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逗小孩」有多可怕?別讓你的不在意,毀了孩子一生
前陣子有一類型的視頻很火,拍攝的人會穿上護士服或者是警服,對屏幕前的孩子進行恐嚇。
凈網2019,扮護士、警察嚇唬孩子?要不得, ,近期_騰訊視頻
身穿警裝的男人說:
「哪個小朋友半夜不睡覺,我就到你家過來抓你!」
身穿護士服的女人說:
「今天沒有好好吃飯的孩子,都給我帶到醫院來!」
身穿白大褂的男人說:
「好好寫作業哦!不然叔叔要給你打針了!」說完還舉起了亮閃閃的針筒。
這些視頻突然爆火,還有一些家長留言:「給孩子看了,非常有效!」
其實,網路上出現的更多的是反對的聲音:
「所以小孩子遇到壞人不敢去找警察!」
「別說孩子了,我看著都瘮得慌!」
「這些小視頻嚴重影響孩子價值觀,早該管理管理了!」
然而在這麼多播放量以及表示贊同的評論背後,又恰恰說明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現實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人,都在用這樣類似的【開玩笑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逗」著別人的孩子,而且在他們眼裡,這只是個玩笑而已。
輕則言語戲弄,重則肢體戲弄。
《廣州日報》曾做過「中國式逗小孩」的調查,有25%的受訪者表示,印象中自己小時候被灌過酒,對小孩說「媽媽不要你了」是選出的最常見「逗小孩」做法。
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熟悉的人親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臉」,比例為16.1%。
「彈男孩『小雞雞』」被受訪者選為最討厭的「逗小孩」做法。
兒童早教專家周令瑜曾經表示,讓孩子喝酒致殘致死等傷害人身安全的案例比較極端,但中國人逗弄孩子是一種普遍現象,俗稱「中國式逗小孩」。
大人像耍猴一樣逗弄孩子做一些不合適的行為,慫恿孩子說髒話以取樂,這在農村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中比較多見,後果是污染孩子的心靈,讓孩子不能區別善惡和混淆是非。
而在城市中則可能常見一些言語的戲弄。比如說,有人會逗孩子說:「你媽媽生了弟弟不愛你了。」或者說:「你媽媽回不來了。」
有調查數據顯示,有7成受訪者認為「中國式逗小孩」是一種陋習,並對此表示反感。
會有許多的人打著逗孩子的名義,開著不合時宜的玩笑,把孩子弄哭了,還會反過來責怪:「你家孩子怎麼這樣開不起玩笑?」
為人父母,我們都不希望孩子被別人開這些惡意的玩笑,這無疑都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是遇到了這樣的「中國式逗小孩」,我們和孩子該如何來應對呢?
小七老師先給大家講一下,面對這樣「中國式玩笑」的時候,【父母該如何應對】的3個原則,再具體舉例幾個具體的場景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比如孩子被忽悠喝酒了怎麼辦。
如果你的孩子還未出生,可以提前看這篇文章,給自己心裡打個預防針,就能知道以後面對這樣的情況,自己可以怎麼應對。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3個原則
一、帶孩子遠離現場
不管對方是有意還是無意,如果我們家孩子已經不高興了,那麼我們不管用什麼借口,都要帶孩子離開現場。
比如你可以說,孩子要上廁所,孩子不舒服了,自己還有其他事等等都可以,只要能離開就行,既不傷和氣,又避免了事情惡化。
在客廳被逗了,那我們就去卧室待著;
在外面被逗了,那我們就回家待著。
總之,遠離逗你們家孩子的人。
二、父母直接向逗你家孩子的人表達出:「我不喜歡你這麼做」
什麼是高情商?
高情商不是忍讓,高情商是讓自己在舒服的前提下,又尊重了別人。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開心,情商有什麼用呢。
當別人逗我們家孩子,我們不開心了,孩子也不開心了,只有逗的人開心,這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向別人表達出:「我不喜歡你這麼做」。
三、鼓勵孩子自己表達感受
如果我們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超過3歲,有表達能力,他可以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那我們就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孩子沒有表達能力,家長要幫孩子說「不,請不要這麼做」。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保護傘和港灣,如果你不出面,孩子會比你想像的更無助、更脆弱。
不要相信對方「只是在跟孩子開玩笑」這種話,開玩笑是讓人快樂的,開玩笑不是讓人難堪的。
所以,一定要做孩子的後盾,不要跟別人在一起嘲弄自己的孩子。
接下來小七老師用具體的例子來和大家說明一下,這3個原則可以怎麼用。
一些具體情境下的應對小舉例
1、逗孩子「你爸媽有了妹妹/弟弟就不要你了」
這類的玩笑會引起大寶在心理層面上的極度恐慌。
知乎上有人講過一個負面案例:因為有人這麼逗大寶,導致大寶信以為真,把弟弟從樓上扔下來了。
對於爸媽來說,生理生活上兩個寶寶都需要照顧。但從心理層面來講,需要保護的恰恰是大寶,所以這裡的關鍵,是平時就要給夠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們要從孩子的需要和擔心出發,去理解「老大」。
正確做法:我們可以堅定的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對你的的愛永遠不會減少,更不會因為有了弟弟或者妹妹就分掉對你的愛。」
並鼓勵孩子表達:「爸爸媽媽不會這樣的,你們不用對我開這樣的玩笑。」
我們平時不僅在言語上告訴孩子,還可以從生活上體現出來。
大家可以和大寶建立「地板時間」,只有你們兩個人親密接觸,給大寶足夠的安全感,並讓大寶參與二寶的孕育。
有時候孩子比我們還看得清,我們有多愛他,平時給他的安全感有多少,他面對別人的挑逗就有多堅定。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個才是父母的正確做法,一定要保護好大寶的心理,給足他安全感:
2、逗孩子吸煙,或者把酒當成雪碧逗孩子喝
抽煙喝酒這些行為對大人來說都有致命的危害,就更別說年紀尚小的孩子了。對於逗孩子吸煙喝酒的行為,我們一定要及時阻止,這是原則和底線。
正確做法:如果來客有抽煙喝酒的習慣,我們自己得先留個心眼,時刻注意他是否有逗孩子的行動。如果真的發生了,快速帶孩子離開,不要讓孩子碰到這些東西,並對開玩笑的人表示:
「如果要吸煙可以室外吸引,並且也不要讓我們家孩子喝酒,這在我們家是不被允許的玩笑。」
另外,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如果孩子年齡稍微大點,有表達能力了,也要提前告訴孩子:
「寶寶,不要靠近別人的煙和酒,如果有叔叔逗你取樂,你要明確的告訴叔叔,你不喜歡這個行為,請不要這樣做。」
在知乎【你最討厭大人怎麼逗小孩】的話題下,有人舉例了一個錯誤示範,大家要避免這樣的行為:
3、開生理上的玩笑,比如觸碰孩子敏感部位
正確做法:這時候父母要及時發現並制止,明確表示不要這麼做。畢竟這不是什麼讓人愉悅的玩笑,孩子的隱私也不是別人可以玩弄的。孩子的敏感部位在平時也不要裸露出來。
保護孩子的最好辦法,是讓孩子平時學會自我保護。
但是自我保護並不是讓孩子自己去對抗別人,而是幫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在生活中能鑒別傷害、能告知父母、能表達感受。
3、4歲以後可以避免穿開襠褲,給他看性教育和性安全的繪本書。
具體怎麼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小七老師在以前的文章里有仔細談過,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4、強迫孩子說「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只能選一個」
這樣的問題問一個成年男性都嫌煩:
「你老媽和你女朋友掉水裡你救誰?」
「你愛你爸還是愛你媽?」
正確做法:所以,不要讓孩子糾結,家長可以及時回復:「我家寶貝爸爸媽媽一樣愛,就像我一樣愛大寶和二寶」,要是家裡沒有二胎的可以不用說後面那句話。
要是孩子年紀大了,可以鼓勵他:「要是下次有人這麼問寶寶你,你就說一樣愛~」。
5、飯桌上非要讓孩子表演才藝
要是孩子有一技之長,可以是吹笛子彈琴或者是唱歌跳舞,在人多的場合往往會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
正確做法:這時候孩子自己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可以先問孩子:「你願不願意?」
要是孩子欣然接受並且很主動表現自己,表演一下也無傷大雅。
要是孩子不願意,扭扭捏捏,那父母就可以替孩子做主:「讓孩子吃完飯再說吧,吃到一半這樣做不太好。」
或者是委婉拒絕:「孩子今天很疲倦,表演的事就免了,大後天有一場公開表演,你有空可以去現場看看。」
在這樣的場合下,一定要給夠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主感。畢竟他會這些技能,並不是他要表演的理由,是吧?
6、隨意喂孩子吃東西
每逢節假日,家裡頭親戚多,吃的東西也多,但是千萬不要任由別人喂東西給孩子吃,有的東西孩子不適合吃,比如小堅果,小果凍,要是孩子年紀小,是容易噎著的。
正確做法:可以先和親戚朋友講好:「不要隨便喂孩子東西,要喂孩子東西得先經過自己同意」,也可以直接婉拒:「孩子不適合吃這些東西,卡到喉嚨就不好了。」
再讓孩子表示謝意,不傷和氣。
7、對孩子說你是垃圾桶撿來的
孩子的年紀尚小決定了他的判斷力是遠遠不夠的,有時候大人隨便一句話就可以讓孩子相信,並悶悶不樂一整天。
正確做法:這時候父母要第一時間照顧到孩子情緒:「寶寶你是媽媽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是媽媽爸爸的心頭肉,是媽媽爸爸最疼愛的人,才不是垃圾桶里撿來的。」然後再堅定的制止別人再開這樣的玩笑。
聰明的家長看到這裡已經發現了,其實在很多的玩笑解決辦法中,最關鍵的是在平時就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想法,在平時就做好預防。
畢竟孩子的判斷能力有限,很容易被其他人「灌輸想法」。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平常多下功夫,給孩子建立足夠多的安全感,鼓勵他對別人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被開玩笑的人牽著鼻子走,這才是最重要的。
好啦,快用小七老師的辦法試一下吧~
沒關係,小七老師一直關注家長們的需求
我們將不斷推出能解決大家育兒問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