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如果圈養野生動物是一種殘忍,我們為什麼不取消動物園?

如果圈養野生動物是一種殘忍,我們為什麼不取消動物園?

「我覺得我現在沒有一點自由,就像被關在籠子里的鳥一樣!」

雖然你可能沒有真正這麼說過,但是你應該多半認同這樣一個比喻吧。

動物本應生活在自然當中,被囚禁總歸是痛苦的。

如果說被囚禁的動物是不快樂的,那動物園裡圈養的野生動物是否也算一種殘忍呢?

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探討關於動物福利的話題,甚至敏感到只要發現動物園裡的動物狀態不好,就會有人不經過調查就開始譴責。

正好,我們把視野放到動物福利問題更加敏感的歐美,借BBC地平線欄目的《我們應該關了動物園嗎?談一談我對動物園的看法。

先講一個去年的新聞,發生在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園,也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動物園之一。

聖地亞哥動物園裡有三頭北極熊,它們都在小時候就失去了父母被動物園收留。

但是聖地亞哥這個城市位於美國西海岸的南邊,氣候非常溫暖,1月分平均氣溫都在10攝氏度以上。

所以,為了讓這三頭北極熊感受真正的北極生活,動物園籌集的資金給它們送去了26噸造雪機造的雪。

這是它們熊生第一次見到雪,它們在本能驅使下衝進雪地里打滾玩耍,畫面特別有趣。

這件事情反應了這樣的事實:即便是全球最好的動物園,也不能讓野生動物真正過上自然的生活。

北極熊算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在BBC這部紀錄片也有提到底特律動物園的案例。

底特律動物園算是較早引進北極熊的動物園,當初為了更好地展示它們還建設了一個特別的場地,大概有三五個籃球場的大小,在20世紀20年代可以算得上驚人了。

但是這樣一個豪華的場地里卻安置了十幾頭北極熊,擁擠程度非凡,這種逼仄的環境與北極熊的野外環境截然相反。

首先,北極熊並不像絕大多數靈長類和有蹄類動物那樣群居生活,其次,在野外北極熊的活動範圍可能超過25萬平方千米,是所有陸生哺乳動物中最大的。

在逼仄群居的環境下,北極熊極其容易出現反常的行為。

比如對著牆壁重複地搖頭晃腦,無意義地重複某個動作,這種現象被叫做規癖行為,也叫刻板行為。

一般認為是因為缺少足夠的環境刺激導致的,人類當中自閉症兒童也會出現類似的癥狀。

圈養動物的刻板行為在絕大多數動物園中都存在,如果你曾經或者打算去動物園,不妨多留意一下。

一項統計顯示,約有80%的食肉動物在圈養環境下會出現刻板行為。

有研究認為刻板行為的本質是動物們的心理壓力過大,越是在野外活動範圍大的動物就越容易在圈養環境下出問題。

另一個極端例子是海洋動物,比如臭名昭著的殺人虎鯨提里庫姆。

它是海洋世界裡的一頭虎鯨,2010年,提里庫姆在表演的時候將它的馴鯨員拖入水中,最終溺亡。

公眾對這起事件的看法是虎鯨提里庫姆「故意」殺害了馴鯨員,不過海洋世界的官方卻一直將其解釋為一場事故。

就在BBC劇組拍攝後不久,這家海洋世界迫於壓力宣布停止繁育虎鯨。

虎鯨的情況與北極熊類似,它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就需要長途遊動,有時候甚至並不是為了覓食。

對於虎鯨這樣的大型齒鯨而言,人類能夠提供的場館實在是過於狹小,並且幾乎沒有提供海洋的豐富變化,它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研究的重點。

有些虎鯨不僅僅要面對生活環境的問題,還可能遭遇同類的霸凌和孤立,心理問題非常嚴重。

殺人的虎鯨提里庫姆,他的背鰭常年軟塌,這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表現,所以人們更傾向於認為是殺人事件並不是完全的偶然。

儘管今天的動物園為了動物福利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底特律動物園裡的北極熊現在活動面積增加了8倍,也不再會多頭北極熊同時處在同一個空間里。

但圈養終究是圈養,動物園如果能給所用動物都設置模擬野外環境的生存空間,那也就不是動物園了,應該叫自然保護區。

況且,動物園畢竟不是公益機構,他們同樣要考慮盈利問題,一定會存在吸引遊客的表演,例如馬戲表演,海豚表演等等。

也就是說,動物園的存在是有些矛盾的。

或許你問過自己,如果動物園裡的動物生活得很不開心,那我們要不要關掉動物園?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野生動物的人,你大概率會糾結:可是關閉了動物園我也看不到這些可愛的動物了。

別擔心,我給你找到了動物園應該繼續存在的理由。

的確,動物園的誕生基本上就是為了賺取門票,通過展示一些罕見的野生動物來招攬遊客,這些動物都是從野外抓來的。

我們熟悉的大衛·愛登堡爵士早年的成名作《動物園探奇》,劇情就是他遠赴非洲和東南亞為倫敦動物園捕捉野生動物。

然而,今天的動物園其實已經大變樣了。

對整個社會而言,動物園起到的是公共教育和自然科普的職責。

另外,動物園其實還有收容和治療野生動物的職責。

紀錄片劇組採訪了著名的猩猩專家珍·古道爾,她對動物園的看法其實會令人出乎意料。

她說與其生活在四處受人類威脅的野外,還不如搬進動物園裡,至少那裡衣食無憂能夠活下去。

現在的動物園更像是物種滅絕大潮里的一艘艘方舟,萬一某種動物在野外滅絕了,我們還有一絲希望能夠將他們重新放歸野外。

同時,動物園也與動物保育研究工作緊密結合。

比如悲情的北方白犀牛,野外已經滅絕,僅剩動物園圈養的個體,各國各動物園都再為這個物種做最後的努力。

不過常規的繁殖方式困難重重,到今天全世界只剩下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科學家們正在想辦法使用體外受精和幹細胞誘導來製作胚胎,寄希望於南方白犀牛代孕。

關於動物園的爭議其實一直都在,動物園會不會在未來消失我不敢預測,但是紀錄片中動物園管理者們的預測我還是頗為認同的。

在近期的未來,動物園將會不再過度追求大而全,在選擇動物種類上也會更多地考慮氣候等環境因素,園區建設也會優先照顧動物的生存,而不是遊覽體驗。

總之動物園作為蠻荒時代誕生的產物,一個世紀以來發生了很多變化,它所反映的是人類對於自然的態度轉變。

BBC這部紀錄片說實話並不算有趣,但勝在能夠引起我們的思考,去面對並沒有想像中美好的動物園,或許動物園的未來在於研究而非遊覽。

________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獲取紀錄片觀看地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科技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SME科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