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治病,什麼時候該出手?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如果你還處在摸不到門路的階段,那就把孩子每次生病和治療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樣會幫助你建立一個邏輯思考的過程,多記幾次,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我發現仔細記錄這些東西並且發郵件過來問我的人,剛開始平均一周或半個月就找我面診一次。我跟他說不用老來,歇一歇,省點精力省點錢,但他還是要來。
後來幾個月來一次,再後來半年一年都看不到了,他學會了,不來了。
他學到了什麼?他也不是對中醫全懂了,他只是學會了觀察,對日常的問題就有了觀察、分辨和妥善處理的能力,不慌張了。
西醫也認為,感冒或者某些常見病,即使不看病、不吃藥,注意喝水、休息、飲食,過個六七天,自己也會好。
我們的健康曲線和股市一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安下心來,一邊學習一邊往前走,這樣就很好。
我們什麼時候能夠靜下心來找到這個規律呢?當它在中間值的時候,我們不用考慮它;
當它發展的時候,就要小心一些,別再亂吃東西,比如冰淇淋、炸雞腿、麻辣燙等,讓身體好好休息,別看太多電腦、電視,健康曲線自己會調整;
當它的發展已經不在你的認知和調節範圍內的時候,你就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我們大都學過辯證唯物主義,知道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中醫學上,這就叫「本」和「標」。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雖然知道不是太好,但我們不理它,不動它,它自己會過去的。而有些事情則一定要出手。我們處理小孩子的健康問題也是一樣。
病有兩個部分。一個是病的標籤。那就是病有診斷、有病名,比如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慢性食物過敏、鼻甲肥大、白細胞減少等,這些都是現象、癥狀、暫時的結果,我們稱之為「標」。
另一個是病背後的原因,即病人的體質,我們稱之為「本」。
在中醫來看,能量不夠、渠道堵塞、氣機紊亂等等,往往是這些病背後的原因,因為發生的位置不同、程度不同、組合不同而產生千變萬化的「病」。
在這「本」之後呢,還有更深層的「本」。長期的飲食不當、不合理的作息、緊張、焦慮、壓力過大、情緒累積等等,就像洋蔥,剝了一層,還有一層。
所有的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種不舒服的癥狀,都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但我們首先要知道,能夠感到不舒服,至少說明我們的身體還有反應的能力,並且身體能正常接收到這個訊息,這一點對恢復健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比如,我們在生活中會碰到這種情況,如果某人受到別人的欺負,第一種反應是麻木,不敢出聲,一直退縮、忍讓;第二種則會說:「你別太過分了!」
哪種反應正常一點?應該是第二種比較正常吧。但有時候是稍微碰到了一下就大怒:「你幹嗎踩我的腳?」這個就過了。
有反應,是正常的;反應過大的時候,需要剋制一下;反應不及的時候,讓它起來一點,幫助身體把不需要的東西化掉。這是中醫的作用。
但我們現在的很多治療方法,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採取的其實是壓制——不讓它反應,表面上的「太平無事」。
媽媽們還挺高興,孩子吃了葯馬上不咳、不燒、不拉肚子了,馬上就可以上課、上公園玩去了。
這其實是一種虛假的正常,把原本可以清出房間的垃圾都藏到了地毯下。
生病時出現的癥狀,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面的部分很大很大。但我們一般人的做法,只是看到和處理了表面的東西——癥狀。
冰山下面的部分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體質,中醫稱之為「本」。
一個人體質很好,即使碰到感冒病毒,一屋子人都病了,他也不一定會生病,即使感冒了也會很快痊癒。
如果孩子體質強健,哪怕病後反應還挺激烈,只要適當控制就好,問題不會太大。
一個人體質不好,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反應;一種是沒反應。
體質不好,但還有反應,說明還有生命力,身體還有自己改善、修復、排毒的動力。沒反應往往意味著康復的希望渺茫。
比如,小孩子剛開始兩三個月發一次燒,媽媽給他治得太厲害了,最後變得半年、一年都不發燒。
媽媽說:「幸好被我用藥控制住了,連著三個禮拜一直輸液,還喝了三個月的苦湯藥,現在總算不發了。」
好嗎?不好!
為什麼?雖然癥狀("標")沒有,但是體質("本")呢?小孩的臉黃黃的、瘦瘦的,精神不好,胃口也不好,過度的治療把孩子的「本」給傷害了。
摘自:李辛《兒童健康講記》
TAG:立品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