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那些驚悚的「詐屍」故事,仍在現代醫學中真實上演

那些驚悚的「詐屍」故事,仍在現代醫學中真實上演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在被判定為死亡後,這名西班牙男子被送上了屍檢台。

法醫認真地用筆在他的身上標好記號,以便進行解剖。

剛要開始時,動刀的醫生突然接到緊急通知,便離開解剖室。

可當他再次回到解剖室時,居然聽到出了一陣陣微弱的打鼾聲。

一開始他以為是幻聽,結果進去一看被嚇了一大跳。

誰能想到,發出鼾聲的竟是方才那具就要解剖的「屍體」。

原來該名男子在失去生命特徵數小時後,又重新活過來了。

大家在感到驚悚離奇的同時,不免調侃是鼾聲救了他一命。

可仔細一想,此事卻也有點令人細思恐極。

要是當時法醫準時開刀,又或者直接送去下葬,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麼,現代醫學又究竟如何看待這種「起死回生」的詐屍現象?

在科技不發達的過去,古人又是如何預防和應對此類現象的發生呢?

過去的歷史中,人類就發明了各種方法來定義生命的終點。

反覆喊病人的名字,用鉗子夾乳頭,把水蛭放進肛門等等,但似乎都不如人意。

為了找到一個標準方案,1846年巴黎社會科還為此舉行了比賽。

醫生尤金·布切特(Eugène Bouchut)因提出了「臨床死亡」的定義而奪魁。

即是一個人的呼吸、心臟停止跳動,就能確認他們死亡了。

可即便如此,當時的人們仍被一種「活埋恐懼症」所籠罩。

所謂的「活埋恐懼症」,即是害怕自己還沒咽下最後一口氣就被活埋了。

為了防患於未然,從18世紀起就有人腦洞大開地發明了「安全棺材」。

其中最為經典的是,美國於1868年公布專利號81,437號的安全棺木。

與之前的棺木不同,它巧妙地將鍾玲、繩子、以及梯子置於其中,並加以設計。

倘若「死者」突然在棺木里醒來,拉動了「死」時被放入手中的繩子就會響鈴。

萬一沒人發現的話,他還可以拼盡全力通過梯子從墳墓里爬出去。

Franz Vester設計的安全棺木,只要路人聽到鈴聲,棺木里的人就能獲救 來源:GOOGLE PATENTS

而1887年設計的一款棺木配備了空氣管和報警器,更為便捷實用。

一旦棺木里有動靜,空氣管被會被接通,並發出報警聲。

這樣一來,那些意外被活埋的人就能重新呼吸,避免因窒息而死亡。

Gael Bedl設計的可以通氣的棺木 來源:GOOGLE PATENTS/ US371626

類似的安全棺木開始層出不窮,且越發高級。

比如1904年發明的棺材中,就已經含有一個基於閉合電路的複雜系統。

如果被埋的人醒來後,可以閉合電路,氧氣儲存器就會打開。

之後信號就能通過電線系統發射出去,「復活」的人就有機會得救了。

我們已無法得知究竟多少「安全棺木」派上了用場。

但一項關於活埋的研究成果是令人沮喪的。

該研究顯示,「活埋」的高峰期極有可能出現在1952年。

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呼吸機、餵食管、導管、透析機相繼誕生。

人類逐漸發現,在缺少某些身體功能的情況下,人仍處於活著的狀態。

到了1966年,腦死亡的概念正式誕生,活著不再只與心跳呼吸有關。

如今我們知道,現代醫學普遍以腦死亡(brain death)作為判定個體死亡的依據。

儘管死亡的定義變得更科學了,但仍無法阻止"起死回生"的現象發生。

只不過,它們可能更多地發生在醫院太平間的屍袋裡。

2014年,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名78歲的男子被宣布死亡。

哪裡曉得第二天,他竟從太平間的屍袋中蘇醒了過來。

類似地,美國一名80歲的「死者」在醫院太平間被「活活凍醒」;

91歲的詹妮娜?科基薇茨在死了11小時後,被停屍間冰櫃的屍體突然坐了起來。

據說這位「復活」的老婦人淡定地向工作人員要東西吃。

另一家醫院的一名患者因藥物過量被宣布腦死亡。

但在被送往手術室收集捐獻器官時突然醒過來了,從而引發輿論抨擊。

先別急著驚掉你的下巴,類似恐怖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在醫學上,這些離奇的「起死回生」的現象都被叫做拉撒路綜合征(Lazarus syndrome)。

即是患者停止心跳和呼吸後過一段時間,突然恢復自主呼吸。

早在1982年,拉撒路綜合征就被文獻首次記錄了。目前全世界至少已報告了38例。

儘管官方報告的病例較少,但現實中的「拉撒路綜合征」要多得多。

2011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的研究員進行了一項為期6年的前瞻性觀察性隊列研究。

目的是為了確定停止院外心肺復甦術後拉撒路現象的發生率和發生時間。

通過跟蹤分析了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芬蘭赫爾辛基緊急醫療服務中心進行的院外心肺復甦術停止10分鐘的生命體征監測,以檢測可能出現的拉撒路綜合征。

研究結果發現,在這為期6年的研究過程中,記錄到進行院外復甦術的病例有1376例。

其中有840例(61.0%)CPR在現場停止。拉撒路現象出現5例,發生率為5.95 / 1000(95%CI 2.10-14.30),其中3例在2-15分鐘內死亡,另外2例在1.5h到26h在院內死亡。

圖5:5例拉撒路綜合征病例的具體情況(圖源自:Resuscitation)

這項研究再次確定了拉撒路現象的存在。研究報告於2017年發表在醫學期刊Resuscitation上。

至於「拉撒路綜合征」產生的原因,目前醫學上有兩種理論來解釋。

一種理論認為,它的出現是因為在CPR(心肺復甦)的過程中患者胸腔壓力不斷蓄積。

當CPR停止後累積的壓力才能得到釋放,被壓迫的心臟才能慢慢恢復搏動了。

另一種理論則認為是搶救藥物的起效出現了延遲。比如注射的腎上腺素在宣布死亡後才開始起效。

又或者是當患者的靜脈迴流受阻時,外周靜脈注射的藥物可能隔段時間才能隨血液循環到達靶器官。

此外,血鉀水平過高也可能導致自發循環恢復延遲。

針對拉撒路綜合征的現象,臨床對死亡的判定會在患者心臟停止跳動後繼續觀察5-6分鐘。

目的在於,準確地判斷出患者是真正的死亡還是仍有一線生機。

如果更長的觀察時間,則可能造成器官因長期缺血無法用於捐贈等。

其實在醫學上,還有一種同樣詭異的醫學現象容易與拉撒路綜合症混淆。

它就是拉撒路反射,一種臨死前的原始自動的反射。

它能使死者坐起,短暫的舉起手臂,放下,交叉或者放在胸前。

這也是為什麼古今中外的殭屍都喜歡低著頭,然後往前伸直手臂。

之所以出現這種反射,是由通過脊椎發力的「反射弧」導致的。

就和你手被燙了以後立刻彈開是一回事,完全不需要大腦的參與。

其實隨著生命的死亡,皮膚和腦幹細胞在一個人死後的幾天內仍然存活。

骨骼肌幹細胞在死亡兩周半的屍體中仍可發現。

這種不同步的衰亡過程導致了有心律的屍體這樣的現象存在,實際上都取決於腦部先死亡這個事實。

發生拉撒路發射時,腦死亡患者的手臂上有時還會出現雞皮疙瘩。

這常常會讓死者的親友,還有殭屍片里的角色以為死人復活了。

有人認為,許多埃及木乃伊總是雙手環抱胸口可能就是拉撒路發射導致的。

其實從生物學上來說,死亡沒有一個統一的時刻;

每一個死亡是由一系列的迷你死亡組成的,不同的組織以不同的速度在死亡。

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的其他器官並不一定因為總部的衰竭而停止功能。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病患的心臟仍在跳動,他們的器官持續運轉長達14年。

甚至有一具屍體在死亡後存活了二十年。

從這個角度看,死亡不是一個事件,它更像是一個過程。

關於死亡這個沉重話題,科學仍在尋找一個更明確的答案。

但經過數世紀的嘗試,我們也總算知道「死亡」也存在著不確定。

既然如此的話,或許只有當下才是我們最能把握住的吧。

而我死或沒死,這是一個問題……

*參考資料

Kuisma M , Salo A , Puolakka J , et al. Delaye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the Lazarus phenomenon) after cessation of out-of-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 Resuscitation, 2017, 118.

森岡正博. 日本の「脳死」法は世界の最先端. 『中央公論』2001年2月號 318-327頁

Letellier N, coulomb F, Lebec C, et al. Recovery after discontinu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J]. Lancet,1982.

Heytens et al. Lazarus sign and extensor posturing in a brain-dead patient Case report.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ep 1989. ;

付陽陽, 徐軍, 于學忠. 拉撒路綜合征[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16, 25(2):241-245.

"Saved by a snore": Man "wakes up on mortuary slab after being declared dead by three doctors"ByGerard CouzensDanya BazaraaNews Reporter20:38, 8 JAN 2018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或許分享太難,不妨點個【在看】

別讓好文章被埋沒

SME正在有償招募優質科普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科技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SME科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