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鎮就業70年增27倍,非私單位年均工資從400元到8萬元

城鎮就業70年增27倍,非私單位年均工資從400元到8萬元

20多年前,還在四川大山裡辛苦耕種著二分薄田的王洪,怎麼都想不到有一天他會來到北京工作。並且,讓他更想不到的是,離開家鄉之後,王洪不僅賺到了老家兩套房子的錢,還賺出了供女兒上大學的學費。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70年中,數以億計像王洪這樣的勞動者,用雙手托起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其經歷也生動地詮釋了「就業是民生之本,勞動是財富之源」。

70年來,我國就業政策總體上經歷了「計劃化—市場化」的演變過程,勞動者的就業狀態從「統包統配,城鄉分割」就業走向了「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一方面是城鄉就業分割逐步被打破;一方面是就業結構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而改變。

1949年~2018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從1533 萬人增加到4.3億人,增長約 27倍;城鎮失業率從 23.6%降到 3.8%(登記失業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56年98元增加到2018年的28228元;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貨幣工資,1952年為445元,到2018年為82461元。

城鄉二元格局轉變

新中國成立前,經濟凋敝,城鎮勞動力多數處於失業狀態。1949年末,全國城鄉就業人員1808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為1533萬人,佔比僅為8.5%。當年末城鎮失業率達23.6%。

政府面臨的最大就業問題是大量失業和無業人員,就業政策首先關注的是失業救濟,有計劃、分步驟地安置失業和無業人員,固定用工和統一調配為主,嚴格限制辭退職工。

到上世紀50~70年代,就業狀況逐步改善。1978年末,我國就業人員達到4015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為9514萬人。

在王洪父輩年輕的時候,離開鄉土的機會並不多。一些羨慕城市生活的農民自發轉移到工業建設行業中,但這種盲目流動還曾經帶來不少社會管理問題。

但是,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的研究顯示,隨著微觀激勵的改善,勞動效率大幅提高,農業勞動力剩餘被顯性化。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農業中大約有 30%~40%的勞動力是剩餘的,絕對人數高達1億~ 1.5 億。

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壓力促進了一系列體制性障礙的逐步拆除,並最終使勞動力得以重新配置。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隨著糧票等票證制度被取消,農村勞動力可以進入各級城鎮居住並就業。

源源不斷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城市,成為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曾對第一財經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業市場主要矛盾是解決龐大的、源源不斷的、無限供給的農村勞動力城市化的問題。可以說,我國工業化主要不是解決城市就業問題,而是要解決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就業的問題。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隨著經濟發展和就業優先政策實施,我國就業總量大幅增加,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

王洪1998年到北京打工,從建築工地的普通工人做起,經過20年奮鬥,成為一名有技術的水暖工。他對第一財經表示,來北京的前十年工資非常低,幾乎沒有攢下積蓄,但賺錢確實比種地容易得多。

他真正感覺到工資上漲是在2008年之後。他在老家買兩套房子的資金都是在2008年之後賺到的,不僅是建築工地工人的工資大幅上漲,他媳婦做保姆的工資這些年也翻了好幾番。

新中國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很低。195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98元,人均消費支出僅為88元。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28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24.3倍。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連續多年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18年已下降至2.69。

就業結構改善拉動就業增長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城鎮新增就業59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54%。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連續3個月下降。

曾湘泉表示,在過去的十年間,就業市場的矛盾慢慢在發生變化,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結束了。隨著勞動力年齡人口下降,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超越了總量矛盾。與十年前相比,經濟總量的盤子大了,就業總量和就業彈性都出現了明顯增長。

就業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就業結構的改變。首先,城鄉就業結構發生變化:1949 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僅佔全國就業人員的 8.5%, 絕大部分勞動者在鄉村就業; 2018 年,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比重達到 55.96%。

勞動者在三大產業中的就業比例也在發生根本性改變。新中國成立之初,產業基礎十分薄弱,1952年,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0.5%的農業吸納了83.5%的就業人口。

隨後,按照當時環境和現實需要,我國主要實行「重點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同時配以農產品統購統銷政策,促進了工業積累。1978年,農業增加值比重降至27.7%,就業比重降至70.5%。改革開放後,產業結構深刻調整。2011年,第三產業就業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過第一產業;成為就業最多的產業;201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成為增加值最大的產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三次產業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

2018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2%、40.7%、52.2%;就業比重分別為26.1%、27.6%、46.3%,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和就業比重分別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三產業、中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成為吸納就業的主渠道。2013~2018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連續6年超過1300萬人。

城鎮非私單位工資增長185倍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生活相當貧困。1952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平均貨幣工資)為445元。

上世紀50年代,城鎮就業人員工資增長緩慢。到1978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只有615元,26年間總計增長38%,年均工資增長率為1.46%。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行,城市地區一系列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措施出台,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自1985年突破千元大關達到1148元之後,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收入駛上了快車道:2001年再次突破萬元大關;2018年達到82461元,比1952年增長了185.3倍。

我國工資統計制度改革在2009年邁出重要一步,正式建立年度私營單位工資統計抽樣調查制度,將私營單位納入統計調查範圍。占非私單位約60%的私營單位工資收入同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08年,國家統計局對私營單位工資調查進行試點時約為17071元,2018年已上漲到49575元。

失業率大幅下降也是70年來中國就業的一大亮點。1949年末,城鎮失業率達23.6%。截至201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97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2018年末,我國就業人員增加到77586萬人,比1949年的18082萬人擴大3.29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交通領域央地權責首次明晰,事關超萬億政府投資
華為鴻蒙「衝刺」,建立生態體系將是最大難點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