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血稠",竟然是偽科學!更扎心的是,"血稠"和血栓的關係其實是…

"血稠",竟然是偽科學!更扎心的是,"血稠"和血栓的關係其實是…

如果你也常年潛伏在各大家族群,那一定對「血稠」這個詞不陌生。

看看那些年被「血稠」支配的恐懼↓↓↓

新聞截圖

一聽「血稠」,立刻聯想到血栓、血管堵塞,不惜斥資買各種號稱能緩解血稠的產品,想盡辦法疏通血管。

但其實,那些年被大肆宣揚的「血稠」根本就是個偽科學,不是專業的醫學術語,只是民間杜撰出來的一個詞。

那到底「血稠」到底是怎麼來的,跟血栓有沒有關係呢?

「血稠」到底是啥?

「血稠」在醫學上指的是高粘稠血症,血粘度就是用於描述血液基本特徵的一個辭彙。

血粘度是一個相對值,如果將水粘度定義為1,正常血粘度則在4-5之間。

通俗理解就是,血粘度數值越小,血流速度越快,反之則流速越慢。

血粘度的數值大小由什麼因素決定呢?

先看血液構成,它由血細胞和血漿構成。

血細胞占血液總量45%,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其中紅細胞又占絕大多數;

血漿佔55%,主要成分是水,此外就是溶於其中的物質,如蛋白質、糖、脂類等。

因此血粘度主要由紅細胞性質決定,此外還依賴血漿成分。從這個角度出發,血粘度更多反映的是機體紅細胞狀況。

「血稠」就是血栓嗎?

「血稠」和血栓根本就是兩碼事。首先,你可能都沒理解血栓是什麼意思。

血栓是血管內形成的塊狀物。當血管受傷時,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啟動保護反應形成血栓,以防止失血,所以適度的血栓是沒事的。

但如果血栓逐漸增加,最終影響到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減少氧氣供應和有害物質的排出,就會影響健康。

血栓會引起危險因素包括炎症、凝血異常、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等。

因此,血粘度與血栓是兩個不同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血液特徵,後者則通常指一種疾病,儘管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間存在一定關聯,但並非嚴格的因果關係。

此外,「血稠」也不等於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脂水平偏高,而血液粘稠是指血液粘稠度過高。

血液為什麼「變稠」?

血粘度數值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水的比重、血細胞紅細胞數量及形狀、血漿成分、溫度等,低溫可增加血粘度,而高溫則具有降低效應。

許多病理情況下血粘度數值也會發生變化,如唐氏綜合征、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等則往往會使血粘度升高。

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習慣和部分慢性病往往會伴隨血粘度升高,如抽煙、無規律起居、肥胖、高血壓、慢性炎症等。

當身體經常出現頭痛、眩暈、視覺障礙、出血或皮膚泛紅等現象時,就可能預示著血粘度升高了。

「血稠」要不要治療?

血粘度本身是血液的一種物理屬性,正常情況下是各種機能順利完成的基礎,但過高則會造成危害。

對兒童而言,高血粘度將阻礙心臟、腸道、腎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的正常供氧,可造成發育受阻。

對成人來講,高血粘度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系統性狼瘡等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誘因,並且還與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存在一定關聯。

因此,保持正常的血粘度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病理性高血粘症,應在醫生建議下積極治療;而血粘度適度增加的人不必過於擔心,一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另一方面可以採取一些輔助措施即可。

但像民間流傳的打針、輸液疏通血管,根本不靠譜。切勿輕信非正規宣傳,真正靠譜的是下面這些。

怎樣維持血液粘度正常?

高粘稠血症的形成,是多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遠比比血糖、血脂等複雜很多,因此目前針對性措施極少,這裡只介紹幾種可能有效的方法。

適度失血

女性血粘度正常值普遍低於男性,以絕經前女性尤為明顯,一個可能原因在於月經期失血(減少紅細胞數量),從而降低血粘度,推測絕經前女性血栓發生率低原因可能與此有關。

從這個角度出發,適當失血(如獻血)對降低血粘度應該具有一定幫助。

特別提醒,這種策略要因人而異,並且要掌握好度,過度貧血對機體危害也不容忽視。

合理膳食

避免外源直接攝入或機體間接生成過多脂溶性或水溶解性低的物質,這對降低血漿粘度具有重要益處。

增強運動

運動本身一方面可加速血液循環,降低粘度;另一方面還可升高體溫,而溫度對降低粘度也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

避免過高血粘度

對健康具有重要益處

但也要理性對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最新研究表明:開燈睡覺的女生會增加變胖的風險
手機耗電快,原來是TA在偷偷「吃電」 你還不快清理?

TAG:科普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