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中國文化的二大聖人都誕生在公元前6世紀,孔子誕生於公元前551年,老子比孔子大一輩,也就是二十多歲。孔子活了73歲,是高壽的人。老子活了98歲,甚至有的說活了160歲,恬淡虛靜的修道士心境發揮了作用。孔子去世,老子還活著。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老子姓李,名耳,所以莊子、列子和《淮南子》都稱呼為老聃,有時也稱老子。老子得名,顯然是因為年紀特別大,遠近聞名,這是中國的尊老傳統,老子就是今天的老先生。在中國古代能夠尊稱老的就老子一人,孔子也沒有資格稱老。

沒有司馬遷的記載,老子的真正姓名都可能無人知道了。後代學人對年紀大的尊師稱「老」就是這一傳統的繼承。子原來是古代的一個爵位,後來變成對大學問家的尊稱,孔子、曾子、孟子都是如此。老子是老與子的合稱,意思就是年紀特別大的德高望重的老師。

唐朝皇帝姓李,以老子為榮,唐玄宗特別喜歡老子和他的學說,特別賜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把老子的書稱為《道德真經》,又親自為它作注。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上個世紀中期,西方學者雅思貝爾斯提出「軸心時代」的概念,就是在公元前6世紀前後,世界文明史上誕生了幾位思想巨人,中國誕生了孔子和老子,印度誕生了佛陀。

這是巧合嗎?還是另有安排?極盛一時的君王和軍事統帥世代都有,但思想巨人的誕生卻很稀少。老子無疑是這樣的世界級的思想巨人。思想巨人提供了人工智慧不可替代的東西,捍衛了人的尊嚴。

《楞嚴經》說:諸可還者,皆非是汝。不可還者,非汝是誰?這就是人的定義中最精彩的一個,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給人下這樣一個定義,在人工智慧時代我們才恍然大悟。能夠歸還給人工智慧的都不是人的本質

現在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人的本質的領地正不斷縮小。我們將不得不為人的本質發愁,甚至不得不捍衛人的本質。人工智慧專家對圍棋大師的表現不屑一顧。但他們對人類思想巨人的作品非常尊敬,或者說這是人工智慧專家唯一尊重的人類作品,思想巨人的思想才是人的本質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我們現在來看看老子這位思想巨人。老子是一位真正的修道者,是遠古時代修道運動的繼承者。老子的思想不是孤零零的,而是代表華夏文明在五千年前興起的時候就有修道運動,黃帝、混沌氏就是太古修道運動的模糊記載。孔子把老子一派的思想稱為方外之人,而稱自己為方內之人。

據司馬遷記載,老子原來是周朝的太史,博覽群書,精通古代往事,也知道未來的趨勢。老子看到周朝衰敗,不可復興,就西出函谷關,離開華夏大地。這時函谷關官員關尹,他也是一位修道人,善於觀察天象,看到紫氣東來,知道有聖人經過。關尹一看是老子經過此地。出了函谷關就不是華夏了,關尹知道老子去意已決,就強留下老子為他著書,於是老子礙於老朋友的面子,就寫了《道德經》五千言。

關尹為華夏文明做了一件功蓋千秋的好事,不然我們今天就看不到《道德經》了。沒有《道德經》,我們的文化就失去了一半。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我們今天的思想中不知不覺都植入了老子的思想邏輯,即使你沒有學過《道德經》,也是如此。這就是文化。我們的知識架構並不牢固,需要深度學習和思考才會使知識架構更具邏輯性,或者說建立我們的知識——邏輯架構。但如果沒有老子貢獻的思想,我們的知識架構更是雜亂無章。

老子的道就是把我們的知識推到極點,現在物理學家稱為奇點,從而來建立可靠的知識——邏輯架構。建設高樓大廈必須把地基上面的浮土去掉,直至堅硬的岩石。道就是堅硬的岩石,上面可以建立牢固的知識——邏輯架構。

孔子曾經拜老子為師,是老子的弟子。孔子17歲時就是聞名魯國的大學者,51歲去西周拜見老子。見老子剛沐浴出來,頭髮直豎,「心如死灰,形如槁木」,已經入大定中,外人看似乎完全沒有生命之氣。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孔子驚訝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知道老子見道了。一會兒老子出定,孔子才小心翼翼的問:您剛才到哪裡去了?老子說我游到天地之始了,看見了陰陽二氣

後來孔子對子貢說:老聃,人中之龍也。讚美無以復加。

《論語》中也有記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老彭就是老聃和彭祖。很多人不承認這裡的老是指老子,解釋為彭老先生,以為孔子是講今日的白話「老彭、老張」,這是誤解。

司馬遷的《史記》為華夏民族留下了最寶貴的歷史和英雄業績,當華夏民族復興的時候,一定有後人想起他為自己的民族所寫的英雄歷史。歷史雖然有人性的醜陋,但可以被歌頌的事迹也留在其中。老子傳記確實很模糊,而且司馬遷明顯說不敢十分確定,只是傳聞,我想這是老子本人造成的,因為老子並不想宣揚自己。但《道德經》和老子本人都是千真萬確的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司馬遷之前,莊子10萬言,都是闡述老子的思想。韓非子寫了《解老》《喻老》二篇,老子的地位至高無上。把秦始王推上王位繼承寶座的呂不韋組織頂級學者編撰的《呂氏春秋》對老子思想高度推崇。

漢朝初年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喜愛老子學說,史稱黃老學說,推動老子學說在華夏社會的傳播。漢文帝、漢景帝開啟的文景之治就是以老子《道德經》的無為之治思想為治國方略,文帝父子的無為、節儉使漢初的民眾得到休養生息,社會從秦末戰亂中恢復過來,奠定了漢王朝的發展基礎。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比司馬遷略早的淮南王劉安是極其重要的地方分封侯王,他本人是老子學說的崇拜者,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他組織天下優秀學者撰寫《淮南子》,完全依據老子《道德經》。可以說,《淮南子》是老子《道德經》的漢代繼承者。漢武帝時,司馬遷父子編寫華夏第一歷史巨著《史記》,在《論六家要旨》和《老子申韓列傳》中,高度推崇老子學說。

1973年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中,老子著作有甲本乙本,寫在帛絹上,可見老子《道德經》具有非同尋常的地位。帛書甲本寫於劉邦稱帝以前。

老子思想是漢初至漢武帝以前的社會主流思想,漢武帝以後再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開始在中國社會佔據主流地位。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老子思想是效法天道,以恢復人的天性為宗旨。老子認為理解人的天性就是理解人性,他的後繼者莊子更是仔細觀察動物世界,看到鶴的腿長,野鴨的腿短,就告誡人們不要希望把鶴的長腿截短,把野鴨的短腿加長。隱喻社會的文化精英和君王總是希望按人的想法改變人的天性,這是引起社會痛苦的原因

尊重鶴的腿長,尊重野鴨的腿短,這就是老子和莊子的思想。莊子記載說,魯國飛來了一隻巨大的海鳥,魯候很高興,就舉辦盛大的宴會招待海鳥,為海鳥演奏人間音樂,結果海鳥悲傷而死。莊子說這是用「人養養鳥,不是用鳥養養鳥」,按人的口味招待海鳥,海鳥還會幸福嗎?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老子思想和《道德經》代表了人對宇宙本質的理解,代表了人性與天道的相同,代表了內心對自由的渴望。漢王朝經過400年的風風雨雨,儒家的秩序的夢想破滅了,華夏大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混亂中,百姓流離失所。文化精英再次回憶起老子思想的預言,重新燃起探索宇宙本質和生命價值的社會思想浪潮。

王弼開始整理老子思想和《道德經》,並進行了研究和注釋,玄學思想興起。河上公是另一位注釋家,時代比王弼更早,今天我們看到的版本就是他們留給我們的。河上公明顯不是真名,意思是住在河邊的修道人。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老子一生講授《道德經》很多次,傳下了多種版本,內容不盡相同。唐初的傅奕和宋朝的范應元得到了不同的古本,裡面沒有王弼、河上公版本的尊王思想,保持了老子思想的原貌。

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二大思想主流,南懷瑾先生說,古代儒道同源,這才是華夏文明的根。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影響力

華夏文明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孔子。儒道同源,文化乃昌。作為華夏後裔,我們的思想與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無法分離的,這也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文化基因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總是在掙脫人性的自私、醜陋,從野蠻走向文明。這正是老子所期待的。如果讀懂了這一點,就讀懂了老子和《道德經》。所以,老子思想和《道德經》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