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衛青最後14年所作所為,被司馬遷看在眼裡,心生鄙夷,記入史書

衛青最後14年所作所為,被司馬遷看在眼裡,心生鄙夷,記入史書

提起衛青,很多人都知道,就是那個漢朝大將軍嘛,打仗很厲害的那個,還有個外甥叫霍去病,倆人都很厲害!但是除了行軍打仗,抗擊匈奴,衛青、霍去病的生平事迹卻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多少痕迹,進而不為人知。為何會這樣?其實這都要「歸功」於太史公司馬遷的那支筆。

司馬遷似乎對衛青、霍去病二人有一種難以表達的偏見,這就造成了衛、霍二人在《史記》里的「別彆扭扭」的記載。衛、霍二人有功嗎?這個自然無需置疑。二人都是漢朝名將,在對匈奴作戰上,衛青首次取得了野戰中漢軍戰勝匈奴的先例,一掃漢軍頹廢之相,此後在對匈奴做戰中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霍去病也不逞多讓,用兵靈活,注重方略,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二人之功績足以青史留名,值得大書特書,以為後世傳揚。然而在《史記》中,司馬遷對衛青的評價是這樣的:「青仁,喜士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然於天下未有稱也。」大意是衛青為人仁愛善良,有退讓精神,以寬和柔順取悅皇上,然而天下之人卻沒有稱讚他的。對霍去病的評價乾脆連讚揚都沒了,功績幾筆帶過,而對他的缺點倒是認真的書寫了一番。

司馬遷直言霍去病苛責部下,心胸狹隘,出兵打仗時,士卒餓得站不起來,他自己卻大魚大肉。衛青為人低調,戰功累累,霍去病年少果敢,精忠報國,他們非但沒有得到司馬遷的讚美,反而在司馬遷筆下多有貶低,莫非他們有仇嗎?司馬遷為什麼對這二位漢朝功臣這麼大偏見?這事根源還是在於司馬遷對李廣一家的同情和對漢武帝的不滿。

司馬遷喜歡李廣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讀過史記的人肯定會發現,司馬遷在寫李廣的時候用了大量的篇幅,連李廣去打獵不小心射穿了石頭,這種八卦都記錄的很詳細。至於為什麼喜歡李廣,可能是司馬遷覺得飛將軍李廣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卻到死都沒能封侯的遭遇,與自己襠下的處境一樣的令人難過,所以才惺惺相惜。

「李廣難封」其實怪不得別人,李將軍勇猛忠直,但每一次出奇制勝都伴隨著重大的失誤,功過相抵甚至功不抵過,甚至被俘,連累自己那些赫赫有名的小夥伴,例如博望侯張騫、趙食其等削爵失勛。後來李廣的兒子曾經毆打衛青,被霍去病報復誅殺,這更讓司馬遷心裡不痛快。再後來司馬遷為戰敗的李陵辯解求情,卻慘遭宮刑,從此史記里便有了一種幽怨之意。

在司馬遷看來,衛、霍二人不過是靠裙帶關係才得以上位,跟身經百戰,出身名門的李廣一家是沒法比的。衛青出身低賤,原本是個養馬餵羊童子,卻因姐姐衛子夫受寵而被皇帝重用,甚至還娶了平陽公主做夫人,成了皇親國戚。所以在衛青每次取得重大勝利之後,《史記》都會有意無意地加上一點有關漢武帝後宮的記載,哪怕牽強附會也要讓讀者覺得衛青立功是靠「裙帶關係」。

司馬遷自小飽讀孔孟之道,在他看來漢武帝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尋仙拜神,術士橫行是昏庸之舉,他對身居高位的衛青、霍去病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他們能像晏嬰一樣直言敢諫,進獻忠言,幫武帝建立德政,而衛青的所作所為讓其大失所望。漠北一戰之後,直到去世整整十四年的時間裡,衛青啥也沒幹,就是閉門不出,只想著明哲保身,發獃等死。司馬遷認為他沒有做到臣子之道,自然是看不起他們的。

司馬遷在編纂《史記》時,或多或少摻雜了個人情感色彩,至少對衛青和霍去病的記載有失偏頗,實不可取!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史記》作為一部偉大的史書而存在!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老師阿吖 的精彩文章:

古代銀票很簡單,一張紙、兩行字,為何無人偽造?
看看珍妃的所作所為,你就明白,她被慈禧投了井,一點也不冤!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