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役,兩個王朝,三代帝王,是怎麼將中國的鄰國打到亡國的?
隋唐時期,中原王朝多次出征高句麗,讓這個古國開始進入人們視野,史書記載,高句麗大致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中期,發源於現今吉林省,主要由濊貊和扶餘人組成,還有少數古朝鮮人,從隋煬帝開始,中原王朝與高句麗爭鬥不止,隋朝甚至因此勞民傷財,致使國內民憤四起,為了統治者一定要打下高句麗呢?
史料記載可知與高句麗的對戰歷史七十餘年,無數戰士埋骨他鄉,雙方存在如此大的冤讎還得要從高句麗自己作死說起,本來高句麗在建國之初,一直與中原進行友好交往,甚至還會向中原王朝納貢,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被打破了。
楊堅結束混亂紛爭,建立隋王朝以後,中原地區完成統一,此時高句麗卻慌了神,認為隋朝早晚會對自己下手,為了以防萬一開始動手準備,率先在邊境線駐紮了許多軍隊,這種做法在隋文帝看來無疑是在挑釁權威,因此十分憤怒,但是考慮到統一剛剛不久,不想繼續勞民傷財遠距離開戰,結果卻被高句麗認為隋朝沒有膽量,繼續在邊境叫囂,這一次隋王朝沒有退讓,急忙派出三十萬精銳士兵奔赴前線。
雖然這次鬥爭以談和結束,但是雙方之間的裂痕無法修補,始終是一個隱患,等到隋煬帝繼位之後,高句麗更加猖狂,認為自己足以與隋朝正面對抗了,因此違背慣例,沒有派出使者前去朝賀,此舉激怒了隋煬帝,即刻布置兵馬前去攻打,先後三次出征勝少負多,並沒有消滅高句麗,反而拖垮了自己。
很多人說隋王朝之所以對高句麗出手,本質上是隋煬帝好大喜功,只想著建功立業而忽視了本國的發展,結果搞得江山都丟了,隨後唐朝建立,唐朝對待高句麗也十分不滿,二話不說就開戰,其中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原因。
起初隋朝攻打高句麗的時候,許多士兵死在異國他鄉,按理來說雙方大戰人都死了,不厚葬至少要收殮屍體,這樣日後還好商量,但是高句麗為了泄憤,將隋朝士兵屍體推擠成山,讓人們來參觀,這種做法狠狠地打了中原王朝的臉,消息傳回之後人人憤怒,唐太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重新確立了攻打高句麗的計劃。
雖然決定出兵,但是兵員糧草不足,即便取勝了,但是沒有直接摧毀高句麗,糧草限制讓唐軍被迫撤兵,但是在此次戰爭中,湧現出了一個軍事天才,他就是後來剿滅高句麗的薛仁貴。
說起薛仁貴這個名字並不陌生,薛仁貴祖上是北魏名將,父親薛軌曾在隋朝擔任大將,因為死的早,薛家家道中落,薛仁貴同年生活凄苦,後來在妻子的勸說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薛仁貴前去參軍,自此開始軍旅生涯。
貞觀十八年,唐軍水陸兩軍協同作戰,向高句麗進軍,此戰李世民親自出征,據說雙方剛一接觸,唐軍就陷入苦戰無法脫身,此時薛仁貴單槍匹馬從軍中殺出,直取敵將首級,並且將頭顱懸掛在馬上,敵人看了膽戰心驚,急忙撤退。
此戰唐軍打出了士氣,立刻向前方發起進攻,正巧碰上了高延壽領導的二十五萬大軍,李世民下令稍作休整,隨後兵分兩路逐個擊破,還是薛仁貴一馬當先,手持長槍如入無人之境,此戰唐軍大勝,斬首敵人上萬,消息傳回之後後,高句麗高層震動,許多守城將領棄城逃走,唐軍附近數百里都找不到敵人身影,李世民發現了薛仁貴作戰英勇,特地賞賜金銀絹帛,提拔其為游擊將軍。
唐軍猛攻安市城,城內守將堅守不出,唐軍久攻不下,加上天氣轉涼,入冬之後接連降下大學,唐軍糧發草補給困難,只能選擇撤兵,雖說此戰沒有完全取勝,但是李世民十分高興發現了一個可用之人,回京之後任命薛仁貴鎮守玄武門。
唐朝與高句麗之間的矛盾始終無法調和,公元666年,淵蓋蘇文病死,高句麗內部爆發混亂,唐軍趁機再次出兵,此時執政的人換成了李治,薛仁貴隨大軍出征,此次出征唐軍目標在於新城,雙方交戰大唐斬首五萬餘人,薛仁貴奮起直追,絲毫不顧性命,神威傳遍整個戰場,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668年,薛仁貴僅僅帶著三千餘人就打下了扶余城,此時許多人都勸說他不要貪功冒進,但是薛仁貴成竹在胸,急忙命令士兵前進,正好碰上回撤的高句麗士兵,俘虜敵人一萬多人,徹底打出了唐軍的聲威。
唐軍最終打下高句麗,離不開薛仁貴的貢獻,戰爭結束之後,薛仁貴作為代表接受高麗王投降,從那時起這個自漢朝就開始興起的國度就不復存在了,大唐徹底將高句麗納入麾下。
參考資料:
【《魏書》、《隋書》、《新唐書》】
※大唐第一渣男,詩人里就他最會撩妹,艷詞俘獲了無數美女的心
※大清滅亡後,此人跳出來說:除了皇帝我最大,我來複國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