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梅里雪山,感受自然的世界
有一句話這樣說: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帶ta去雨崩,因為那裡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個人,就帶ta去雨崩,因為那裡是地獄。
徒步容易讓人中毒,解藥便是那泥濘中的田野,雪山下的草原,絕壁上的瀑布,雲海中的峽谷。
當你走在烈日或者細雨中時,內心是平靜而且有所期盼的,會為到達頂峰或彼岸而歡呼雀躍,也會為下一刻的抬頭而驚嘆不已。
香格里拉至德欽的班車早上發車,票價40,途徑奔子欄和白馬雪山。
奔子欄是古代茶馬古道的交通咽喉,連接滇西北、藏區和川西南。緊挨金沙江卻長年乾旱,屬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
白馬雪山屬於古時進藏必經之路,海拔5千米以上的雪山20座,可以在三個小時之內感受從亞熱帶到寒帶的變化。
到達德欽後,直接在車站坐車到飛來寺,10公里,票價5元。
住宿有青旅床位和標間。在青旅約伴拼車至西當(徒步起點),次日日出前到達飛來寺觀景台看「日照金山」。
次日,晨曦中的梅里十三峰,朝陽映雪,滿目金色。
雲霧似白練散落在空中,似乎想要獨享金山的美麗,卻擋不住它們氣宇軒昂的姿態。
經幡與白塔交相輝映,在寒風的鼓舞下訴說著藏區獨有的莊嚴。
飛來寺—(拼車)—西當村
西當村—(徒步)—雨崩上村
飛來寺拼車至西當村,30多公里,一個半小時左右車程,從海拔3400下降到2670。
途徑瀾滄江峽谷處有檢票口,票價85元一人。進雨崩需要購買保險。
第一天GPS實測的行程是11.77km。難度在於當天大上坡和大下坡,沒有起伏路和平路,所以體力持續消耗較大,徒步時間在5~7小時之間。
雨崩現已是一條比較大眾的徒步線路,同期進山的徒步者,3天內基本是反覆見到,所以大多有一面之緣,眼神交匯時點點頭,道一聲加油,基本是這幾天常用的交流方式。
第一天翻越南宗埡口(海拔3770)的砂石路,沒有太多風景可言,偶爾路邊有一些高山杜鵑。也正是這樣,對於後面的線路會有很多的期待。
第一個休息站,加開水5元,泡麵10元。
第二個休息站,八一茶館。有著名的泡麵牆,很多人會選擇在這裡補給,合影留念,繼續往前。
翻越南爭埡口,第一次見到大規模的經幡。登上埡口的一剎那,總會有些征服大山的成就感。
站在山脊處,視野一片開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種感覺不言而喻。
下山的時候風景好了些,能夠看到梅里的主峰卡瓦格博。
下山的路坡度更大,膝蓋承受的壓力是身體重量的5到8倍,容易磨損膝蓋。重心慢慢從後往前移,而且善於利用登山杖。
雨崩村進入眼帘的時候,一天的疲憊便會化為雲煙。曾經只有20戶人家的雨崩村,不通電不通信號。
雖然現在由於旅遊業發展也增加了很多人氣,水電信號問題都解決了,但還是那樣的不施粉黛,與世無爭。
第一天的住宿一般推薦雨崩上村,有家著名的「徒步者之家」的客棧,淡季床位30左右。
這裡總是有最多的徒步愛好者,來自五湖四海。老闆是來自北方的姐弟,傳聞幾年前經過雨崩後便被美景留住,從此過上了劈柴喂馬的寧靜生活。
雨崩上村—冰湖—雨崩上村—雨崩下村(徒步)
冰湖單程8.6公里,往返17.2公里,至雨崩下村2公里,共19.2公里。可將行李放在雨崩上村,輕裝出行。
走出客棧後,進入一片開闊的平原,周圍是雪山環繞,絕佳的垂直觀光帶。
平原上開滿紫色的鳶尾花,騾子和藏香豬和諧共存,尋找食物。
草原上有座白塔,一般在徒步時路過白塔,便要順時針繞白塔轉奇數圈,稱為「取鑰匙」,取過鑰匙後,便可通往神聖之地。
過了白塔,開始進山,坡度挺大,古老的樹木盤根錯節,山澗的水流會在各個地方冒出來,造成道路濕滑。隨手撿的竹棍作為登山杖,也算稱手。
一路經過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帶,路上不時會見到各種菌子、靈芝。松鼠偶爾也會在樹林中穿梭,大小的瑪尼堆也隨處可見。
雨崩的植被豐富,含氧量比較高,所以沒有必要帶氧氣瓶之類的東西。
翻過埡口以後,到達了笑農大本營。87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到此建立營地,幾戶村民認為他們只是來此科考,便以最熱情的方式對他們進行了歡迎,殺豬宰牛,好不熱鬧。
但明白了登山隊的意圖:征服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時,村民們憤怒了。
由於神山在村民心中的地位不容侵犯,他們認為登頂是對神山的一種褻瀆的行為,所以在之後的幾年裡,他們對登山大本營進行了幾次的摧毀,試圖打消登山隊的念頭。
但在91年的時候,登山隊執意要登頂神山,也許神山也被登山隊冒失的行為所觸怒,將登山隊的17名隊員永遠地留在了神山深處,這便是轟動一時的91山難。
一直到現在,沒有人徹底征服過梅里雪山,到達頂峰。神山也保持著最原始的神秘氣息。
大本營提供泡麵和炒飯,20元一份,酥油茶5元一碗,礦泉水10元一瓶。在此可以休息用餐後繼續前進。
大本營周邊也是一片平原,垂直的植被分布也是異常壯觀。氂牛、騾子和藏香豬四下閑逛,閑適無比。
大本營繼續往前,道路更加曲折,可見到零散分布在石縫和草地中的白色,黃色狼毒花,它們在秋季會變紅。
梅里雪山融水從山上流下,匯聚成河,在山腰上形成一種白色鈣化沉澱,像雪一般。
到達冰湖,梅里的主峰如畫卷般展開在我們面前,曾經的登山隊便是在冰湖的岩壁上進行攀登的。
冰湖遠望是一片綠色,雪山上的融水化為百股細流,從百餘米的岩壁上傾瀉而下,匯入到冰湖之中。
湖邊滿是大大小小的瑪尼堆,象徵著永生不滅的信仰和能量。
在遠處看著雪山、冰川、瀑布、冰湖,坐得越久,內心便越加平靜。
走近冰湖,可以觸摸到千年的冰川融雪,也可以默誦六字真言,轉湖奇數圈。
靠近冰川,請先祈禱,之後快速離開,因為這裡經常會有小型雪崩,一定要注意安全,心懷敬畏。
遊覽完畢後原路返回,到達雨崩上村取行李,再徒步2公里至雨崩下村。
經過一座木橋,橋下的雨崩河將上下兩村隔開來,水源來自冰川融水,雨季水流湍急,途徑尼農大峽谷,最終匯入瀾滄江。
雨崩下村—神瀑—雨崩下村(徒步)
雨崩下村—尼農大峽谷—尼農村(徒步)
尼農村—德欽縣(拼車)
第三天徒步的行程共35.7公里左右,強度較大,分為兩段,其一是神瀑往返,其二是穿越尼農峽谷,到達尼農村。
神瀑往返gps實測是13.73公里。出了客棧後便是一段豬屎路,然後是高山草甸,鳶尾花開正好。神瀑一路景色優美,原始森林植被豐富。
途中經過幾處聖泉,皆是冰川融水,各泉有它不同的喻義。一路伴隨著流水聲,步伐輕快,心情愉悅。
我們還在路上搭了兩個瑪尼堆,以表各種的祝願。
半途走錯路繞了一段,走到了傳聞中的白瑪珠普寺廟附近,寺廟沒有見到,但見一位修行的喇嘛,他熱心帶著我們走到了正路上。
只可惜他只會藏文,我們並沒有太多交流。
接近神瀑的山腳下,我們見到一塊岩石,岩石邊有很多過來轉山朝拜的藏民留下的佛珠、衣服、瑪尼石、錢幣等等。
這代表著信徒以物品來代替自己前世今生的罪孽,在丟棄的一刻便卸下了它們,讓自己更純粹的一種儀式。
遇到這些物品,千萬別去動它們,也不要像他們一樣也丟一些東西,這樣會對景區的治理產生麻煩。敬畏信仰,不去打擾,便已足夠。
隨著磅礴的流水聲越來越大,神瀑在眼前出現了。
因為雨崩神瀑的水來自神山卡瓦格博,藏民把它稱作「聖水」,相傳雨崩神瀑曾經得到十萬八千佛加持,藏民們深信,沐浴雨崩神瀑就能夠洗凈身上的罪孽,凈化心靈。
轉神瀑是每個跨越千山萬水前來朝聖的信徒必做的事情,順時針雙手合十或手握佛珠走過神瀑,繞著瀑布下的瑪尼石群轉奇數圈,然後再到神瀑下接一杯水喝下,便代表儀式完成,得到神瀑的祝福。
傳聞轉瀑之人若是善人,便會得到神瀑之水沐浴全身;若是惡人,便會滴水不沾。
轉完神瀑,飲完神水後原路返回。到達雨崩下村時大約下午2到3點。重新背上行囊,往尼農村進發。
尼農線一路下坡,沿途伴隨著雨崩河,風景絕佳。
若是騎騾子下山,騾隊的主人一般會在下午五點前返回,因為尼農的路線較為原始,天黑時會有大量野獸出沒,如野狼和熊等。
一路雨崩河隨行,因為雨季的原因,水流湍急,不時能看到河中央有著巨石,浪花拍石而起,如同中流砥柱。
去尼農的一路上,大部分路段都是怪石嶙峋,但是坡度比較緩和,走起來容易,但是膝蓋有點受不了。
約七八公里下坡後,進入了尼農大峽谷。一百多米的懸崖下,便是奔騰的瀾滄江。
峽谷的山上基本沒有什麼植被,雨水帶走山上的泥土融入江中,江水便成了紅色。瀾滄江蜿蜒穿過雲南到達泰國後,就成了湄公河。
到了尼農村後,拼車一人25元左右到達德欽縣城。
雨崩之行,如同秘境。在心中的迴響,念念不忘。
我們經過每一條河流,每一片冰川,每一片森林,都在想它們在千年前的模樣;我們在凝視每一堆瑪尼石,每一串佛珠,每一片經幡,都在想摩挲他們的信徒們滿是皺紋的臉上的表情。
我們用盡所有的力氣,去想像信仰的力量;我們模仿見過的姿態,去朝拜一座神山;我們放空全部的思緒,去凝望一座白塔。
我們盡我所能,去感受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純粹和神聖。
也希望你能一樣。
本文作者極果見習體驗師:吳此人z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吳此人z原創
※森藍O2/氧超凡品質,帶你舒適暢行每段旅程
※Google 殺死了自家的平板電腦業務
TAG:極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