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說良渚遺址能證明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

為什麼說良渚遺址能證明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

7月6日,世界遺產委員會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正式宣布,中國提交的「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自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5處。

對此,中國國內許多業內人士的意見和積極推動良渚申遺的專家高蒙河先生一致,認為其最大意義在於,此舉標誌著國際上終於不再將其對中國文明史的起點鎖定在距今3500年左右的殷商時期,而開始承認中國「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說法是有依據的。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晚期文化,根據最新碳14斷代測定並經校正,大體可以確定其生成年代在距今5300-4000年之間。

1936年良渚遺址首次被發現,1959年正式定名,2012年總面積34平方公里的核心遺址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今年1月26日正式申遺,如今終於如願以償。

根據目前的考古學成果,學界認為,中國有許多年代遠早於殷商時代的遺址存在。如中國史學界普遍認同存在的第一個王朝——夏朝,以及比夏朝更古老的唐虞三代。然而,唐虞三代和夏朝僅存在於後世文獻記載中,迄今並沒有一件文物、一處遺迹可確鑿認定屬於夏或夏以前的「王朝」。

據考古發現,年代相當於夏朝或更早的史前文化遺迹,雖然出土了大量文物、器具、農作物和牲畜殘跡,足以證明生活在彼時彼地的古人已具備高度文化,但並未發現明顯的王權痕迹、城池等防衛設施,無法證明當地已存在一個真正的古國,而不僅僅是一個聚落。

人們最初以為,良渚也是這樣一個「聚落痕迹」。但在2007年,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重見天日,讓人們對其評價大大改觀。古城出土,又輔以前後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鉞等象徵王權的玉器,複雜的水利系統和大量信仰用品,表明其在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一個王權清晰發達、擁有堅固城池和強大工具、存在明確階級分化和統一文化信仰的真正國家。

國家的形成正是國際間公認的「文明起始標誌」。

良渚遺址的大量玉器系從高級墓葬中出土,且基本可以用中國先秦文化的獨特「語言」加以解讀,如玉琮、玉璧、玉鉞分別象徵神權、政權、軍權等。而其巨大的水壩,需要至少一萬人施工數年,測定年代(距今約5100年)甚至比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還要早得多。這也充分證明了「良渚王國」強大的組織、動員和後勤、管理能力,彰顯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燦爛輝煌,也再度表明中華文化的起源,不僅僅在黃河流域。

良渚文化不應僅僅贏得國際間對「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正視,也應促使國內研究者和普通民眾重新認識歷史和文化。

長期以來,我們有意無意地將研究先秦乃至殷商文化史的目光緊盯在黃河流域和中國北方,而忽視了「中華文明早期未必只有一個起源」「中華早期文明不同起源間存在淵源和相互影響」等,這些被良渚和其他同期文化遺迹多次、反覆證明的事實。

這種「為古人爭正統」的偏見,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和影響了對中華文化起源的研究、發掘,也讓「上下五千年」這一國內對中華文明史的認定,長期得不到國際學術界的公認。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令人鼓舞,也給人啟迪、發人深思,再次提醒我們必須正確、全面、深入地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

正如一些清醒的學者所指出的,「不信者恆不信」。在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後,仍會有不少國內外「疑古者」會以「未發現文字」「不知國號」「於史無稽」等理由,拒絕將良渚文化列為中華文明正源之一,繼續不承認中華文明的傳承有五千年之久。

但這並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能從中獲得更多正確、科學的早期中華文明知識,得以更好、更深刻地理清自己對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脈絡和知識體系,已是最大的收穫。

新京報 陶短房(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罰款100萬能否倒逼商家重視消費者權益
適度的飲用咖啡有助於腸胃消化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