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滿是蒼蠅的房間里,她在給孩子餵奶」背後真相,刺痛千萬家庭

「滿是蒼蠅的房間里,她在給孩子餵奶」背後真相,刺痛千萬家庭

作 者:斜杠先生

來 源:斜杠先生(ID:isslash)

7月3號,沙溢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兒子安吉在家擺酷的圖片。

照片中,安吉頭戴唐老鴨帽,雙手交叉在胸前,宛如一個小大人。

沙溢還不忘配文提醒安吉,別光顧耍酷,把地上垃圾收拾一下,記得分類。

此文一出,引發一眾網友熱議。

有網友以安吉的語氣@沙溢,吉寶兒:爸,整理完畢,請驗收!

評論配圖裡,將桌面及地板上的垃圾p沒了,著實俏皮。

在搞笑的同時,我們發現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

「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上海人」更是一度被頂上熱搜。

1

7月1日,上海發布垃圾分類禁令當天,規定個人扔錯垃圾,將被罰款,最高可達200元。

一時間,上海人的朋友圈沸騰了,吃飯談它,睡覺前談它,買東西更要優先考慮它。

他們以前不是談房價,就是談股票,甚至會抽出時間談個戀愛。

可現在,只關心一件事,那就是垃圾到底怎麼分。

有人把電腦桌面的垃圾桶也分了個類,干垃圾、濕垃圾、可回收、有害垃圾...

有人做夢夢見自己剛下飛機,糊裡糊塗拿著一袋用過的貓砂,扔到了干垃圾里,被罰款200,還講了價,減為160。

有人剛剛看完《蜘蛛俠2》,評論第一句竟不是這電影好不好看,而是「蜘蛛俠的蛛絲扔了算什麼垃圾?」

更有人發明了靠「豬」分類的辦法:

豬能吃的,是濕垃圾;豬不能吃的,是干垃圾;豬吃了會掛的,是有害垃圾;賣了可以換豬的,是可回收垃圾。

就連央視段子手朱廣權都忍不住在節目中調侃:

豬肯定想說,我為人類付出太多。

本次垃圾分類的難度,被稱為「史上最嚴」。

光是垃圾類型就有4種:干垃圾,濕垃圾,可回收,有害物。

就連丟垃圾的時間都有限制:

上午7:00-9:00,下午18:00-20:00。

過了這個時間,對不起,扔不了了,只能把垃圾捂著,任它再怎麼臭,也只能等到明天這個時候再扔。

以前打車會被滴滴司機問:你是不是搞不清自己的定位,現在為了扔垃圾,還要面對環衛大媽靈魂叩問:

今天,你是什麼垃圾?

扔一個西瓜皮要先剁碎,濕巾再怎麼濕它都是干垃圾...

隨著指令一天天蔓延,上海人崩潰了,有人直接買了票回老家,表示再也不會回來了。

許多上海人為垃圾分類痛並快樂著,更有不少人在其中找到了樂趣。

有大媽研究出了新型垃圾分類秘籍:

一邊吃的時候就要分好,雞的大骨頭要放到干垃圾,雞的細骨頭要放到濕垃圾,不吃了的「豬尾巴」也拆分好再丟。

網友隨即調侃道:

幸虧沒生在上海,否則媽媽都不知道該把你往哪個垃圾桶里扔?

調侃背後,是人們對垃圾分類的愈加習慣。

很快,不少城市也將像上海人一樣為分垃圾而狂。

目前,全國已經有46個發達城市被列為下一波垃圾分類試點地區,北京首當其衝。

不知到時候,各界大神又會創造出哪些更新鮮的玩法?

2

垃圾分類之難,難於上青天!

就拿吃完的小龍蝦來說:

一整隻龍蝦一起扔是濕垃圾;分離出的龍蝦殼就是干垃圾;龍蝦肉和龍蝦黃等則還是屬於濕垃圾。

而包裝龍蝦的塑料盒,要先把龍蝦和湯倒乾淨,才能成為可回收物,否則就是干垃圾...

如果你現在手頭有一杯喝剩的奶茶,那處理起來,可就麻煩了。

要經過漫長的4個階段分類,才能將奶茶完完整整的扔進垃圾桶。

1. 把喝剩的奶茶水倒到下水道

2. 把珍珠和果肉掏出來,扔進濕垃圾桶里。

3. 把杯子和吸管扔進干垃圾桶

4. 如果杯子上有蓋子,請把它扔到可回收物桶里。

不禁令人大呼,點奶茶一時爽,扔奶茶時一直慘。

有網友直接吐槽:「自從有了垃圾分類,我就不點外賣,不喝奶茶,不喝咖啡,不吃零食,不用化妝品,從不製造垃圾,乖乖窩在家裡做個懶貨。」

更有程序員熬過了多少演算法編程洗禮,卻倒在了垃圾分類上,寧願叫上快遞小哥幫忙分類垃圾,也不敢自己動手。

為什麼這麼難,還要開始垃圾分類?

在2011年王久良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垃圾圍城》里,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2018年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回收場」,全世界有45%的垃圾,被運往中國,數以千億的垃圾,被露天放置。

而清理它們的工人,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連最基本的口罩都沒有,就這麼徒手分撿起一個個垃圾。

在這些垃圾中,充斥著針頭、攜帶病菌的針管、甚至還有毒品。

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下,他們的手指嚴重彎曲變形,遇到了有腐蝕性的瓶子要倒出其中的液體,更要面臨手指被灼傷的危險。

他們在垃圾堆里,喂起了奶。

孩子則在垃圾堆里長大,把這裡當成了遊樂場,用沾滿病菌的針管喝水,把廢棄的醫用手套當成氣球吹。

這些可怕的垃圾,就是孩子們的玩具。

垃圾堆旁曾經清澈的河流也變得腥臭不堪,孩子們在飄滿垃圾的河邊撈魚。而這些魚,在被撈上來之前,已經死了。

可即便是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持續投入,也完全跟不上日益增長的垃圾數量。

據統計,每人每天會產生1.2公斤重的垃圾。

僅僅是上海,每天就要處理多達26000噸的垃圾,用16天就能填滿一幢金茂大廈。

在北京,日產垃圾1.84萬噸,如果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來運輸,長度接近50公里,能夠排滿三環路一圈。

而且不僅是這些一線城市,全國668座城市,有三分之二已經被垃圾包圍。

三分之二是什麼概念,全中國14億人,有9億多人每天生活在垃圾的懷抱里,呼吸著被垃圾污染的空氣,喝著曾漂浮過垃圾的凈化水...

不誇張的講,再這樣發展下去,垃圾堆里長大的孩子的現在,就是我們及更多孩子的明天!

3

很多人表示,我們扔了這麼多的垃圾,平常為何看不見它們的身影。

其實,人類扔了多少垃圾,大自然便會以同樣的方式在一些特殊時節,給我們血一樣的回禮。

去年超強颱風山竹席捲香港,引發海水連番倒灌,直接進了居民區。當海水退去之後,出現的畫面讓無數人為之震驚。

玻璃瓶、泡沫、塑料袋、鞋子,整個社區儼然變成了垃圾的海洋。

當時有人發問,這些被海水卷上的垃圾,會不會再被人扔進海里,結果一語成戳。

潮男余文樂曾在他的ins上,發布了一段視頻。

視頻里亂鬨哄的,垃圾漫天,那些白絨絨的北極熊,拼了命在垃圾堆里尋找最後食物。

它們緩慢的在垃圾堆里行走,附近的冰山早已融化。

身形極度瘦弱,即使吃垃圾堆里的食物,也很難保證能夠活下去。

在紀錄片《塑料海洋》里,有這樣一幕:

海洋里成堆的垃圾,令動物們越來越難以呼吸。

被廢棄漁網纏住不能動彈的海豹,身上勒出一道道血痕,如果沒有被及時救助,它將困死在這張漁網之下。

在海鳥棲息的沙灘上,一隻剪嘴鷗餵給自己孩子的竟然不是食物,而是一個被丟棄的煙頭!

更可怕的是,剪嘴鷗寶寶竟然也將這煙當成了食物,狼吞虎咽的吞了下去。

生活在海里的魚,每天吃著垃圾,體積越大攝入的毒素就越多。

它們被漁人捕獲,成為了我們的盤中餐,被它們身體吸收的垃圾顆粒,也被我們吃進胃裡,融進血液里。

而且不僅僅是海洋,在大陸,植物在飽含垃圾的土壤中生長,我們每天吃的蔬菜水果,動物的蛋肉,都被垃圾以不同程度污染著,這個量只會有增無減。

全球33個新生嬰兒里,有一個有出生缺陷,日益加劇的環境污染正是導致這種病症的重要因素。

人類在環境中種下的因,終將以另外的方式反饋到他們自己身上。

一個颱風只是一個警告,等到無法挽回的時候,人類將無處可逃。

4

其實,起初先生聽到垃圾分類這個消息,深感壓力。

你想,吃一頓飯要分類那麼多的垃圾;買一件東西也必須提前想好,它那些被拋棄的零件要怎麼扔才會不被罰款。

養娃,房貸車貸,工作,自己的衣食住行,贍養父母...每個現代人的生活是如此不易。

但當我看見這麼多因亂扔垃圾引發的悲劇時,我突然意識到:

垃圾分類這件事,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現在看,可能受垃圾傷害的,只有那些不得不以清理垃圾為生的人們。

但其實在這場垃圾的困局裡,受害的是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呼吸著垃圾堆里飄過的大氣,喝著流過垃圾的水,吃著被垃圾污染的蔬菜、水果、魚、肉...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現在沒有爆發嚴重病症,那麼以後呢?

終有一天,我們會為這些扔出去的垃圾,付出慘痛的代價,而這代價甚至是不可逆的。

垃圾分類,真的不能再拖了。

為了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為了不受垃圾反噬,我們必須得拿出行動!

如果無法阻止垃圾產出,那就拒絕浪費,做好垃圾分類。

不怕開始難,就怕不開始,趁現在還有機會的時候。

最後,獻上一組垃圾分類貼士,願我們一起努力!

作者簡介:斜杠先生,本文系斜杠先生原創,轉載請標明來源:斜杠先生(ID:isslash)。要像行動者那樣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樣行動。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情商智慧學 的精彩文章:

同事關係再好,這5個信息最好不要透露,否則吃大虧
會生活的人,都會忙裡偷閒

TAG:懂點情商智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