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56歲清華大學教授逝世!人到五十,為何命比紙薄?

56歲清華大學教授逝世!人到五十,為何命比紙薄?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養生學》、《中醫延緩衰老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2019年7月7日,噩耗傳來。當天下午18時,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攀,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年僅56歲。

在清華大學,曾攀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名老師。他曾經八次獲得清華大學研究生「良師益友」稱號,2017年獲得首屆「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他的拿手課程,是「有限元分析及應用」。在現代化教學設備應用廣泛的今天,曾攀一直堅持粉筆書寫。他覺得,只有粉筆書寫板書,才能讓學生細緻入微地感受科學的奧秘。曾攀教授還將有限元網路課程推向了國際。來自美國、法國、印度等國家的學生,都深深為他的學識所吸引。曾攀曾先後主持和參與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科技部863項目、霍英東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30多項,發表文章200餘篇,發明專項20餘項,編著《有限元分析及應用》、《有限元基礎教程》、《工程有限元方法》和《塑性非線性分析原理》等多部教材。

到目前為止,曾攀所患的疾病依然少有人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離世前,曾攀已經患病多時,一直與病魔作頑強鬥爭。然而天不假年,這樣一位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者,還是在56歲的春秋鼎盛之年撒手人寰。

其實,如果我們放眼仔細觀察,會發現如今有很多身負重擔,工作在重要崗位上的骨幹力量,在50歲左右的時候突患重病。有的人40多歲罹患癌症,有的人50多歲就突發猝死。據此,很多人感嘆,四五十歲是道坎兒。能跨過去,下半輩子就沒有大病了。如果跨不過去,就栽在這裡了。

那麼,五十歲左右為何是道坎二呢?

1,五十歲左右的人,是這個社會的骨幹力量,掌握著大部分社會資源,同時也肩負著來自家庭、工作崗位在內的多重壓力。長期的勞碌會降低他們的免疫力,心血管系統變得脆弱,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查殺能力降低,讓疾病有發生、發展、惡化的可能。

2,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肝炎、胃炎、胰腺炎、氣管炎、高血脂、高血壓等等,在二三十歲形成,最初沒有大礙,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就容易在五十歲上下迎來病情的進展和惡化。很多人把癌症歸結為慢性病,原因就在這裡。

3,從中醫的角度看,四十歲之後腎精虧虛,腎氣開始衰減。腎氣為五臟六腑之氣的根本。腎氣衰減,臟腑之氣愈發不足,氣機升降出入異常,所以容易發生疾病。

4,五十歲左右的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快,因此對很多不適感受會選擇性地忽略,這就失去了很多將疾病扼殺在搖籃里的機會。

5,五十歲左右是身體各項機能的分水嶺。無論那女,體內激素的分泌都會有很大波動。身體內環境迎來有生以來的一次重大調整和轉變。如果身體未能適應這樣的改變,就會導致重大疾病的發生。

總之,曾攀教授的離世,在令我們心痛的同時,也在提醒我們,應高度重視中年群體,尤其是四五十歲的精英群體的身體健康。我們普通人,如果到了這個年紀,更應該高度警惕,用科學、健康的方法來面對生活。

五十歲左右的人,怎麼「過坎兒」?

1,懶一懶。五十歲左右需要我們放慢生活節奏,適當拒絕和放下一些包袱,不能像從前那樣不斷挑戰自己,給自己增加壓力。

2,樂一樂。五十歲左右的人,要更多地培養興趣愛好,把精神注意力從緊張忙碌的工作中轉移出來。

3,淡一淡。五十歲左右的人,口味要適當變得清淡一些。否則,我們的身體運化能力已經不足,是難以承受肥甘厚味的。

4,穩一穩。五十歲左右的人,應該力求穩定,不要折騰自己。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生活方式上,不要冒進,不要然自己經歷太大的風浪。

5,放一放。五十歲左右的人,要放棄對金錢的不切實際的追求,放棄和別人的比較,放棄對自己過高的要求。這個年齡,需要我們享受人生,而不是通過比較來折磨自己。

6,聚一聚。五十歲左右的人,比人生任何時候都需要朋友。朋友聚會,吐露心聲,交流思想,釋放情感,這對身心而別有好處。

7,查一查。五十歲左右的人,要做好體檢,必要的時候作冠脈CT或者防癌體檢。這樣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8,嬌一嬌。五十歲左右的人,也好學會好好地照顧自己,發現身體的不適不能馬馬虎虎,而是要高度警惕,盡最大可能地儘早發現疾病。

最後,祝曾攀教授一路走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人徹底老了,嘴巴就有三個表現:常流口水、吃菜沒味、舌頭髮顫
俗語「吃飯冒汗,一輩子白乾」有道理嗎?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