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代中醫與氣功是一家?

古代中醫與氣功是一家?

古代中醫與氣功是一家?

我國最早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就有許多氣功的內容論述。據查證:《內經》記載有關導引的論述就有十四處,治療的病症多達十幾種。其中有痞症、痹症、厥症、熱病、傷筋等。《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恬淡虛無」等來修心養性。

東漢末年的兩位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對氣功有卓越的貢獻。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導引吐納能流暢氣血、通利九竅,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華佗則在《淮南子》六種動物動作基礎上整理出「五禽戲」,對後世的動功功法影響很大。

魏晉時期,嵇康承老莊之學,著有《養生論》與《答難養生論》,論述養生服食之事,將呼吸導引視為延年益壽的措施之一。晉人張湛著《養生要集》,所引氣功專著六部,氣功功法十數家,乃東晉以前氣功養生法的集錦之作。

晉代醫學家葛洪也提倡神仙導引,所著《抱朴子》重視金丹大葯,導引行氣方面論述亦很多,對練功的姿勢,作用及胎息閉氣法有詳論。

南北朝時陶弘景輯錄了六朝以前的養生經驗而成《養性延命錄》,其中有不少古代氣功的方法與理論,並創「六字訣」。

隋唐時期的三大古典醫籍《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都有古代氣功的內容。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不僅是我國第一部病因證候學著作,又是我國第一部氣功醫學著作,書中載列了證候1720條,敘述了各種疾病的原因、病理、證候等,而卻不載方葯,多附有氣功導引法治之。說明了古代醫家非常重視氣功療法。《備急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所作,該書有許多養生、導引的論述,如《養性》一卷,同時在《攝養枕中方》中有導引、行氣兩節也是講氣功的,並對六字訣的運用有所發展。另一著名醫家王燾在《外台秘要》中,常於處方之前先列導引吐納的鍛煉方法。書中補充《諸病源候論》大量藥方,並補充了導引鍛煉方面的內容。

宋朝醫學臣著《聖濟總錄》是一部既有醫理又有實踐的好書,是宋朝官方組織名醫共同著成,其中彙集了北宋以前的導引服氣之法,共六十門。

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也不乏氣功治病的記載。如劉河間所著的《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有用六字訣治病的內容。張子和所著《儒門事親》中有以導引發汗的內容:「……導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李東垣在《蘭室秘藏》中有做靜功以治脾病的方法,說「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然後配合中藥治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說:「氣滯痿厥,寒熱者,治以導引。」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十分重視通任督二脈,他認為練道家功內丹術可以達此目的,並能長壽。他的《奇經八脈考》被當時喻為練功家和醫家的「入室指南」。

此外還有楊繼洲、王肯堂、龔居中,曹元白、張景岳、李中梓、陳夢雷、葉天士、吳鞠通等著名醫家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以氣功治病的內容。沈嘉澍對氣功評價很高,他在《養病庸言》中說「導引之功,百信於醫藥,不可不知,不可不上緊學。」

還可以舉出許多醫家對氣功有研究的例子,說明書他們將氣功與中醫融為一體而造福人類,進而說明氣功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多種療法中的一種重要療法,又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為什麼古代名醫療效甚好?這可能與這些名醫本身練氣功有關。他們在給病人冶病時採用導引、按蹺、發氣治療與藥物治療相配合,這樣療效比單純藥物治療好。儘管有的醫生沒有專用氣功來治病,但由於他們長期練功,本身有氣場,病人在他們的「氣場」中候診和診病時就產生部分氣功治療效果,再稍用小葯就可病癒了。如果同樣的病人,同樣的病情,但醫生沒有「氣場」,再用同樣的藥方也可能療效就不明顯。因此我們學習氣功時就更有必要強調氣功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條,以便使更多的中醫大夫更好地繼承氣功這一寶貴財富。

五運六氣,道醫的基礎,趕快掃碼報名來學!

尋道路上有尋道,尋道陪你去尋道!關注尋道,早日成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魂飛魄散了,人會怎麼樣?
抬頭紋 偃月紋 懸犀紋以及眉毛上下的皺紋所反應出的性格

TAG: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