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喜訊!良渚古城遺址和中國黃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

喜訊!良渚古城遺址和中國黃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當地時間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根據世界遺產第3、4條標準,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申遺成功,良渚古城遺址向全世界提供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印證了五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

我們先來看一下良渚古城申遺的進程。

2016年底,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工作正式被列為我國2019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2017年5月,明確了良渚古城遺址的申遺範圍,包括古城、瑤山和水利系統,遺產區面積14.3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99.8平方公里。

2017年底,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文本正式上報。

2019年6月下旬,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3屆會議將作出是否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決議。

良渚文化的年代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的前奏。專家們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分布的空間範圍非常廣闊,包括長江下游太湖流域36500平方千米的區域面積。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其中心位於杭州市區西北部瓶窯鎮。

良渚遺址作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學大遺址,它的價值和地位得到國內外考古界的公認。

如果想了解更多良渚遺址的信息,不妨去良渚國家遺址公園親自回溯五千年前的軌跡——宮殿群、墓葬遺址、原始村落、精美玉器……這將會是一次古老而又神秘的體驗。

申遺成功後,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將正式對外有限開放,網上預約系統將於7月7日上午9點上線,遊客可以實名預約1至7天內進行參觀。

83年的文明守護,歲月漫長,成果豐碩,史前文明,清風徐來。穿越千年的良渚文化,正綻放出燦爛耀眼的文明之光。

在這片良渚先民們生活過的土地上,河道蜿蜒,滿目蒼翠,河網分割著田野,其間矗立著座座土丘。大自然靜默不言,但這一刻,這裡的每一棵樹、每一朵雲都在向世界述說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故事,續寫著中華文明灼灼耀眼的輝煌。

最近

在第43屆世界遺產會議上

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和良渚古城遺址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5

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更是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的空白

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神仙的地方啊

看過它

你會發現

它真的和仙境沒什麼差別

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型

世界自然遺產空白

我國第一塊

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濕地世界遺產

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空白

可以說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

(全球第一塊濕地世界自然遺產:潘塔納爾濕地

位於南美洲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及南馬托格羅索州之間,

濕地部分在玻利維亞及巴拉圭境內)

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

遷飛路線的中心位置

大批量多種類的候鳥

選擇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

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片泥沙灘涂

亞洲最大

最重要的潮間帶濕地所在地

全球極度瀕危鳥類

最佳棲息地

勺嘴鷸

90%以上種群在此棲息

瀕危鳥類黑嘴鷗等在此繁殖

數量眾多的小青腳鷸、大杓鷸、黑臉琵鷺等

長距離跨國遷徙鳥類

在此停歇補充能量

全世界最大的

丹頂鶴越冬地

這裡是中國最大的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丹頂鶴越冬地

每年在此越冬的丹頂鶴有800隻左右

也是國際瀕危物種黑嘴鷗的重要繁殖地

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

麋鹿自然保護區

78000公頃

其中核心區2668公頃

這裡是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

擁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

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庫

還美成了人間天堂

每年不用跑到非洲去看動物大遷徙

來這裡也能欣賞到

萬鳥齊飛的壯觀景象

而且這些鳥

大部分都是

瀕危的保護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玄機風水 的精彩文章:

庚午月運及五行職業指導
時間請走慢點,讓我陪老爸慢慢變老

TAG:玄機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