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再出手,下一個爆款,或許就在這裡
最近,有不少電影宣布,將加入暑期檔的豪華套餐。
在扎堆的商業大片之中,卻也出現了《旺扎的雨靴》《郊區的鳥》兩部華語獨立電影。
雖然格局和體量不佔優勢,但這兩部影片也是這個檔期內為數不多的,已經在過往各大電影節、影展以及獨立放映活動中,收穫口碑認證的佳作。
而作為導演處女作,在它們的背後,也都有著來自年輕新導演的匠心與才氣。
過往我們總是喜歡用代際劃分一個時代新生的導演力量,然而在第五代和第六代導演之後,我們卻無法分類出所謂的「第七代」「第八代」甚至「第九代」導演了。
第五代導演的集體反思和強烈象徵寓意性,第六代導演強烈的人文關懷,他們都擁有鮮明的標籤和時代烙印。
但那些嶄露頭角的新導演,他們的作品越來越多樣化,人們也很難用單一的特徵來概括這些新人了。
這些新面孔們,不拘泥於形式,不局限於形式,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大膽更創新,在影像表達上更個人化。
一向以創新、風格化著稱的導演寧浩,此前就曾公開反對過將自己歸類為第六代導演。他也對當下的新潮流做出過解讀:「互聯網時代,當今信息解放後,流派多元化,不能拿一個時代來代表一批人。而在很多流派之後,還會走向個體化。」
他的確也是一直在這樣做,從「瘋狂」系列開始,寧浩的每一次出手都能帶來更多的新意與驚喜:
《瘋狂的石頭》以無規則的多線敘事、荒誕不經的偶然性事件、凌厲迅猛的蒙太奇剪輯以及聚焦底層小人物境遇的黑色幽默,為華語商業電影提供了全新的喜劇範式;
《無人區》用一個充滿隱喻性的公路故事,和不加掩飾的暴力與殘酷,編織出了一部後現代的另類寓言,將一種更高階的哲學思辨和道德討論,注入到商業類型電影的語境之中;
到了今年春節檔的《瘋狂的外星人》,他又首次挑戰科幻題材,在嬉笑怒罵以及看似土味山寨的畫風中,解讀地球生物鄙視鏈以及社會階級差異等等更加宏大深邃的主題,也成為整個檔期內唯一一部作者電影。
最近,寧浩又開始了嘗試創新的角度,而這一次他涉足的,是當下大熱的短視頻領域。
昨天,由他創作的短視頻《不止一分鐘》也在網路上首次曝光了。
從這部作品中,不難看到寧浩過往電影里令人熟悉的戲謔風格,他繼續以一種看上去詼諧和輕鬆的方式,解構並且消解嚴肅而複雜的主題。
視頻里,演員穿梭在類似「超級變變變」的舞台裝置和布景中,通過道具和服裝的輔助,穿越到不同的時代,在輕快幽默的背景音樂中,像是演了一出滑稽的默劇。
儘管視頻只有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卻囊括了人類250萬年的進化歷程。
短片的內容看上去是極簡的,但實際上,情節在被高度概括和壓縮後,本身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性意義。
比如前後顏色的變化:
原始時期閃動著噪點的黑白畫面,到了下個階段則充滿著泛黃的膠片質感,而直到進入現代時期,畫面才充滿了清晰的彩色——
所以說,這支短視頻里,不止講述了文明發展史,也呈現出了視頻影像的進化史。
短片另一個暗藏玄機的地方,在於畫幅大小的改變:
最初畫面採用了我們熟悉的橫屏方式,但進入農耕社會後,屏幕一點點擴張至豎屏。
而這,也似乎象徵著媒介的進化:
現代人從電視電腦的橫屏時代,逐漸踏入了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豎屏時代。
熟悉寧浩的影迷,對於他突然入主短視頻應該不會太驚訝。
畢竟,寧浩最初也是以MV導演的身份入行的,在後來的《瘋狂的石頭》中,他就將曾經的拍攝經驗用上了。特別是那個驚世駭俗的1分鐘開頭,用了超過40個內容和景別不同的鏡頭,這種碎片化的剪輯顯然屬於MV中才會出現的風格。
而這種視覺化和碎片化的影像風格,與短視頻有著天然的契合。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視頻短片對於寧浩來說,也算不上過於陌生或複雜的事物。
之前他創作過一部叫做《迷失》的微電影,就是帶領一個只有幾人的攝製組,用品牌的單反相機拍攝完成的。
這部十分鐘左右的作品,充分利用了單反相機最常見的大光圈鏡頭,用前實後虛的畫面營造出空間的縱深感,講述了一個短小精妙,卻富含溫情的愛情故事。
如今手機短視頻越來越火,不止是寧浩,其實近幾年有很多導演都開始創作視頻短片,比如年初許鞍華導演就拍攝了春夏主演的短片《七里地》,陳可辛和賈樟柯也用手機分別拍攝過短片《三分鐘》和《一個桶》。
其實短視頻早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觀看模式。早在2017年,短視頻在手機移動端的流量佔比,已經達到了50%,而到了2018年,短視頻月活規模已經超過5.18億人,佔據在線視頻觀看人次的48.8%。
這些數據在未來無疑還會繼續增長,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短視頻必然將成為最主流的在線視頻形式。
以抖音為例,這個你身邊人都在用的APP就產出了很多優質的短視頻內容,甚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影視行業從業者入駐,由此向粉絲們分享他們的日常。
在這種發展趨勢下,短視頻本身已經催生出了一種新的影像藝術。
畢竟,在有限的表達空間中,視頻故事的講述方式以及畫面的呈現、拼接方式,都要進行調整、改良,乃至於革新。
在內容方面,相比於長視頻的敘事模式,短視頻的中的內容更加多樣,從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片段,到一段具有私密意義的難忘回憶,從富有情節性的小短片,到幽默詼諧的故事段子——輻射到人生與世界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抖音人氣已經很高的「燃燒的陀螺儀」,他的作品大多就以vlog為主。
身為飛行員,他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普通人接觸不到的有趣內容,關注他的粉絲也經常可以通過這些視頻,見識到更大的世界。
通過這些短視頻,「燃燒的陀螺儀」也在網路上掀起了一股「生活需要儀式感」的潮流,對不少人的生活帶來影響與啟發。
不過,真正讓他走紅的,除了短片的內容,還有拍攝的手法。
他的vlog常常被贊有大片質感,畫面色彩質感非常舒服,背景音樂的選取也和內容情緒很契合,但最精彩的還是運鏡和剪輯的方式。
這些視頻中常常出現在影視作品裡少有的極致動態鏡頭,跟隨BGM的節奏推進、搖移,甚至是旋轉,畫面也隨之充滿了流動性和律動感,讓人目不暇接。
而鏡頭之間的轉換,也充滿了新意,例如最常用的就是利用前景的遮擋,在下一幀中迅速剪切至新的場景。
這種巧妙的利用鏡頭和剪輯,不斷刺激視覺觀感的方式,就是短視頻領域所謂的「技術流」。
最近演員張晉就迷上短視頻創作,他最近拍的一個小短片,就在抖音上記錄了他在演員之外的生活,甚至還上了熱搜:
陪家人吃飯,練功健身,還秀了一大段舞技——
同樣不到一分鐘的視頻,讓大家看到了與銀幕上截然不同的張晉,在他硬漢錚錚的打星形象背後親和而柔軟的一面。
與其他影視明星發布的短視頻最大的區別在於,從這段記錄下美好生活的vlog中你也可以看出,張晉在視頻緊湊的節奏中,也玩出了技術流的一些招式,鏡頭之間的轉場,設計得非常巧妙,儼然是專業的短視頻玩家。
這不是張晉第一次靠vlog和神剪輯上熱搜,他之前拍攝過的短片《迷失歐洲》,雖然也是記錄了旅行的日常,卻拍出了一種非常高級的大片質感。看完他的作品,只能說:不想當導演的演員不是好剪輯啊……
當然,除了炫技式的技術流,短視頻中還有很多更「走心」的情感向內容,以及更加實用和貼心的生活方式類內容,幫廣大剁手黨試試色、種種草。
不止是真人,虛擬的動畫形象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短視頻陣地,比如在抖音上大熱的豬小屁和萌武林,都是通過立體逼真的動畫形象,講述日常生活化的幽默段子。
類似的優質短視頻,大量有想法的內容創作者,在抖音上還能發掘出許多。
或許是因為短視頻比較低的創作門檻,令很多普通人也參與到創作中,去記錄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創意,會令人產生內容質量參差不齊之感。
但這種呈現影像自覺性的作品,並不意味著它們都缺乏藝術的專業性,不同形式、類型的內容蓬勃湧現,都證明著在短視頻浪潮之下,大眾的創作意欲的不斷高漲。
短視頻本身也是藝術的一種,其中藏著很多門道,也包涵著更多創作的可能性。不僅是「燃燒的陀螺儀」「豬小屁」這些優質內容創作者,甚至是寧浩、張晉這些影視行業大咖都加入到短視頻創作中。
在記錄生活的同時,我們更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抖音短視頻影像節,或許就將是這樣一個契機。
這個七月,包括寧浩和張晉在內的業界大咖將拓展視頻藝術的新邊界,掀起屬於光影世界的新浪潮。
作為短視頻領域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抖音將尋找到更多、更優質、更具有創造力的短視頻新人。這也是本次抖音影像節的重頭戲之一。
金映獎設置了「故事」「記錄」「動畫」「音樂」「創新」等多個專業賽道,每個賽道將分別評選出最佳短片和最具人氣獎,而所有作品也將共同競逐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剪輯獎等多個大獎。
作為評委之一的寧浩導演,如今再次嘗鮮,拍攝豎屏短視頻,說不定,短視頻領域的「文牧野」和「路陽」就在其中呢?
而下一個爆款,或許也離我們不遠了。
※全程反轉,暑期最炸警匪片終於來了
※7月的院線片,好萊塢片有很多呢!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