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以胖為美,到以瘦為美:西方歷史中對脂肪的審美態度

從以胖為美,到以瘦為美:西方歷史中對脂肪的審美態度

一直以來,我們普遍認為唐朝是個以豐腴為美的時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很可能是個豐滿的胖妞。事實上,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可能不盡然。在人類歷史上,各個文明對待豐滿的審美態度其實都經歷了類似的發展過程,遠古人類普遍崇拜脂肪,但隨著氣候、經濟、宗教和文化的發展,脂肪的文化意義和審美意蘊不斷變化,在中世紀歐洲人眼中,肥胖甚至淪為墮落的象徵,不胖不瘦才是最佳選擇。那麼,人類對於脂肪的態度,在歷史中究竟是如何轉變的呢?

對脂肪的生物學審美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克里斯托弗·福斯(Christopher Forth)在其著作《肥胖:生命文化史》(Fat: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tuff of Life)中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人類大部分時間都在食物匱乏的狀態中掙扎求生,因此視肥胖為財富與繁榮的象徵,這是對脂肪積極審美態度的起點。

人類對脂肪的迷戀,最早的考古證據可追溯到3萬年前,比如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著名雕塑「維倫多爾夫的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這塊石灰岩雕塑的女性體態豐滿到臃腫,因為象徵著生育能力旺盛,肥碩的身材正是遠古人類最喜歡的審美外觀。

對遠古的人類而言,脂肪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源。人類從狩獵而來的動物上提取脂肪,敲骨吸髓,保證不浪費一滴。動物脂肪除了用於直接食用,還可以用來製作照明的燈油,或者鞣化皮革。時至今日,部分北美原住民仍然相信,動物體內的脂肪擁有神秘性質,可以幫助人類解決很多問題。

在寒冷的冰河時期,身體有充分脂肪,代表擁有抵禦嚴寒的能力,具備生命的韌性。在苛刻的自然環境中,脂肪成為遠古人類集體崇拜的對象。但冰河時期過去後,農業和畜牧業的誕生,促使人類對脂肪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尤其在飼養牲畜時,人類發現脂肪不像過去那麼「可愛」了,它可能帶來壞運氣,因為肥胖的牲畜通常都不能久活,過多的牲畜早夭,會威脅整個族群的安全。

這種對脂肪又愛又怕的態度,延續到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負面評價逐漸取代了積極評價。當時的人體雕塑多是健碩的英雄,健壯被視為理想的體態,但同時,肥胖仍被視為物質生活富足的象徵,但柏拉圖等哲學家已經擔心脂肪恐怕有問題,他們認為肥胖有悖於「更崇高的追求(loftier aspirations)」。

洛伊斯·瑪格納(Lois Magnaer)在《醫學史》(A History of Medicine)一書中表示,古希臘醫學和古埃及的文獻,都將肥胖視為一種「不健康」。「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經說:「肥胖本身不是一種病,但它是其他疾病的前兆。」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外科醫師蘇士魯塔(Sushruta,也稱妙聞仙人)認為肥胖與多種疾病有關,並建議以運動來應對肥胖。與此同時,古印度的聖光王(Prasenajit)曾因為太胖而苦不堪言,請求佛陀教他減重的方法,後者告誡他節食、多運動、多思考,保持謙遜的態度,後來聖光王確實變瘦了。

除了健康上的考慮,克里斯托弗·福斯指出,從大吃大喝的羅馬政治家,到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貴族,再到古代東亞文明達官貴人的身上,都可以見到肥胖的影子。這些上等人的奢靡生活,與普通人的樸素生活有著雲泥之別。以希臘舉例,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在《希臘人和希臘文明》(The Greeks and Greek Civilization)一書中表示,放縱口腹之慾的肥胖執政官,與近乎苦行的健碩斯巴達戰士對比,前者明顯不受歡迎,於是在古希臘人眼中,肥胖身軀慢慢多了一種「道德軟弱」的含意,也就是說,對於脂肪的審美開始道德化。

對脂肪的道德審美傾向

羅馬帝國晚期興起的基督教,在成為羅馬人的信仰後,顛覆了他們之前的價值觀。基督教看重抽象世界,貶低塵世,於是人的軀體有了世俗和不潔的意味,與精神理想相抵觸。這種觀點,影響了以基督教為信仰的十字軍,這群職業戰士不斷追求健壯的體魄,除了軍事作戰的需要外,他們還認為不胖不瘦的身體是死後榮耀的保證。這種肉體與精神的對立觀念,逐漸成為了中世紀的主流思想。

新教出現後,進一步否定脂肪的作用,很多教士認為瘦削才是完美體態。1602年,思想極為激進的神父托馬索·康帕內拉(Tommaso Campanella)甚至提出,城市應該把肥胖的人拒之門外,他還進一步表示,任何年過14歲的少年,一旦體型過胖,就應當被逐出城市。

到了啟蒙時代,歐洲的思想觀念發生改變,同時也革新了對於胖瘦的看法。新興中產階層為了自我完善,試圖在衣著和外形方面與社會大眾區別開來。中產階層喜歡體育鍛煉,希望擁有完美的身段,尤其是中產階層女性,特別講究清爽和輕盈,她們推廣健康飲食習慣,排斥任何含有脂肪的食物。

在歐洲擴張版圖,建立殖民帝國的過程中,看到殖民地原住民的肥胖者時,會輕蔑地認為對方有道德缺陷,並且指責其行為粗野。英國作家亞歷山大·阿勒代斯(Alexander Allardyce) 曾在自己的小說中大肆詆毀印度人,稱後者「肥胖而扭捏」,認為其內在品格存在嚴重問題。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軍事和經濟實力成為衡量國家強弱的重要指標,而軍事依賴于軍人,經濟依賴於工人,在西方國家看來,軍人和工人都必須健壯,不能有過多脂肪。從十九世紀開始,發達國家的居民平均身高與體重開始上升,到了二十世紀,身高已經達到基因潛力的上限,於是體重就在過剩營養的支持下一路飆升,肥胖問題不可避免地大規模出現了。

進入20世紀後,西方文明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加上醫學和科技的進展,人們對於生命和身體有了新的看法,傳統的身體觀念持續受到衝擊,人們再也不喜歡脂肪了。借著全球化的浪潮,對於脂肪的厭惡彷彿成為人類的共同價值。纖瘦不僅成為了視覺上的審美追求,還暗示身體的主人具備控制食慾、抑制慾望的強大自控能力,在道德層面也獲得了積極的支持。

對脂肪的審美來自客觀條件

隨著人類生產力的進步,社會產品不斷豐富,必然導致人們體重上升,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人們對於脂肪的厭惡感慢慢鬆動,2007年時英國人對於肥胖的標準,相對於1999年時就寬鬆很多。這些變化被認為是客觀環境造成的,因為人們的體脂不斷上升,因此輿論開始認為過多的脂肪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從以胖為美的原始審美,到以胖為丑的近代審美,脂肪在人們的心目中經歷了大反轉。脂肪的污名化從視覺層面,一直被上升到道德層面,歷史上的許多文化都認為肥胖源自人格上的瑕疵。在希臘喜劇中,肥胖的角色通常是丑角,他們由於貪吃而被當成嘲弄的對象。基督教信仰中,肥胖被認為是不夠自律的結果,而且肥胖的人會犯下懶惰的罪過。在當代西方文化中,人們對肥胖也不夠寬容,肥胖的人與不受歡迎者是同義詞,這是一種充滿歧視的負面刻板印象。雖然近年來,人們對於脂肪和肥胖的看法持一種開放態度,但恐怕以胖為美的審美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從以胖為美,到以瘦為美,人類經歷了數千年的審美變化,但不管是胖還是瘦,人們對於脂肪陰晴不定的態度,都跟具體的歷史條件有關,也就是說,人類對於胖瘦的審美並非一成不變,可以視為是受社會環境影響的產物。從對脂肪的審美歷史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什麼樣的審美觀,就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狀況,通過了解人類對具體事物的審美態度,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樣貌。

參考資料:

《肥胖:生命文化史》(Fat: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tuff of Life)克里斯托弗·福斯(Christopher Forth)

《希臘人和希臘文明》(The Greeks and Greek Civilization)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醫學史》(A History of Medicine)洛伊斯·瑪格納(Lois Magna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73頭灰鯨擱淺在美國5個州,科學家啟動「異常死亡事件」調查
從古書數量看中國文明的廣度:究竟是地方性文明,還是世界性文明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