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神曲」走紅,網友:「魔性洗腦」挺實用
誇張表演火到BBC
大白話加幾個實例,配上誇張的表情和《上海灘》的旋律,令人捧腹的同時歸納出一套垃圾分類小「竅門」。最近,有一支時長不到1分鐘的「神曲」走紅網路,連續多次登上抖音熱搜榜,在微博、秒拍等平台受捧,並得到央視新聞頻道、國際頻道,人民日報、鳳凰衛視等媒體移動平台的關注。它甚至還火到了國外,登上了海外的BBC NEWS。目前在抖音上獲46.6萬點贊,2.1萬評論,10.5萬轉發。
短視頻愛好者的新寵
「紙巾,干垃圾,不管多濕它都是干垃圾;
瓜子皮,濕垃圾,不管多干它都是濕垃圾;
豬能吃的,是濕垃圾,易腐爛的能夠粉碎的;
豬不吃的,你不懂的,只要無害,統統丟干垃圾……」
據悉,這個短視頻的上傳者「VU百科」是兩名科普創作者,名叫陳尉和趙宏宇。走紅的這支「神曲」不過是兩人「垃圾分類系列」短視頻其中之一。「我們已經通過抖音發布了5支相關『神曲』,每支都力爭解決大家垃圾分類時的一個痛點。」兩人表示,這些視頻被網友評價「魔性洗腦」又挺實用,目前看來也都得到了平台方的歡迎。
通過改編歌曲和真人出鏡表演,來傳遞流行信息,這種形式眼下正成為一些短視頻愛好者的新寵。
不止垃圾分類這樣有熱度的生活小知識,還有人把眼光投向了更為複雜的天文、地理、化學、生物、物理,甚至傳統文化等領域,試圖用短視頻拼湊一部面向網路用戶的「百科全書」。今年3月21日,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報社等與位元組跳動聯合發布的「DOU知計劃」,發起「DOU知短視頻科普知識大賽」。目前,比賽科普顧問團已吸納了13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各個領域的52位專家,平台顯示收到的投稿視頻總播放量為3.8億。前文提到的@VU百科 就憑藉《地球生命滅絕過五次》短片,在此次比賽中獲得三等獎。
各類科普創作者被吸引
短視頻的傳播度和影響力,也吸引各類科普創作者紛紛入駐平台。這當中,既包括像@科普中國、@中科院之聲這些權威機構,也有北京交通大學物理教師陳征 (@陳征博士)、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員盧靜(@玩骨頭的盧老師)這樣的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士,還有一些普通的科普愛好者。
抖音於近日發布的《科普創作者圖鑑》顯示,截止目前,該平台粉絲超過1萬的科普創作者有5304位,近一年來總共創作科普相關短視頻132萬條,累計播放量1678億次。通過短視頻這種接地氣的傳播形式,科研人員、科普工作者們和有創造力的網友正在協同推動網路「科學知識普及」,讓移動傳播產生別樣的影響力。
※浦東人大代表進小區了解垃圾分類,上海阿姨「思路清爽」覺悟高
※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的大運會,是「最強大腦」的表演舞台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