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畢業先支教,今天的年輕人依然需要家國情懷
7月7日,清華大學舉行畢業典禮,一名來自甘肅國家級貧困縣鎮原縣的本科畢業生登台發言。這位來自工業工程系的95後畢業生表示,自己要「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據悉,這位名叫張薇的畢業生已經獲得了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但決定加入清華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先支教1年,來年再繼續研究生學業。張薇發言的視頻進入公共媒體之後,激起了很多討論,許多人讚歎「不愧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這才是青年該有的樣子」,「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好樣的」。
鎮原縣隸屬於慶陽市,位於隴東的慶陽市經濟發展狀況一直較為落後,其下轄縣區之中,有5個被納入最近公布的國家級貧困縣名單。不過,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鎮原的教育卻辦得有聲有色。以2015年高考為例,鎮原縣有4位考生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這個成績對於一個貧困縣來說實屬不易。也正是在那一年,張薇以全省第14名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錄取。
當然,鎮原縣的問題還在於經濟薄弱,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流,這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許多學生的人生選擇。「初中時,我所在的班級有近1/6的人先後輟學打工;高中時了解到家鄉的一名小學教師在黃土高原的土窯洞里為3個不同年級的學生上課」,張薇的回憶揭示了這個教育強縣的另一面。
輿論之所以褒獎張薇,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她能夠「飲水思源」。從貧困縣走出,卻能夠在大學期間積极參加公益實踐。4年時間,張薇共計參與或組織14次大小社會實踐,前往甘肅、山西、雲南、廣西、內蒙、浙江等多個省份。2017年寒假的一次調研中,張薇帶隊調研了家鄉甘肅「精準扶貧」政策的推行實施情況,為一個父親早逝、母親獨自帶著三個孩子的家庭聯繫了北京的公益組織,幫助三個孩子獲得了學費資助。
作為一名農村地區的考生,張薇用自己的四年大學經歷告訴大家,她是怎樣在進校之初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基礎是多麼的薄弱;在綜合素養方面,自己與大城市的學生存在多麼大的差距。不過,這些差距最終都被縮短,因為張薇咬牙堅持了。對於張薇來說,她的問題是如何在進入清華大學之後縮小與同學的差距;而對於張薇的大部分同學來說,他們的問題則是如何在東部大城市拿到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不忘初心、理想主義,這些寶貴的品質讓更多的人注意到了張薇。但更重要的是,張薇考上了清華大學,順利畢業,還成功拿到了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這些不俗的成績讓她的畢業講話更具分量。
大學應該是一個學習思考、學習建立自我、學習迎接社會挑戰的地方,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人上大學、轉熱門專業、取得高績點,僅僅是為了找一份高薪水的工作,進投行,進BAT,進部委。想找份好工作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一流名校的畢業生,不能將讀大學等同於僅僅為了找份好工作。張薇未必是最優秀的,也未必是最具理想主義的,但她展示了不一樣的人生選擇:先做一個利他的人。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對於大部分畢業生都是可以嘗試的。無論是支教、間隔年,或者是別的行動,都非常好。人生需要保持更多的可能性,大學生不該拒絕融入家國乃至人類的命運大勢。拉丁語中,「職業」一詞的原意就是「召喚」,當一個大學畢業生計劃從事一項職業時,請務必捫心自問:這真的是我沉思過後的抉擇嗎?
※大橋去「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怪
※混合皮膚油和臭氧會產生個人污染雲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