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識時務的儒家聖人:騙過秦二世,跟過西楚霸王,最後選擇漢高祖
儒家文化在春秋時期的孔子之後,吸納百家之長,經過歷代賢人能士的不同解讀和時代變遷,已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儒教。儒教,跟佛教、道教一起並稱為三教,南北朝開始儒教便逐漸被稱為「聖教」,領儒教聖教主銜自然是孔子,這位置非他莫屬。儒家講究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捨生取義的儒家先賢在史書上不勝枚舉,生死在他們眼中遠比不上道義信仰。「儒」,春秋戰國,秦漢交替之際,一個不太出名的學派,直到漢武帝朝才翻身做主人,穩穩壓下道家、農家、雜家等學派,達到至尊無上的地位。
儒家聖人有著眾所周知的孔子、孟子、荀子、顏子、朱子等,這些是穿越歷史長河,得到史學界認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人抹去的儒聖。但是在很多時代,有著屬於一個時代的聖人,他們在後世不太聞名,在當時卻對崇儒學儒的文人士子是如雷貫耳。孔聖人活著的時候,不也是周遊列國受盡委屈,不得重用,他如今的聖人地位是經過千百年沉澱下的。
叔孫通,生卒年不詳,大約是生在戰國末期秦滅六國戰爭中,他的生老病死跨越戰國末期和西漢初期。叔孫通是秦漢交替時期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站上歷史舞台,替儒學在朝野爭一塊地盤。叔孫通是崤山以東的山東人,因精通儒學,博學多才聞名,秦朝廷海納百川,將他召進中央做博士,一直默默無聞。
幾年之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造反,秦二世胡亥找來眾多學派的博士,問問他們對此事的看法。國家養士百十年,此時正是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集思廣益,拿出個合適的解決方案。三十多個博士大家,眾口一詞「出兵,立馬出兵平叛,不能放過他們,不然會引起連鎖反應,大廈將傾就悔之晚矣」。胡亥聽著也很著急,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即將調兵遣將發下虎符出兵剿滅時,叔孫通站到胡亥面前說:「謬論,天下一統,四海昇平,哪來的大動亂,不過是群雞鳴狗盜之輩,各地長官很快就能將其逮捕歸案,不用擔心。」
天下苦秦久矣,民怨沸騰,這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山東出生的叔孫通怎麼可能不知道這麼個情況,但他居然這樣說話。關鍵是:秦朝陛下胡亥,居然相信了。不僅相信,還用一個愚蠢的方法,將說真話的人下獄論罪,說假話的人升官發財,其中後者之中的佼佼者正是叔孫通。
這可把秦朝坑慘了,陳勝吳廣的起義猶如乾草堆里的火星,沒有及時撲滅,導致形成熊熊大火,想要撲滅是千難萬難了。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叔孫通要麼是真傻,要麼是真恨秦朝,希望它滅亡。胡亥剛問完政沒多久,叔孫通就收拾好行李回老家了,趁機投靠楚地的項梁項羽叔父的義軍。
項梁戰死後,叔孫通又投奔了楚懷王,楚懷王失勢被封義帝,他又回到了項羽身邊,頗受重用(項梁曾用過叔孫通)。劉邦率各路諸侯的聯軍浩浩蕩蕩來到楚國(項羽北上平亂),一舉攻破楚都彭城。叔孫通很識時務,又跟著劉邦幹了。在劉邦麾下的行為,稱之為「小人」絲毫不過,弟子們都看不下。漢室一統天下,叔孫通再為博士,繼續為儒家的復興發光發熱,不留餘力,面子什麼的他不需要(劉邦侮辱儒生,直接往儒生帽子里撒尿)。
漢朝的各種禮儀是叔孫通領著魯地儒生一手創建的,叔孫通是當之無愧的漢朝禮法創始人。漢高祖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即位,叔孫通繼續得到重用,被任命為漢朝九卿之首、地位無比崇高的太常。漢初的儒學是叔孫通一人一己之力撐起來的,也是他手中發展起來的,黃老當道的時代,儒家依舊有一席之地,叔孫通的貢獻付出是值得肯定的。為了發展儒家,叔孫通什麼都不要了(坑秦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秦是法家天下,絕對統治,儒家只能作為吉祥物供起來,很難有作為和發展)。
叔孫通的為人事迹,被一些同是儒學大宗的大儒看不起,說他靠著拍馬屁上位,侍奉過十餘位主人。叔孫通也不惱,繼續樂呵呵,反倒好言相說「時代變了,我們也要變」。
後話:叔孫通的人品可能真的不行,但他是真正的為「儒」的儒家聖人,司馬遷稱他為「漢家儒宗」(漢代儒者的宗師)。
※西晉的八王之亂最終禍害了誰?最大的贏家在哪?
※千年疑團:周朝建立後,討伐東夷的商朝主力軍哪去了?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