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潑皮,為何東京之前容不下高俅,之後能容下牛二?

同樣是潑皮,為何東京之前容不下高俅,之後能容下牛二?

《淺說水滸》第262期(文/焦目)

水滸里有不少潑皮無賴,有名的就有牛二、鄭屠等人。其實,沒發跡之前,高俅、西門慶等人也算是潑皮。就跟今天一樣,有些人年輕時就是小混混,喝酒打架,賴賬訛錢甚至調戲良家婦女、坑蒙拐騙等,無惡不作。可一旦他們靠著家裡的關係,或者自己走了狗屎運,變成有錢人了,立馬就會包裝自己,人模狗樣,一副上流社會人似的。

接下來的文章,咱們就分析一下高俅和牛二。

為什麼要研究這兩個人呢?因為如果仔細看原著,你就會發現,這是作者埋下的一個妙筆,作者通過這兩人的轉變,暗示了當時社會的風氣變化。

首先說高俅。

高俅是個俘浪破落戶,除了會踢球,其他基本不會,吹拉彈唱、相撲歌舞和詩詞書畫都是胡亂學得一些,若論仁、義、禮、智、信、忠、良等,他一點不沾邊。這說明,高俅是個徹底的潑皮無賴,跟好人完全是對立的。

高俅靠什麼生活呢?靠幫「王員外的兒子使錢」混日子。

用今天的話來說,高俅就是負責帶富二代王公子去夜店、賭場、紅燈區等場所玩,正事沒有。因此,王公子父親把高俅告了,高俅因此被懲罰,開封府判他「斷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東京城裡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這個時候的北宋,還是哲宗皇帝在位。

由此可見,開封府的府尹很強勢,管你什麼潑皮,只要不老實,立馬把你趕走,天子腳下,豈容你這等放肆?老百姓也很硬氣,眾人一心,絕不姑息高俅,所以人人都不收留他。

三年之後,哲宗大赦天下,高俅又回來了。

通過董將仕、小蘇學士和駙馬王晉卿等人,高俅越來越幸運,最終接觸到了端王趙佶,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因為球踢得好,又在端王勉強露了一手,高俅從此跟著端王混了。這前前後後,還不到一個月。

再過兩個月,哲宗駕崩,端王繼位,是為宋徽宗。徽宗有意抬舉高俅,於是讓他到邊關掛名歷來,弄了些軍功,於是不上半年,當年的潑皮搖身一變,成了正二品的太尉!這位太尉上任第一天,不去了解工作內容,不去下基層考察,而是抓著當年仇人的兒子打了一頓板子,這氣度還真是令人唏噓。

其實,高俅應該用雞湯類的話來說:感謝王進的父親王升,若不是他那頓板子,我不可能有今天。要感謝生活中那些挫折,它會讓你越來越強大!

再說說牛二。

牛二是個潑皮,從時間上推斷,他應該是高俅上任時,成為潑皮的。書中說他「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

注意,這個時候的開封府,府尹已經不是當年懲治高俅的那位。因為林沖誤入白虎堂時,高俅曾讓開封府府尹治罪,當時一位叫孫定的小吏就說過這樣一句話。

孫定道:「誰不知高太尉當權,倚勢豪強,更兼他府里無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觸犯,便發來開封府,要殺便殺,要剮便剮,卻不是他家官府。」——《水滸傳》

由此可見,開封府的府尹之前多次聽從高俅,幾乎成了高俅家的官府。若是之前懲治了高俅的府尹,恐怕不會這樣。所以說,這時候的開封府府尹,已經另換他人了。這位府尹不敢得罪高俅,甚至連個小小的牛二都治不了。

眾所周知,開封府府尹是從一品或者正二品的大員,品級在太尉之上,根本不應該怕高俅(所以現任府尹敢救林沖,得罪高俅,而且高俅沒話可說)。

從哲宗駕崩到宋徽宗繼位,這一年的時間裡,高俅猖狂,連開封府府尹都怕他;開封府府尹懦弱,治不了潑皮牛二;老百姓似乎也不再硬氣了,任牛二放肆,以至於把他「慣成」了沒毛的老虎。

這說明什麼?說明當時整個社會風氣都發生了變化!官不官,民不民,皇帝又不務正業,寵幸奸臣,這像什麼樣子?所以說,北宋之所以會滅亡,不是沒道理的。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在水滸中還有很多,我們看當時底層小吏,會發現他們也都是「為虎作倀」。

楊志先是給皇帝押送花石綱,後來又為梁中書押送生辰綱;武松身為都頭,幫知縣大人到東京送禮;朱仝、雷橫身為都頭,要麼就是以權謀私,放走晁蓋、宋江,要麼就是訛錢騙財(雷橫抓劉唐,晁蓋給他十兩銀子);宋江身為押司,一樣放走犯人晁蓋等;花榮身為知寨,私藏殺人犯宋江等。至於那些朝廷軍官關勝、呼延灼、秦明等,都是直接投降了宋江,根本沒有以身殉國的意思。最可怕的是,什麼梁中書、蔡知府、劉知寨、程太守等,都是靠裙帶關係做的官。

上層不正干,底層更是烏煙瘴氣。北宋雖然當時還沒滅亡,但王朝的太陽,已經是日沉西山,搖搖欲墜了。而皇帝這時候居然還從皇宮挖了地道,直通青樓深處,與李師師幽會,真是頗有創意了。

把這些人物的故事,聯繫起來看,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水滸。這正是水滸作為名著、作為文學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妙筆:宋江給晁蓋報信時,為何故意慢慢離開鄆城縣?
皇帝打掉大臣兩顆牙,大臣說出13個字,皇帝立刻道歉送禮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