們聽了以後能夠引起思考的內容。最重要的只有兩點,一是堅守藝術創作的方針,二是把牢為未來的方向。
▲中央美術學院 田黎明作品
作為教師、藝術家,做學問要誠、創作要誠、教學要誠,唯有真誠,才可能贏得藝術、贏得未來。
學院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畫家,他和普通畫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教師為教學負有責任,要有擔當。由於這樣一個責任,形成了學生向教師看的教學觀念和傳統。我們希望學院教師少一些藝術家的身份,多突出一些教師的身份,回歸我們作為教學單位的本分上去。
▲中央美術學院 唐勇力作品
教師在繁雜的工作中,在諸多身份里,無論你的名氣有多大,始終擺在核心位置上的是教育者,教師一定要把教育的全部目的指向人。
無論什麼時候衡量一個學校好壞,不是看它排名第幾,而是看學生的發展,這是學院的根本。學院的根本使命是樹人,以學生的成長作為學院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學院教育本質的意義所在。
教師應該衝破種種有形或無形的束縛,激發出人的活力。把學生從不合時宜的教學機制、陳腐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調動他們的激情,使其迸發出創新的活力。
培養學生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進行長期基礎修養的積澱才是陽剛之氣的源頭。
學院教學最重要的問題,是發掘學生的藝術潛力並加以引導,教師是學生心中的「男神」,教師首先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銳意創新的精神和陽剛的人格魅力。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凌晨 Anna
責編 | Anna
※黃惇:為什麼「現代書法」令人懷疑
※鍾繇和王羲之的書法,你能看到他們是師出一派嗎?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