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雕版印刷術始於唐朝,在唐中後期已經廣泛使用。在四五世紀間煙枲墨和紙的出現,為雕版印刷提供了物質條件,到受青銅器和石刻銘文的啟發,人們把書籍內容拓寫在木板上,雕刻出印刷的木版,這就是最早雕版印刷,比用手抄寫快多了。

可是用這種方法,印一種書就得雕一回木板費工費時,無法迅速地大量印刷種類和內容較多書籍,如要印刷一些字數很多的書籍,往往要雕好多年,一旦這些書不再重印,雕好的木板只用了一次就完全沒用了。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宋代慶曆年間,畢昇發明了泥活字,由於印完後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雕板如有錯字不易更正,需要另外刻板,而活字可即時更正,對巨量的內容,多套書集也只要一套字就夠了。彌補了雕版的不足。

元代王禎成功創製木活字,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明代無錫人華燧,在1052年以銅活字排印了《渭南文集》,十分精美實屬罕見。

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是世界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它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登堡鉛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古登堡的鉛活字印刷術經濟實用,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和現代化。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然而中國活字印刷從宋代發明起,一直到清代600多年時間裡,雖有技術層面的改進,不僅未能取代雕版印刷,雙術並存,在印刷業中所佔比例也很小不僅沒有完全取代雕版印刷術,並且推廣緩慢。

張秀民《中國活字印刷簡史》中說,現代流傳的明清活字版的書有二十多種,經史子集的單行本四千餘種,與數以萬計的雕版書籍相比太少。

這還是明清市井文化發展話本小說流行推動下,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清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的結果。歷代保存下來的活字印刷品只佔到百分之二左右。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活字印刷推廣緩慢得呢?其實一項影響深遠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離不開社會文化,市場的需求,技術成熟度,使用者的積極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幾方面影響。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首先,活字印刷的局限性,無法完全取代雕版。

,雕版印刷有圖文並舉的優勢,使用活字印刷的工坊,往往也保留雕版印刷封面及插圖頁。明清小說流行插畫,比如《水滸傳》就有108個人物的畫像插圖。何況有圖有文的經卷文獻類,雕板仍是必備。

,由於活字印刷技術本身不成熟的缺陷,讓推廣受到限制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對於需要不斷反覆大批量印製的三字經,基礎讀本,經帖等,往往也保留雕版,而新書批次較少,更新較快的書本,或官方藏書體量巨大,卻單本量小的通常活為主。所以兩種方式並存,對文化傳播的貢獻也難分伯仲。

宋代是雕版印刷發展的全盛時期,雕板印刷已瑧完美,而活字初興工藝局限,使得文字也不如雕版排列整齊美觀。元代王楨《農書》所附《造活字印書法》有雲:


近世又鑄錫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於盔內界行印書。但上項字樣,難於使墨率多印壞,不能久行。無論泥木石吸墨膨脹容易凹凸不平,銅錫吸墨性差,成本又太高。

而雕版的書籍因版本的不同,所印製的風格統一,又各具版本特色,其上等者為收藏家所好,成為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其次漢字作為象形文字,操作難度大。

鉛活字在西方廣泛應用,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拼音文字由少量字母組成一個字,如拉丁語系26個字母,每個字母準備100個大小不等的字模也才2600個,而許慎《說文解字》收錄漢字就四五千個,生僻字則上萬,不比拼音文字的字母少簡單易學。

,象形文字需要大量的字模,意味著活字印刷前期投資巨大,對於使用者門檻較高。

漢字需要字模的數量龐大。一副活字至少要上萬個活字,對比種類較少印量小的業務,則無優勢可言。巨大的字模數量,使得活字印刷工坊初期投資成本高昂。清乾隆時期印一套《史記》,雕板工費為白銀1450兩,而活字亦要1400兩,看起來兩者相差不大,並且木活字則不如雕板精美,銅活字則投資巨大,加上昂貴的人工費,分攤計入工費一定比活字更貴。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宋代形成了官刻,家刻,坊刻的三大印刷工坊主體。官家以儒家經典為主,直到康熙時期才正式採用活字。雍正時期以銅活字印成《古今圖書集成》,萬餘卷上億字內容,光字模就25萬餘個,可謂規模空前,充分顯現了活字印刷的規模效應。可惜此後銅活字被閑置,因為銅字易流失變得殘缺不全,字模最後被鑄成了銅錢了。到乾隆年間只好印製了木活字的《英武殿聚珍版叢書》,有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更要命的是,漢字的特點造成省板不省工,操作複雜要求排版印刷者文化水平很高,常常一匠難求,因此也造成了活字印刷術推廣的困難。

字模數量多對工人的要求也更高,排版時要求按韻腳分類擇取,由於繁體字筆畫多,又無拼音標刻的字模,對書稿尋字布版相當考驗工人。並且用過之後漆黑一團的反字,視力記憶要絕佳才行。要成為熟練工可不是三朝五夕可成之事,操作的困難使得推廣更為不易。而活字鑄模,刻字,排字,審稿,定板工作量不小,由於是反字,識字不多的工人速度就慢。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計算機問世後,漢字的特殊性輸入的困難,曾使得拼音化的呼聲一度高漲。如果觀眾稍微用心,就會發現外國電影中五大三粗的漢子,也能用兩根手指笨拙的打字,只有大公司才需要專職打字員。

三,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社會,技術要求很高的製版工稀缺,一般文化人自命清高,又不屑干粗活,所以古代做這個工作的,基本是這樣幾類人:一是貧寒的書生,二是破落貴族子弟,官坊還有犯罪服役的囚犯。

宜賓"大文堂"後人曾興和老人,他在公私合營時,作為書鋪老闆本應評為工商業者,靠著能寫會雕板又會印製,動手能力強而被定為手工業者,整個川南如他一樣能文能印的書鋪老闆僅他一人。

(上世紀末有位長輩在紙箱廠當廠長,欲求一位懂外文的排字工遍尋不得,元元勉強去排了一天鉛字,油墨之污一月未盡。)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與活字印刷相比,則雕版操作更簡單易行。

雕版印刷則簡單易行:在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不識字的工人時間長了也能進行熟練操作。

因為它有著統一的版本模式,標準化印刷的優勢明顯,更新雖然不如活字快,保存卻簡單。比如傳統的四書五經,以及教科書等,基乎不用變動的老版上手就印快多了,比起活字排版又省事些。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活字技術含量更多些,我國發現最早的活字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字體大小不一,有個別字被橫置,這種錯誤不會發生在雕版印刷品上,很顯然是活字本。活字印刷由於印刷者文化水平不高,容易犯錯,好比電腦打字快捷,可一不小心,就會有錯別字跑到文章里,手寫的話,就不會出現輸入法錯字。 今天常說的版本亦來源一於雕版之說。這也說明活字的缺陷,不如雕版統一和標準化。

所以正如狙擊步槍不能成為常規制式裝備,其中重要原因造價高昂,且要求使用者的專業技能。同理兩種印刷術相比,雕版應用普及勝於活字。 長篇大著,用字更多,非官方大戶無此規模,小作坊式的民間書鋪,雕版依然盛行,因為操作簡單容易上手。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活字印刷沒有取代雕版,而是坐了「冷板凳」呢?

雕板


傳統文化的習慣勢力,影響著新技術傳播普及。

歷代統治者以開科取士,文化普及局限於讀書人,識字人太少.再加上古代知識更新緩慢,唐詩宋詞百家姓,四書五經千年不變,明清更以八股文為限,書坊缺乏種類繁多而一次性印量少訂單,難以分攤巨額的生資成本。而一般生產者基於技術,成本,市場的考量,對活字也提不起興趣,缺乏生產和引進創新的動力。

西方文明的代表精神之一科學態度,是儒家思想佔主導地位的人文中國所缺乏的,工匠精神說到底也就是對科學及技術工作者的尊崇。新時代里如何發揚大國工匠創新精神,引人深思。

(參考書目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潘吉星著,《中國活字印刷簡史》,張秀民,《中國印刷通史》,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