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時期,八路軍最特殊的三個團,都是由什麼部隊組成的?

抗戰時期,八路軍最特殊的三個團,都是由什麼部隊組成的?

1937年8月,隨著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紅軍主力改編為了八路軍,不久之後又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但習慣上仍以八路軍稱之。當時,八路軍改編之時,國民黨方面只分配給了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正式作戰番號,也就是數字序列番號,如第129師第386旅第772團。不過實際上,除了十二個具有正式作戰番號的團之外,八路軍序列之下還有另外三個沒有正式作戰番號的團,分別是第115師獨立團、第120師教導團、第129師教導團。

第115師獨立團。八路軍第115師主要是由長征時期的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為二旅四團的建制,分別是第343旅第685團、第686團,第344旅第687團、第688團。而第115師獨立團是由紅一方面第一軍團第1師改編而成的,當時的團長是楊成武,他是福建長汀人,此前的職務是第一軍團第1師師長。在解放戰爭時期,楊成武擔任過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司令員,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後來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第120師教導團。八路軍第120師主要是由長征時期的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為二旅四團的建制,分別是第358旅第715團、第716團,第359旅第717團、第718團。而第120師教導團是由紅二方面軍第三十二軍第96師改編而成,當時的團長是彭紹輝,他是湖南湘潭人,此前的職務是紅二方面軍第6軍參謀長。在解放戰爭時期,彭紹輝擔任過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7軍軍長,後來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第129師教導團。八路軍第129師主要是由長征時期的紅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為二旅四團的建制,分別是第385旅第769團、第770團,第386旅第771團、第772團。而第129師教導團是由紅四方面軍援西軍隨營學校改編而成,當時的團長是張賢約,他是安徽金寨人,此前的職務是援西軍隨營學校校長。在解放戰爭時期,張賢約擔任過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6軍副軍長,後來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

以上三個團之所以成為了八路軍三個師之下的編外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抗日統一戰線達成之時,國民黨方面對八路軍隊伍採取打壓,刻意壓縮八路軍的編製。當時,師級作戰單位分為甲種師、乙種師、丙種師,甲種師的建製為三旅九團,乙種師的建製為三旅六團,丙種師的建製為二旅四團。而八路軍的三個師都屬於丙種師,只有二旅四團的編製,這樣一來紅軍改編八路軍之時,多出來的部隊就只好編為了編外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渡江戰役之後,敵人殘存的四個軍事集團,都是什麼結局?
抗日戰爭時期,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為何多了一個獨立團?

TAG:丁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