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甜:侗綉菱花指尖熱
飛架於潯江之上的風雨橋把歷史的故事付與流水低吟淺唱,巧手的綉娘們將光陰打撈,織成古樸富麗的紋樣,流轉侗鄉。
芭蕉分綠的時節,我們造訪三江,完成了與廣西工藝美術大師、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侗綉)代表性傳承人楊甜的初遇。
「在過去,侗綉多是代表綉娘們對愛情的嚮往和對生活的熱愛,到了我們這一輩人手中,侗綉有了更深層的含義,那就是傳承和發揚我們侗族的文化。」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平溪屯的三江侗綉博物館裡,楊甜搖動著咿呀作響的紡紗機,將我們帶入了與「非遺」的對話。
楊甜展示織布技藝。記者 覃雪花 攝
歷經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積澱和演化,侗族人民的服飾在漫長的農耕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頭上包著的白頭巾,背孩子的背帶,女性穿著的對襟花衣、胸兜,男子腿上的綁腿……那些原本沉悶單調的布匹,被綉娘們用多彩的絲線,連同年歲一起綉出瀲灧。
鳥獸、花草、幾何紋……五六歲時,楊甜並不知道她那些圖案和紋樣蘊含了什麼樣的意義,她只是單純的喜歡這門手藝,喜歡那斑斕的色澤,便每每在母親刺繡之時留心觀察,暗自偷學。直到有一日,母親發現她不僅學會了染布,就連偷偷綉在衣角上的圖案已經有模有樣,這才真正開始了對她的教授。紡紗、織布、染布、剪紙、刺繡……許是天生便是吃這碗飯的人,待到十二歲,楊甜已經能夠自己綉制一整套衣物,也是這時楊甜才真正領悟到侗族刺繡具有「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特徵。
楊甜將侗布傳統製作工藝流程綉在了作品上。記者 覃雪花 攝
侗鄉多產千年古榕,四季常青、盤根錯節。侗族人希望擁有像榕樹那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子孫後代葉茂根深,於是便綉了「榕樹花」;傳說中薩天巴是侗族人民的創世女神,在天上象徵日暈,他們就把薩天巴的形象美化為一朵花的外形,由此衍生出了「九個太陽紋」和「螃蟹花」等等諸多富有喻意的圖案和紋樣。這些圖案被綉娘們以對比強烈、豐富華麗的配色綉制在各類服飾上,傳遞出侗族人民源於自然的無限生機與活力。
「其實有很多圖案是我從我婆婆那裡學到的。可惜的是,如果她說不出那個圖案的來由,我也就沒法知道它的歷史。」對此,楊甜有些遺憾。她們這些綉娘們一輩輩,將古老的花樣世代傳習,後人無法追根溯源,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精益求精,使織繡的藝術更趨完美,但也正是如此,這些沿襲了千年的圖案和花紋在世人眼中越發顯得古老且神秘。
楊甜工作室里擺放著她收集回來的綉品。記者 覃冰 攝
在侗族地區,刺繡貫穿了侗族女性的一生。楊甜的婆婆覃奶時清也是三江遠近聞名的綉娘,她不懂什麼高深的藝術,刺繡只是她在農閑和家務之餘,詮釋人生的另一種方式。九十多歲高齡的她,至今眼不花、手不抖,即使我們語言不通,但她依舊熱情地與我們攀談,隨意拿起一片煙紙殼就現場展示自己的絕活——剪紙。
九十多歲的覃奶時清的剪紙技藝早已爐火純青。記者 覃雪花 攝
侗族剪紙不需要打底稿,直接在紙上就可以剪出圖案。記者 覃冰 攝
無需打底稿、描線條,所有的圖樣和紋路都存於心中,只要拿起剪刀就能剪出各式各樣妙趣橫生的圖案。這是侗族刺繡的特色之一。剪好的圖樣,以米糊漿在自己織染好的布片上,再運用直針、鋪針、搶針、纏針、施針、打籽針、繞串針、辮針等多樣針法填綉,直至將圖樣完全覆蓋。圖案綉好之後,再輔以挑花綉、連環結子綉、鎖綉、盤筋綉等多種綉法將其縫製到相應的服飾上,這才算完成一件綉品的全部工藝。
楊甜利用多種針法綉製圖案。記者 覃雪花 攝
楊甜說,一套純手工的侗衣,從紡布開始直至綉制完成,往往需要耗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這些構圖豐滿、鮮艷獨特的侗衣體現了綉娘自身的聰慧和才能,所以也成為了當地男子擇偶的重要評斷標準之一。入夜,那些單身的侗族男子會三五成群的相約去姑娘們的家中走寨,在昏黃的火塘旁,姑娘們穿著自己繡的侗衣,或是紡織或是捶布或是刺繡,與對面的小伙對歌訴情,小夥子們則彈著琵琶暗中留心觀察,心靈手巧的姑娘會更容易獲得青睞。「年輕的時候,專門到我家裡來幫我捶布的小夥子可不少呢。」楊甜說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楊甜最後選擇的人生伴侶也是一名巧匠。小到剪紙用的剪刀,家中的竹器,大到這間四層高的博物館,都是由她丈夫親手設計打造。2012年,為了讓三江侗綉文化能有一個集中對外展示、傳播的平台,楊甜一家拆掉了原本的房子,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找親友借錢,去銀行貸款,前後投入了160萬,買來最好的木材,又請來自治區和縣裡博物館的老館長來幫忙布置展廳,前後歷時兩年多,才在原址上建起了眼前這間嶄新的三江侗綉博物館。
楊甜將工作室的牌子掛到大門外。記者 覃冰 攝
一樓的紡織工具展示廳,二樓的侗綉展示廳,三樓的工作室,以及博物館大門上「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侗族刺繡)傳承基地」「廣西工藝美術學樣工藝美術專業培訓基地」等牌子,見證了這些年楊甜為傳承和弘揚侗綉文化所付出的努力。而獲得2013年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八桂天工獎」金獎的《吉祥如意—太陽花》,獲2014年廣西工藝美術作品暨大師精品展覽「八桂天工獎」銀獎的《男童侗衣吉祥如意—長命百歲》,獲得2016年第四屆柳州市工藝美術展金獎的《侗族刺繡銀鎖》,獲得2018年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八桂天工獎」金獎的《中國夢—侗綉情》等作品,則凝聚了楊甜對侗綉全部的熱愛及對自身技藝精益求精的不竭追求。
與侗綉相結合的銀飾古拙精巧。記者 覃冰 覃雪花 攝
眾所皆知,非遺項目的傳承最終必須依靠傳承人,這類人,既需要有傳承非遺文化的悟性,又需要有契而不舍的擔當精神。在他們將傳統手藝當做謀生手段,而這種手藝卻無法跟上物質條件的需求時,考驗他們的,就是精神境界了。
「以前很苦的。」在談及侗繡的傳承時,楊甜說道,「那時候窮,請綉娘們到家裡來進行培訓時,只能靠打油茶來招待她們。現在條件比過去好點了,在培訓的時候,縣裡會給我一些材料費,我再拿出一部分給綉娘幫補。」
楊甜說,近年來三江茶葉種植的勢頭良好,農閑時人們多上茶山採茶掙錢。為了不影響綉娘們的收入,所以在培訓的她會給予綉娘們一些補貼。除此之外,楊甜還儘力收購綉娘們的綉品,為綉娘們提供更多的創富機會。「像這些耳環或項鏈上的小綉片,我會將一部分交給綉娘們綉,等她們綉好了,我再按一定價格收購,做成工藝品向外出售。」
成品有了,如何外銷?又成了楊甜需要想辦法去解決的另一個難題。
由於受交通不便、不熟悉網路營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部分時間楊甜想要將手中的工藝品變現,靠的仍是現場展銷。每次外出參展,楊甜都會挑選一些銷路比較好的工藝品,比如耳環、手鐲、項鏈等飾品,再同時帶上背帶蓋、侗衣等能集中展現侗綉技藝精髓和文化的作品出展。早些年,交通不便,單是從同樂鄉出發到縣城都需要花上半天,再從縣城坐大巴車前往南寧、柳州等地,更是路遙。可即便如此,楊甜仍舊努力抓住每一次參展的機會,一個人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四處奔走,轉車換乘。她覺得自己肩挑的,不僅是行囊。
「除了參展的路費、住宿需要自己支付,租用展位的費用也需要自己給,有時候展位太大了,我就與其他人一起拼一個。」楊甜說,幸好每次她都能賣掉一些東西,參展的作品也總能獲獎,「我的作品基本上都能獲銀獎或是金獎。得獎後還能贏得一些獎金,我很高興。」
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質未必不凌天。幾十年來,在楊甜對侗綉藝術不竭的追求下,她多次榮獲國家、自治區、市、縣級的民族手工藝品大獎,其作品也被國內多家博物館展出、收藏。「以前路不通,沒有電,沒有網路的日子我們都堅持過來了。只要一直努力,明天總不會比今天更差。我是這麼想的。」楊甜說著,哈哈大笑起來。
侗綉,這一獨屬於侗族女性的浪漫創作,針法精細、色彩鮮明,那些湖光山色、花鳥魚蟲,從不墨守陳規,只是依照著她們心中對這世界最美好的希冀和追求,從指尖長出不同的模樣。楊甜如是,其他堅持著為承傳和發揚侗綉文化的綉娘們,亦如是。(記者 覃冰 覃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