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聚焦新時代新聞學創新發展

聚焦新時代新聞學創新發展

7月6—7日,「新中國70年:新聞業發展經驗與成就」論壇在京舉行。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編輯部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共同主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中國成立以來新聞傳播業的發展歷程和經驗,以及在新時代如何繼續推動新聞傳播學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新聞傳播學研究成果豐碩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鄧紹根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新聞傳播史研究概況。他表示,新中國70年光輝歷程中,逐步建立起多種類、多層次、多功能、多樣化的新聞媒介網路,形成了具有全球視野、高科技、現代化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新聞學學術研究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體系。其中,新聞傳播史研究整體成果豐碩。回顧歷史可以看到,新聞史研究推動新聞學學科地位不斷提升;國家社科基金的支持推動著新聞史研究的發展;獲獎著作越來越多,學術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研究隊伍不斷擴大,研究能力大為增強;中國新聞史學會發揮了積極組織服務作用。

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支庭榮認為,與西方理論相比,中國新聞學理論呈現出自己的特色。學界也經常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或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這種提法便於進行本體意義的追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的提法有目標系、參照系、價值體系,對於同西方進行交流,對於講好中國故事也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大學網路傳播研究院院長杜駿飛提出,70年來,人文主義的概念史也是一部新聞傳播的觀念史。他以《人民日報》為例,分析研究了人文主義思想在新中國媒介語境中的傳播脈絡。統計顯示,70年來,大眾傳媒語境中的「人文主義」三大概念,其內涵分布是偏向的、不平衡的,是隨歷史發展和意識形態潮流而變遷的。

與時俱進的新聞學和新聞媒體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楊保軍認為,為了建立新聞學基本理論體系,理清新聞學的學術源流、人脈源流和代表性理論,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有歷史的眼光,認真釐清新聞學的源流。要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進行深入挖掘,讓新聞傳播學成為廣博而精深的學科。二是要有時代的眼光和精神。人類的新聞活動日新月異,我們必須跟上實踐發展的步伐。新聞傳播領域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媒介形態、傳播主體、傳收主體關係的結構都發生了改變,我們的時代眼光也要以世界眼光為境界。三是要有跨學科的觀念和精神。當前的許多問題涉及高度融合的、與多個學科領域相關的因素,要透徹研究這些問題,僅僅依靠新聞學是不夠的,需要多學科、跨學科的交融。四是要有建構體系的觀念和能力。

支庭榮表示,新聞媒體具有宣傳組織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中,宣傳功能是一個很重要、基本的功能。媒體的這一功能需要深化,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核心是新型和主流,主流不僅是指要成為喉舌,還要能夠推動整個社會、人民群眾和國家不斷前進。要能夠推動不同的階層、對象有新的發展。學界對媒體社會功能的認識和研究已經有所深化。媒體社會功能正在成為媒體經濟功能的基礎和來源之一。

技術發展推動媒體融合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隋岩表示,敘事有三個層面,某一事件、人物等的本身是本事,圍繞本事會有不同的表述,也就是不同的述本出現。多種述本集合起來就會形成底本。在互聯網語境下底本、述本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化,述本會推動底本發生變化,二者又共同推動本事再繼續變化,進而推動社會的演變。傳播不僅形成輿論而且形成了改變和推動事件本身的力量。在互聯網上,好的述本會被符號化,其外在形式生動,含義豐富。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趙雲澤在介紹技術上的媒介傳播模式革命時表示,傳統媒體的大眾媒體傳播模式會強制選擇作為受眾的「人」進行捆綁銷售。新興媒體傳播模式則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傳播模式,形成了以「人」為主體進行生產、分享、把關的社會網路與公共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周勇提出,大眾文化正向「視覺」轉向,圖像傳播的普適性使其能夠跨越「認知鴻溝」。他表示,每一次技術突破都給媒體帶來巨大的變化。傳統電視「轉瞬即逝」的線性傳播方式決定了其是一種主要以「時間」為資源的媒介。而在新媒體異軍突起的今天,互聯網的介入使電視傳播向「虛擬空間」進一步延伸,「時間」資源之於電視的重要意義也因在線視頻、互動點播等新技術的湧現不斷被消解。可以說,新媒體環境下電視傳播邏輯正在經歷一場「時空」的革命,是從「時間」思維向「空間」思維的轉變,即時間的線性讓位於空間的非線性,時間資源的有限性讓位於空間資源的無限性。

周勇認為,未來視聽傳播發展會呈現新技術的結構化影響、多種社會力量的形塑、面向不同場景的生產與傳播以及產業鏈的豐富等特徵。而對視聽傳播的研究則需把握好產業與政策、實踐、應用三個面向,這些研究的核心在於重塑新媒體的視聽傳播基礎理論體系。

創新助力傳統媒體轉型

人民日報社《環球時報》副總編輯蔣安全以《環球時報》的發展歷程分析了中國媒體近30年來的創新轉型。他提出,《環球時報》如今多元共生的媒體格局既是適應媒體融合迭代、效能轉換的要求,也是迎合當下中國社會不同目標受眾群體的要求,更是它在增強國際傳播能力、爭奪國際話語權的偉大鬥爭中扮演的角色要求。正是準確把握住了這些時代要求,《環球時報》才一步步發展成為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媒體。

在談到新聞從業者應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大環境時,趙雲澤認為,要樂觀地迎接媒介技術再一次的革命及其帶來的繁榮。支庭榮認為,新聞從業人員感受到的精神壓力,對新聞價值和意義的追問,要求新聞理論研究工作在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工智慧時代要進行理論調適,在理論創新和價值重建上做更多的努力。

談及電視版權市場買方壟斷研究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張輝鋒引用實例介紹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市場的買賣供需狀況,說明這其中存在著供需不平衡、價格難衡量、交易欠保障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他建議,一要增大供給彈性,二要進行價格規制,三要成立版權保護組織,以期打造更健康的電視劇市場業態。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呂薇洲表示,新聞傳播學雖然是一個年輕的學科,但是在學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繁榮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將新聞學與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列為11個需要加快完善的、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肩負著「為高質量成果、高水平人才搭建一流平台」神聖職責的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近年來對新聞傳播學給予了高度重視,希望能將新聞傳播學前沿論壇辦成品牌論壇,與學界專家一起,攜手推進新聞傳播學「三大體系」建設,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大會
深入推動社會哲學與社會理論研究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