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建設的「朝陽」樣本:獨特的發展道路,讓教育大區走向教育強區
區域教育地理·北京朝陽
教育文化建設的「朝陽」樣本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一場靜悄悄的學校文化建設,正在深刻改變著一個區域的教育內涵;一個歷時十多年的重大戰略,覆蓋了500餘所學校、影響師生20餘萬人;一條獨特的「教育+文化」發展道路,讓一個教育大區走向教育強區。
草編、泥工等非遺課程展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創意舞龍、趣味龍舟等表演精彩連連……6月6日,在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教育集團舉辦的以「探究龍文化,根植愛國情」為主題的學校文化節活動上,34個以「龍文化」為主題的文創、科創作品展銷會引得大家紛紛駐足、拍照。「學校每學期開展不同主題的文化探究活動,每次活動都經歷開題、探究、出產品的過程。師生在探究中帶著對文化的理解與傳承,讓作品更具文化感和社會性。」白家莊小學教育集團校長祖雪媛介紹說。
作為朝陽區第一批學校文化特色品牌項目學校,白家莊小學教育集團的學校文化建設只是朝陽區教育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特色點亮教育,文化凝聚校魂。在北京市朝陽區,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建構」,他們的文化創新讓朝陽有了紮實的底蘊,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抓住「文化」發展這個牛鼻子 沒有路就蹚出一條路
時間追溯到2007,北京奧運會舉辦的前一年,彼時的朝陽教育發展「渾身是勁兒」,經濟的日益發展為教育事業注入了愈發雄厚的資金,朝陽區300餘萬人民對朝陽教育發展由「大區」向「強區」邁進寄予殷切期盼,朝陽區教育系統上上下下都像上足了發條的機器,到處尋找夯實教育基石、豐富教育內涵的契機。
那一年,朝陽教育推出的全局性工程如雨後春筍——旨在提高幹部教師隊伍素養的雙名工程、直指薄弱地區師資水平提升的農村教師能力提升工程、致力於打牢小學教育階段基礎的小學規範化建設工程、聚焦提升初中學校辦學能力的初中建設工程等,這些工程指向明確,作用突出,都從某一個層面提升了朝陽教育品質。
儘管一切欣欣向榮,但在實際操作中,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始終感覺缺少一個可以統籌中小學教育全面發展的抓手。
經過反覆思考、充分研究,這個抓手在2007年終於被確定,旨在豐富教育內涵的學校文化建設工程應運而生。
「教育的內涵是什麼?是文化。學校教育的過程也就是文化積澱的過程,是逐漸擴大文化影響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教育的作用就是通過不斷增加文化對個體影響的數量和程度,達到一個量變和質變不斷循環作用的結果,從而不斷推進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世元說,「那一刻,我們感覺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
這樣一個工程,在當時國內也並無成熟經驗可以借鑒,只能在實踐中探索,摸著石頭過河。
眼前無路,就自己蹚出一條路來。學校文化建設工程啟動之時,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就制定了為期三年的「三步走」實施戰略,即完成以校園環境建設、人文文化建設和學校特色建設三大主題為內容的學校文化建設系統工程。
其中,2007年是校園環境建設年,主要是通過加強校園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進一步優化學校的教育教學環境,創設良好的育人氛圍;2008年是人文文化建設年,主要是通過加強對師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文明禮儀規範教育,圍繞學校的教育理念,進一步規範學校的校訓、校歌、校徽、校旗等教育載體,達到構建和諧校園的目的;2009年是學校文化特色年,在前兩年建設的基礎上,使之逐步形成文化底蘊較深厚、教育理念較突出、辦學特色更鮮明的品牌學校。
三年「三步走」戰略的實施,帶來朝陽教育校園環境的全面提升,朝陽區中小學校園「顏值」不斷刷出新高度。走進朝陽區的校園,哪怕是曾經的農村「薄弱校」,都有寓意深邃的主題文化景觀,都有精緻有內涵的文化樓道,都有特色各異的班級文化牆。
「以前學校的環境是破破爛爛,現在不僅有了校園景觀,還有了校訓、校歌、校徽,文化味越來越濃。以前我們不願意提文化兩個字,現在彙報和管理都願意講文化。」不止一個校長這樣說,他們實實在在嘗到了學校文化建設的甜頭。
從外顯走向內涵 人人都在文化浸潤中改變
朝陽區的學校文化建設初有成就,是不是可以停下步伐?一些人在觀望,一些人卻在思考。
王世元是後者,這位有著幾十年一線工作經驗的教育者覺得自己還是在教育外圍打轉:「為什麼現在學校很痛苦,校長很痛苦,家長很痛苦,學生也很痛苦,源於我們的教育文化都在追求學生知識的增長而沒有注重學生生命的成長。」
只有注重學校文化內涵發展,進一步從學校環境文化、師生行為文化、學生成長文化、學校管理文化等方面將學校文化建設向系統化、特色化、品牌化推進,將學校文化建設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緊密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學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師生的全面發展。而這正是朝陽區學校文化建設接下來的目標。
從「十二五」走向「十三五」,藉助學校文化建設搭建的平台,朝陽區中小學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
在和平街一中,合唱團、管樂團、民樂團、街舞社、動漫社、環保社、科技社團,「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以及教師的「教育科研節」,為每一個師生的特長發展和健康成長搭建平台。
在呼家樓中心小學,文化進入到課程體系構建層面,學校先後編寫系列校本教材《小學生禮節、禮儀、禮貌教育叢書》《誠信在我心中》,舉辦「中國娃奧運行」民族體育文化節、「民族精神在我心」文化節以及為京廣橋塌陷搶修工人送臘八粥為代表的人文關懷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如何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也由此實現了德育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校園文化建設改變的不僅是校園環境、師生精神面貌、學校發展特色,同時也改變著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思路。
2013年11月,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在朝師附小太陽星城校區召開了「文化涵養靈動的生命——齊振軍、孟夏、李洪海校長辦學特色展示活動」。朝師附小校長齊振軍提煉出「悅文化」,創建「悅文廣場」「悅夢工廠」「悅詩舞台」,給予學生交流展示、放飛夢想的愉悅環境;探索形成「541自主課堂教學研究」模式,用悅動的課程開啟學生的未來之門。中國音樂學院附屬北京實驗學校校長孟夏以「心理健康教育」為突破口,將藝術教育融入學校三級課程體系的開發及創建多元特色課程教學中,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追求美」「分享美」「踐行美」的幸福。平房小學校長李洪海依據「楹聯文化」提出「傳統與現代互融 教師和學生共生」的辦學理念,並創建了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八景」,形成了具有楹聯特色的校本課程。
隨著學校文化建設工程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校長開始行動起來,梳理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立校辦學理念,帶領學校走向新的發展高地。
「文化節」嗨起來 看,一場場文化盛宴正上演
2016年,是朝陽區學校文化建設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
這一年3月,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連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的工作意見》《朝陽區教育系統2016年「學校文化節」工作方案》《2016年朝陽區學校文化建設工作重點》三個文件,為「十三五」時期全區教育系統學校文化建設定下「施工圖」。
讓師生振奮的是,根據工作方案,每年5月和10月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都在全區集中開展「學校文化節」。這是朝陽區學校文化建設上的一大創舉,也開啟了北京市學校文化建設展示的先河,堪稱朝陽區學校文化建設工程塑造的「巨無霸」品牌。
想想看,200餘場活動,超過17萬名學生參與,這該是多大的場面。2016年,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舉辦的首屆學校文化節一炮而紅,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通過學校文化節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經驗和成果得到及時積累和沉澱。學校推進文化建設,既要根源於學校的發展基礎自主設計、自主管理、自主建設,也要深度挖掘朝陽區的文化資源,充分利用朝陽區的文化平台,加強與區域文化的有機結合、主動融合。」朝陽區教委主任肖汶在首屆學校文化節啟動儀式上發出這樣的期許。
到了2017年第二屆學校文化節,朝陽區各學區、學校的文化節活動開展品質更高。從參與對象看,朝陽師生廣泛參與,不少學校做到了師生參與全覆蓋;從特色來看,各學區、學校的文化節形式多樣,管樂、民樂、聲樂,舞蹈、合唱、朗誦,書法、國畫、版畫,京劇、舞劇、話劇,泥塑、軟陶、臉譜,閱讀、科學、寫作……表現形式喜聞樂見,符合學生特點。此外,各學區、學校文化節也充分調動了社區、家長的積極性,影響覆蓋到社區、家庭。
2018年第三屆朝陽區學校文化節主題更明確、立意更宏偉、開展更深入,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節會演活動的同時,朝陽區還以「致敬時代,成風化人」為主題,首期選定10所學校,通過專家一對一指導,強化課題示範引領和實踐轉化,進一步凝聚了學校的文化共識。
三屆全區「學校文化節」「專家引領、課題示範、專題培訓」三大行動,歷時十多年的「主題推進」,覆蓋區內各級各類學校500餘所,惠及域內師生20餘萬人的重大戰略,朝陽區以文化帶動教育發展的乘數效應已經顯現。在為期三年的北京市中小學學校文化示範校創建評選中,朝陽區共有59所學校獲評市級學校文化建設示範校,當選數量在全市位於前列;另有35所學校被評為「朝陽區學校文化窗口校」,為推動朝陽教育全面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向著理想前進 教育文化建設沒有終結時
2018年12月,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尋找中國好教育」系列活動在先後走進上海、天津、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之後,將本年度的「壓軸戲」設在了北京市朝陽區。
原因很簡單,用主辦方的話說,朝陽教育以「文化立校」促進跨越發展、推進強區建設的成功密碼,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選樹一個可學習、能借鑒的「文化興教」典型與樣板。
「十多年來朝陽區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引領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的步伐之快、成績之高,是我親眼目睹的。」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由衷地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要以教育自信創建自信的教育,要通過教育自信建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我們應該把教育自信挺起來,以教育自信支撐文化自信。」朝陽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周煒在致辭中表示。
實踐已經證明,朝陽區學校的教育自信、文化自信勁頭很足。藉助12年一茬接一茬的推進,朝陽區各學校的文化氣質不斷顯現。這種氣質的顯現,體現在學校文化建設成果的多個方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校文化品牌。
比如芳草地國際學校整體構建的「紅領巾的紅軍行」綜合實踐活動,已經成為學校的文化品牌。它不僅涉及音樂、科學、語文、數學、品生、品社等跨學科教學,還有大量的課外體驗,通過深入挖掘學校的紅色基因,凝練學校文化精神,讓師生在課程中「厚植愛國情懷,深耕文化內涵」。在每年一次的「紅軍行」遠足活動中,學生參與連環畫創作、編草鞋、繪製線路圖、模擬過「鐵索橋」等一系列研究性學習活動,鍛煉了體魄、磨鍊了意志,體會到了紅軍長征精神。
12年持續開展學校文化建設,為朝陽教育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座座充滿文化氣息的校園,也不僅僅是一個個凝聚朝陽師生心血和智慧的自有教育文化品牌,更重要的是,朝陽區將十餘年探索帶來的經驗進行梳理、提煉、拔高,形成了指導下一步工作的理論。
在2018年學校文化節啟動活動中,王世元在致辭中說:「朝陽區學校文化建設已經走過了十年,在第一個十年中,關注更多的是『物的文化建設』,現在進行第二個十年學校文化建設,我們將重點關注『人的文化建設』。」
王世元認為,要想真正推進教育與文化相融,必須打破狹隘的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單一思維,要將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的「破題」切入點,深刻認識到學校的屬性是「育人」,而「育人」的功能在文化的呈現上就是「理想教育文化」。
為落實理想教育文化理念,朝陽區教育系統在2018年開始了新的探索:選取理想教育文化實踐基地校,以學校文化節和文化特色品牌項目創建活動為載體,開展實施了學校文化建設「專家引領」「課題示範」「專題培訓」三大行動計劃。
「教育文化對人類生命個體教育的影響具有巨大的慣性。教育文化的慣性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教育改革難以改變方向。如果僅從方法改革、工具改革、管理改革做起,而不改變現有的教育文化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那麼教育改革一般說來只能是工匠式、漸進式的改革,難以有實質性的突破。」王世元的夢想,就是探尋理想教育文化之美。
從單純的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到以師生行為文化、學生成長文化、學校管理文化為要素的學校文化建設,再到將文化涵養融入育人全過程的教育文化建設,朝陽區的教育文化建設沒有終結時,永遠在路上。????(中國教師報記者 康 麗)
※守護舌尖安全須加強「食育」
※世界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首部作品集國內出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