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表姐本來非常開心,因為自己3歲半的女兒在親戚面前剛剛表演了背唐詩、唱英文歌,比起啥也沒學的3歲小外甥,著實出色多了。但緊接著,女兒就因為搭的積木倒了,嗚嗚的哭起來,怎麼安慰都不行,悶悶不樂了整個一下午。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同樣面對積木的坍塌,啥也沒表演的小外甥也哭叫了一陣:「我太傷心、太失望了!」但他很快就恢復了心情,繼續搭積木、玩玩具,好像沒受什麼影響。

面對同樣的失敗和困境,兩個孩子的表現卻大相徑庭。看上去「啥也不會」的小外甥,卻表現出了更成熟的情緒管理能力。而這樣的「自我察覺」和情緒管理能力,可能是父母能給於孩子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才真正能夠讓孩子取得「先發優勢」。


「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菜根譚》

研究發現,在小學裡那些成績好和成績差的孩子之間,智商上的差別並不明顯,許多成績差的學生反而更聰明。而到了高年級後,早期先學的孩子們優勢也逐漸消失。只有情緒平穩度的平均得分上,成績好的孩子卻存在明顯優勢。這大概是因為只有在情緒穩定的時候,才能忘記一時的得失,安靜的思考專註於學業。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剛剛被清華高分錄取的上海姑娘武亦姝,因為在《詩詞大會》上的表現,幾乎完美詮釋了「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才女形象。而她的老師對她的評價中,常有一個「穩」字,正顯示出孩子對情緒高超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成年之後,情緒控制能力則顯得更為重要。前幾天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演講時,被一瓶礦泉水澆頭,面對突如其來的羞辱,他從震驚到冷靜,苦笑了一下繼續演講,僅僅用了不到一分鐘時間。這樣的臨場反應在為他圈粉無數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個成功者擁有怎樣的情緒管理能力。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不誇張的說,情緒的管理能力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情緒管理的技巧和能力,才是家長最應該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掌握的,這比琴棋書畫等等技藝來得更加重要和影響深遠。


要培養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鍛煉孩子管理情緒的技巧,從2歲的時候開始剛剛好。

2-3歲的孩子,大腦突觸發育達到頂峰,認知能力越來越強,自我認知和自我控制的要求更高;而這個時候,負責管理和控制情緒的大腦前額葉卻剛剛開始發育,形成了孩子成長中的第一個瓶頸。這也是孩子在2歲的時候常常表現出「叛逆」和情緒失控的原因之一。

哈佛大學的明星課程「自制力」中,喜歡把大腦前額葉對情緒的自控力形象的比喻為「大腦中的肌肉」,而孩子從情緒激動到心情平靜,需要大腦肌肉作出巨大的努力。這跟孩子第一次站起來、邁出第一步一樣,都是里程碑式的成就;也如同蹣跚學步一樣,是個艱苦長期的過程。

但因為家長們對情緒教育的忽視,許多孩子即使已經長大成人,「大腦中的肌肉」仍然力量不足、難以自控,以至於許多成年人對情緒的控制能力,並不比一個小學生來得更強,動輒發怒、失控甚至打罵孩子,都是「大腦肌肉」力量不足的表現。

不過,只要家長能夠有意識的幫助孩子加強情緒控制肌肉的鍛煉,就能夠幫助孩子在幾年的時間內初步掌握控制情緒的技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許才是孩子真正的「先發優勢」。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有能力談論自己的情緒,是健康地處理問題及衝突的基石。」家庭交流及情緒處理問題專家莎拉.蕾舒赫

要提升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不是簡單的告訴他「勝不驕、敗不餒」就能做到的,首先要幫助孩子「自我察覺」。

什麼是自我察覺呢?

百度中「自我察覺」的定義是:能夠辨別和了解自己的感覺、信念、態度、價值觀、目標、動機和行為。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晏妮教授就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無法認識情緒,也就不能適當調節情緒。」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真正情緒和動因,情緒管理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就像本文開頭的那個男孩,在積木倒塌之後,他首先完成了自我察覺:「傷心、失望」,並自然的表達出來,這事實上已經平復了他不安的情緒,讓孩子能夠更快的平靜下來,這就是自我察覺起了作用。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有些心理專家會建議,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積累表示情緒的辭彙,愉悅、失望、焦慮、憂傷,當孩子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有明確的情緒辭彙可以對號入座,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心理不適。

遺憾的是,在多數時候,家長們不但沒有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反而通過否定孩子的感受,阻礙了孩子對自己感覺的認知。

當孩子哭著說「我害怕滑梯!」的時候,大多數父母的第一反應是:「有什麼好怕的?」這其實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告訴孩子他害怕的感受並不存在。這樣的反饋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感覺更加混亂,從而加劇孩子的情緒失控。

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回復:「滑梯又高、又快,確實很嚇人,我小時候也會害怕。」這時,孩子的情緒得到確認,當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害怕,父母接納他的情緒時,他的注意力就不再放在「害怕」上了。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生活中的那些有意識的情緒訓練,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察覺」

斯坦福大學的一項跟蹤研究顯示,那些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接受「自我察覺」和情緒管理訓練的孩子,在學習和工作中都取得了更優異的成績。而類似的訓練步驟在《正面管教》、《如何說孩子才肯聽》等育兒經典中都用了大量的篇幅來介紹。

不過我最喜歡的一套方法,卻來自一部日本的幼兒系列繪本《小豬布布》,不需要家長自己絞盡腦汁的學習遣詞造句,跟孩子一起讀一遍繪本,就幾乎等於做了一次孩子的情緒管理訓練。而繪本的內容又是2-5歲孩子的三個老大難問題:上廁所、睡覺、叛逆三個場景。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第一步:平復情緒,集中注意力

許多家長在孩子還哭哭啼啼的時候,就長篇大論的談起大道理,這是無效的。要孩子「上套」,首先要讓孩子情緒平復,並把注意力吸引過來。您可以讓孩子先玩一會兒,或者畫一張畫。

像這部繪本則非常有創意的讓孩子先做個「找不同」的遊戲,找到5個不同之後,孩子的注意力全在書上了。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第二步:「自我察覺」與「自我表達」

當孩子還不能準確的察覺和表達自己的感受,父母需要敏感的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這也是情緒訓練中最難的一部分,因為要理解孩子的奇特思維,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小豬布布》幫遲鈍的家長做了非常到位的示範,以「不想上廁所」為例,這本書舉出了十幾個理由,為什麼孩子不想上廁所。

「覺得廁所很可怕!」

「廁所太好玩,沒辦法專心」

「他覺得自己要被馬桶沖走了!」

……

每念一種就看看孩子,問問他是不是也這樣?我家的寶寶在說「是」的時候,總是特別開心。在這樣的訓練中,孩子也學會了察覺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2歲開始教孩子「自我察覺」,可能是對他一生最大的幫助和愛護

第三步:正面引導與情緒調節

當孩子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家長們要做的就是鼓勵和正面引導。而這部書的幫助在於,我們幾乎只要照著念就可以了。

先設立一個小目標:今天布布會說「我尿尿了」!

再鼓勵孩子進步:「下次說我想上廁所!」

為每一次進步鼓掌:「布布能坐在小馬桶上尿尿了」

這樣的管教步驟,可以廣泛的用在孩子日常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中。集中注意、自我察覺和表達、正面引導三個步驟,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自我察覺」、自我表達和自我調節,這才是對孩子一生真正的愛護和幫助,才是真正幫孩子積累「先發優勢」。


我曾在職場如魚得水,如今專心養育兩個孩子。讀了一柜子書,走了不少彎路,也收穫了滿滿的經驗與幸福。關注我@楓糖媽媽,希望把我的所學所用、經驗教訓跟您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