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王朝的開國名將們:在努力面前,我們更喜歡選擇

唐王朝的開國名將們:在努力面前,我們更喜歡選擇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這句頗有道理的諺語出自《左傳》,類似於鳳棲梧桐的意思,鳳凰非梧桐樹不落腳,其他凡樹它寧願累死也不停下休息。鳥猶如此,何況人乎?但是講究忠君愛國、從一而終的封建時代,愚忠是最被喜愛的一種為人方式,尤其是帝王,他們可能不喜歡敵對勢力有這樣愚忠從一而終的人,但喜歡自己這邊有,人們同樣最為敬佩這類人。道德始終約束著他們,限制著他們,可能因這樣的「忠」會被人罵成迂腐,還會受到牽連晚景凄涼,可這並不會改變他們的做法和內心。

幾乎歷朝的開國將軍們都是從一而終的愚忠存在,良禽擇棲?抱歉我們不會。西漢的曹參、樊噲、夏侯嬰,東漢的鄧禹、耿弇、馬武,蜀漢的關羽、張飛、趙雲,曹魏的夏侯淵、夏侯惇、許褚、典韋,明朝的徐達、常遇春、傅友德等等,諸如此類,文士謀臣會離棄擇主是普遍情況,從一而終的武將卻是佔據了大多數。凡事都是有特例,李唐王朝正是如此。

閱遍隋唐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賢臣擇主而事是十分普遍的一個現象,文臣武將皆是如此,當然這裡指的是李唐開國那一大批人。幾乎後世知名的李唐開國將軍都不是原本歸屬李淵父子起兵造反的,他們大都來自敵對陣營,是昔日的死敵,殺害同袍兄弟的仇人,卻在一次戰爭失利後搖身一變成為了自己方的大將軍。

凌煙閣是當年的天策上將軍、唐太宗李世民紀念當初一同戰天下打天下的功臣畫像閣樓,共有二十四功臣。樓有三層,內部一層是功勛最卓著的宰輔,中間一層是王侯,外部一層是其他功臣。我們拿李靖、程咬金、秦瓊、張公謹四位武將來說。

李靖,李藥師,初從隋朝,南下江都告密隋煬帝不成被擒拿,乖乖就範降了造反的李淵;程咬金,程知節,先入瓦崗起義軍,後戰敗投了王世充,最終降了唐朝的李世民;秦瓊最早為隋將,曾在大隋一些名將麾下任職聽調,後隨人投瓦崗,跟王世充,降李世民;張公謹同樣是早年效力王世充,後世事變幻就降唐,跟著李世民幹了。

在努力面前,他們都是更喜歡選擇,數易其主又如何,我自己活得好就行,能夠建功立業,在一個新時代佔據一畝地就好,管它什麼忠於主公、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管它什麼主公對我不錯,落魄時接濟自己對自己有恩。他們追隨李唐不是因為什麼機緣巧合,也不是什麼裡面有自己的故舊和理想,而是李唐勢力最具統一實力,自己投靠它可以謀取得到最大的利益。他們不斷修正自己的主公,第一個不行第二個,第二個不行第三個,第三個不行第四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正確選出最有希望奪取天下的新政權,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榮華富貴,青史留名,這正是他們雖追求的。虛無空談的道義?不是他們所追求的。

跟對人,成開國元勛,功成名就;跟錯人,成亂臣賊子,身敗名裂。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唐王朝的開國名將們一次次地更換主子,最終選擇終身服侍李唐,但若有更強大更富有希望的勢力出現,他們很可能同樣離開李唐投奔去。

他們都偏向於政治家一類的人精,而不是重情重義的豪傑。元朝末年明朝建立之前,陳友諒死後,猛將張定邊將自己的忠誠留到最後,誓死不降明朝,保全了陳友諒的獨苗,上山當起了清心寡欲的和尚。這就是差別。

後話:經過魏晉南北朝數百年亂世的影響,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也無可厚非,只知情誼的草莽英雄很可能在這樣的亂世活不過十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最具神話色彩的帝王,東征西討上億里,與女神有露水情緣
朱棣的靖難之役是蓄謀已久嗎?如果朱元璋聽到一定會笑死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