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市場期待「品質」升級

電影市場期待「品質」升級

來源:經濟日報

電影市場「入冬」了?面對困境,電影從業者雖有焦慮,但對中國電影未來仍充滿信心

眼下正值暑期檔,可是電影市場似乎正在經歷一場「寒潮」。一方面,從院線排片情況來看,目前並沒有出現具有票房號召力的電影;另一方面,上半年電影市場票房慘淡,年度票房縮水幾成定局。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年1至5月中國電影分賬票房(不含服務費)和觀影人次的同比增速均為負,出現2011年以來首次下降。

就在6月中旬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一大批從業者紛紛用「抱團取暖」表達出對影視寒冬的集體焦慮。「電影產業寒冬背後的深層原因,是過去幾年電影投資過熱帶來的產能過剩、稅務問題帶來的信任危機、資本過度追逐帶來的資產高估,以及行業人才缺乏、電影工業化體系不夠完善等。」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表示。

雖然電影產業危機重重,但是從業者仍然表現出對未來的信心。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劉嘉表示,雖然中國市場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飛速發展後進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但中國電影市場仍然是全球電影產業的支柱。中國觀影群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隨著中國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城鎮化建設的持續推進,中國電影產業向好這一大趨勢不會改變。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平則強調,當前中國電影正處在從數量時代向質量時代調整的階段,進入穩定發展期。面對階段性調整的現實,電影產業參與者在積極應對挑戰的同時,應充分意識到中國電影市場後續發展的動能和潛力。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則認為,面對短期內調整的挑戰,應該回到電影本身的價值去思考。程武強調,電影作為最廣泛觸達用戶的文化載體,一方面,能夠給社會和整個國家與人民帶來的文化價值;另一方面,觀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優質內容的追求還在不斷提升,這些都將是中國電影未來發展持續的動力。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表示:「互聯網的發展悄然改變著傳統電影生態與格局,危機意識之外,從業者更應當看到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正在給電影產業帶來新的增量。」 (經濟日報記者 姜天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