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圓明園古蓮子「復活」開花,種子憑啥這麼長壽

圓明園古蓮子「復活」開花,種子憑啥這麼長壽

蓮,自古在我國廣為種植。古人看到的蓮花和今天的一樣嗎?日前,圓明園考古發掘的11顆古蓮種子中的6顆,經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培育成活,在圓明園荷花基地開花,可滿足現代人的好奇。

圓明園古蓮子「復活」開花,種子憑啥這麼長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荷花 概念圖

這項工作主要參與者、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高級實驗師張會金告訴《中國科學報》,這11顆古蓮子是2017年在圓明園靜香池的考古工作中發掘出的,其中有3顆用於碳14測年,結果將於今年9月揭曉。其餘的8顆中有6顆經過科學家們兩年的悉心培育,最終「復活」。

古蓮種子中培育而來的蓮花與今天的蓮花並無不同,古蓮種子能在地下存活百年以上,其結構功不可沒。

它的外表皮具有一層既厚又緻密的柵欄組織,使種子內部不易受外界腐蝕。同時,蓮子長埋於地下,不受空氣干擾、溫度恆定,便於長期保存。

圓明園古蓮子「復活」開花,種子憑啥這麼長壽

圓明園荷塘 概念圖

此外,蓮子中含有的抗壞血酸和谷胱甘肽等化合物比其他植物高若干倍,這類化合物的存在也是蓮子長壽並保持萌發力的重要原因。

不過,由於深埋地下日久,古蓮子外殼硬化,個體也比現代雜交蓮子小,普遍有發芽難的問題;一些蓮子在埋藏過程中內部結構遭遇斷裂、破損,這次就有兩顆蓮子由於內部破損而不幸夭折。

為「喚醒」這批古蓮種子,研究人員運用專業手段,先在實驗室為種子破殼,再在室外盆栽培育,待去年秋季落葉後放至溫室過冬,至今年4月轉移到圓明園荷花基地。

圓明園古蓮子「復活」開花,種子憑啥這麼長壽

蓮子 概念圖

自上世紀50年代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先後成功繁育了大連普蘭店、北京、開封以及章丘等地出土的古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據悉,目前已經「復活」的歷史最久的普蘭店古蓮子可以上溯至1000年以前。「通過『喚醒』幾百年、上千年的古蓮子,我們可以研究蓮子表皮的保護機制及其仿生學原理,也可以發掘並利用其中的科學價值。」 張會金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學家發現「空調病」
火星大氣能「復活」,然後可以住人了?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