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文 陸九奇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修改文章不僅是一個好習慣,更是一種能力!

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修改文章比寫文章本身,有時更加重要!正所謂「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那麼好文章是如何修改出來的呢?我們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關於修改的故事

好文章的修改而來,這樣的觀點自古皆然,中外都是如此。這裡先說幾個故事給大家,我想這樣關於修改的故事,肯定可以激發同學們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同時這樣的故事也可以作為我們寫作的素材積累。

1.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前往京城。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來替換「敲」字,反覆思考定不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吟詠,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的姿勢。行人看到賈島這個樣子都很驚訝。據說,這樣痴迷於推敲這兩個字的賈島,不小心走進了一個地方長官的儀仗隊中,這個地方長官很有名,叫做韓愈。還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勢。於是一下子就被韓愈的左右侍從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賈島詳細地回答了他在醞釀的詩句,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沒有確定,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迴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用『敲』字好。」於是兩人並排騎著驢馬回家,一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捨不得離開,共有好幾天。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詩人賈島推敲的故事,相當有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起初寫文章也不好,後來看到唐代傑出的散文家韓愈寫的文章,原稿改得一塌糊塗,才恍然大悟。從此他寫文章就特別注意修改,每寫一篇都要修改許多遍。他常把稿子貼在牆壁上反覆的看,逐句修改。有時候原稿被改得一字不留,直到實在沒有改的,才拿給別人看。他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記》原稿當中第一句有數十字,經再三修改,只剩下「環滁皆山也」五個字。非常精練。

這是古代的故事,到了近代中國,像魯迅這樣偉大的作家,是不是突破了這點,不需要修改就能寫出好文章?不是的。魯迅認為修改文章必須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說:「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魯迅先生生前寫的最後一篇文章叫做《因太炎先生想起的二三事》,這篇文章寫過後沒幾天,先生就去世了。當時他生命垂危仍奮筆寫作、堅持修改。在這篇文稿上,修改的筆跡有63處,其中刪改38處,增加25處。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文學大師如魯迅的文章,也是修改出來的

老舍先生的劇本,僅我知道的《龍鬚溝》就修改了十幾遍,總的修改字數達到了五六十萬字之多。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茶館·龍鬚溝》當中,龍鬚溝的篇幅從87-171頁,不過94頁的樣子,並且劇本都是對話。不過四五萬字的規模,但老舍改了許多遍,最終的龍鬚溝和最早的版本,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在此後的劇本《春華秋實》當中,老舍改了12遍的稿子,光尾聲就改了6遍。每一次都是從頭寫起,現存遺稿的文字量有五六十萬之多。這是陳徒手先生在《人有病天知否》一書當中披露的。

幾年前作家遲子建出版了新書,叫做《群山之巔》。作者在後記當中說:在出版之前,最後一個讀它的是李小林老師。她既是我尊敬的編輯家,又是一位能夠交心的朋友,她的藝術感覺一直那麼敏銳。她在讀完作品後,與我有過電話長談。她欣賞它,但針對其中一章,提出了非常有見地的意見。這樣我綜合編輯們的意見,在十月又改了一稿,在落葉聲中,終於將它定稿了。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茅獎作家遲子建,好作品是反覆修改出來的

有同學會疑問:是不是我們中國作家有點笨,反覆修改才行,要是這樣看的話,外國的作家就更笨了。國外有一作家,每部作品都要經過反反覆復地修改。他寫的《破壞地獄和建設地獄》一文,手稿共有400多頁,上面塗滿了修改的筆跡,最後發表時只有20頁。而他的小說《為克萊塞爾樂章而作》,手稿有800多頁,發表時僅有5頁。長篇小說《安娜.卡列琳娜》時,僅開頭就改了12次,最後才定稿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在日記中曾這樣寫道:「寫作真是件艱難的工作,我不偷懶,可是整整一天,只改了五頁,而這還需要再修改。」沒錯,這個作家叫做列夫托爾斯泰,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托爾斯泰

法國作家莫伯桑,在初學寫作時,曾帶著一篇新寫的短篇小說去向他的老師——法國大作家福樓拜請教,他在福樓拜的書桌上看到一厚沓十行字的稿紙,上邊只有第一行寫有鉛筆字,其餘九行都是空白的,他感到很吃驚,便問:「您這樣寫不是太浪費稿紙了嗎?」福樓拜笑道:「親愛的,我一直有這樣的習慣:一張稿紙只寫第一行,而其餘九行是為了修改用的。」莫伯桑感到很震驚,趕緊辭別老師,回家改作文去了。我估計連自己的小說都沒敢拿出來給人看。

修改是自古以來、中外作家共同的選擇。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說一個典型案例。

一個六年級學生,寫的是運河邊上不久前來的一個小孩,渴望和作者一起玩耍的故事。小男孩看起來髒兮兮的,似乎也沒有上學,似乎也沒錢上學,最終作者和他一塊踢球,在道別的時候,小孩贈送作者一個嬰兒才玩的玩具,體現出這個小孩在貧苦家庭中生活、渴望友誼,內心善良。原文大意如下:

①我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孩子。

②我和運河小孩是這樣認識的,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

③我們玩的是踢球的遊戲……在和他奶奶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他是一個熱愛讀書的孩子。

④我發現天已經暗了,我跟他擺擺手說,我要回家了。

你看,以上四句話基本代表了四個段落的寫作出發點,作者要敘述整個故事,完全以自我的角度出發去寫,這樣一來作者——也就是我在文中的分量很重,這當然不是不可以的,是可以的。但全文的故事寫得有點單薄,彷彿都是我的幾點回憶構成的。而在修改稿當中,作者我仍然存在,但是重要性明顯降低,變成了一個線索人物,而主要寫的是小男孩和他的奶奶。比如:開頭第一句,就不再是我曾經見過這樣一個男孩,而是一句問話:

「小哥哥,我能跟你一起踢球嗎?」你看,這樣一句的出現,效果很好。第一、作者淡化了自己的感受,淡化了自己的角色,而讓主要人物第一時間出場,但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第二點:設置了一個懸念。說話的人是誰?他們一起踢球了嗎?作者首先拋出一個懸念,一個懸而未決的句子,讀者很想知道後面的故事。這樣一改,故事性立即出現了。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修改作文也是一種樂趣呀

作者要凸顯的不是自己,而是運河邊上的那個男孩和他的故事,關於貧窮而善良、渴望友誼、交流的故事。所以這樣一改,側重點馬上回到了這個內容的關鍵上來,而不是一味強調自己的感受。作者從這句話「小哥哥,你能跟我一起玩嗎」開始,立即開始還原當時場景的過程

如果你獨自玩的好好的,忽然有人這樣問你:你什麼感受?你第一時間會看他,想一想他是誰?所以作者立即去寫這個男孩的肖像:大概六七歲、小腳在大鞋子里,腳趾在探頭探腦、臉色黑中帶紅等等,把一個看似是野孩子的形象寫了出來。然後作者在打量的過程中,很自然想起了不久前運河邊新搬來幾戶人家。想到可能其中就有他。當他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時候,傳來了一蒼老的聲音:是小男孩奶奶的聲音,勸說他不要打攪別人,誰願意跟你玩之類的,這樣他們的身份很快得到了確認。

在詳細寫了奶奶和男孩的對話之後,作者的文字直接切換,以「接球」這樣的簡短對話實現故事的延續,他和小男孩玩了起來。這就是用行動來回答開篇的那個問題:你願意和我一起玩嗎?然後就是兩個孩子一塊踢球的畫面,然後就是道別的場景,小男孩愣是要給作者一個小玩具,一個嬰兒才玩的手搖鈴,他沒有別的。可見其善良。結尾處去升華主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跟自己一樣,能背起書包去上學。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通過和原文的比較,經過修改,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第一、改變了原文對作者我的側重,將自己變成了一線索人物。從而把內容的重心讓位於小男孩和他的奶奶,這才能突出故事。

第二、修改後的故事,帶出了更多的信息。原文的故事沒有太多信息的帶入,而修改之後,小男孩背後的故事也可以供我們猜想出來,整個故事很飽滿,不再是單一的。

第二、文章結構的修改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文章改結構,和工程師改圖紙上的結構一樣,十分關鍵

本來我想從語言的修改說起的,因學生在學寫作文、學寫修改的過程中,首先是從語言的修改開始的。在教育部的新課標當中,小學三四年級,也就是第二學段有一規定。在第三點關於習作方面,第5條,叫做: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當然,標點也是語言的構成,所以我說:國家教育部規定都是這樣的,從語言的修改開始。而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規定是這樣的:也是在第三點習作當中,第4條: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到了初中,其規定有所升格,要求所有提高,在關於寫作,這裡注意:初中規定叫寫作,小學3-6年級叫習作,一二年級叫寫話。初中的規定是第七條當中,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強調的也是對語言的修改。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教育部新課標對作文修改有一定的要求

新課標中沒強調對結構的修改。只是在第4條對寫的時候有提及,叫做:根據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文章得以升格,得以成熟、得以優秀,常常是從結構上的修改才能完成的。僅有語言的修改是不夠的。所以我們先看對結構的修改。

1.大段的刪除。我們在修改過程中,常常忽略了刪除這個功能,很多學生的作文,其修改的第一步都應該是刪除,而不是別的什麼。舉例一個。

一名小學生寫童年中最有趣的一件事,他寫的故事是和小夥伴在森林當中發生的趣事,用了兩頁半的篇幅。但在第一頁當中,對這個最有趣的故事絲毫沒說,他花了一頁的篇幅在說什麼?主要是在家的無聊和出門的過程,他大概是這樣說的:

我不想待在家裡,待在家裡很無聊,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手機,多麼的無聊。電視節目我都看了上千遍了,數都數不過來。手機已經沒電了,好沒意思。於是我準備去玩,但是剛把腳露出門外,我又縮了回來,因為天氣太熱,實在是不願意出門,但是我不能放棄,於是再一次勇敢地邁了出去,一出門天氣太熱了,我都快成肉串了,就少了一點鹽。不多說了,找人玩去……

這樣的敘述過後,一頁紙已經過去了,然後才寫去找小夥伴,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於是童年中最有趣的一次經歷出現了。所以你看,對孩子來說,結構意識是需要儘早建立的,作文中所有的內容都要圍繞主題展開,慢慢地我們將意識到:每一句話都不是廢話才行,否則整整一頁的內容,都是可刪去的內容。你要寫一個故事、一個事件給你的讀者看,就要儘早地進入故事當中來。就像上面的《運河邊上的男孩》文章一樣,上來就甩給讀者一句話:哥哥,你能和我一起玩嗎?

就這樣一句劈頭而來的話,讀者就已經看到了故事,故事已經在其中。對修改作文而言,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考慮該刪除那些沒有必要存在的文字,這樣的文字出現在你的文章當中,是會影響讀者的心情的,讀者不過想看一下具體的內容,所以需要你儘快進入故事、進入有趣的情節之中來。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毫無用處,跟主題無關的文字,請果斷刪除!

關於結構修改的第2點:

如果你在開頭就設置了一個懸念的話,就像上文《運河邊上的男孩》那樣,一兩句話就夠了,讀者就很想知道:誰在和作者說話?誰想和作者一塊玩球。這就留下了一個很好的懸念。在另一文章當中,很想寫一個懸念出來,文章叫做《一節課的啟示》,作者開篇就說:

在我記憶的長河裡,有許多事情都被淡忘了。可是有一件事,讓我終身難忘,那就是發生在我五年級時體育老師被氣哭了。

我們看作者說的:可是有一件事讓我終身難忘。如果到此為止,這就是懸念了。讀者會想知道:什麼事讓你終身難忘?讀者有看下去的興趣的。但最後一句話:發生在五年級時體育老師被氣哭了。

哈哈哈哈哈哈!我只能狂笑不已。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們作為讀者,本來很想看這個故事,但你這麼一說:徹底暴露了。我們立即知道你要寫的是什麼事情了,等於沒有絲毫的懸念了,所以我說: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刪除,把老師被氣哭了這句直接刪掉,暫時不要告訴你的讀者,給他一個懸念,是不是感覺更精彩。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文章有懸念是好的。注意保留

結構修改第3點:我們在修改過程中要注意文章內部是否有所照應。伏筆和照應是典型的結構手法,前面寫了一絲絲內容,可能是一句話、一個物件、一種身份,後面就要提到這一點,否則前面的存在就是孤立的,沒有意義的。

著名作家契訶夫在談創作時,有句話很精彩。他說:「如果你在第一章當中寫到牆上掛著一把槍,那麼到了第二章、第三章的時候,這把槍就得響!否則你寫它掛在牆上做什麼用?」

這個意思是明顯的,很多文章中出現的一種物件,後面必須用到才行,否則你在前面說這個就沒意義。

比如《水滸》當中的楊志押解生辰綱的一章中,文中先是寫了藤條的存在,很快這個藤條就用上了,就是楊志用藤條抽打那些不肯聽話的兵士的,而且不止一次提到這個藤條。喜歡看《水滸》的同學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楊志押解生辰綱的那一章。我們同學寫作文時,有時難以意識到文內照應的好處,這個好處其實是明顯的:文章內部在結構上可以更完整,就像一個閉合的圓一樣。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水滸》中智取生辰綱里,有關於藤條的文字,請自行查看其作用

關於這點,我批改作文時有一典型的案例,是在想像作文當中,一學生寫二十年後回故鄉,第一段就說自己成了科學家,這當然是好事,文中主要寫家鄉的變化、人與物的變化是令人吃驚的,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讓農村原有的美麗田野都消失掉了,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作者的主題是很棒的,提到了很高的一個高度。但直到文章結束,也沒有絲毫的句子說自己科學家這一身份的情況,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如此,你為什麼要在第一段說自己是一科學家?

這一身份對全文而言完全的不必要的。文中沒有發明和創造什麼,結尾也沒說跟科學相關的事情。所以我猜:作者陷入了一種慣性思維,覺得20年後我肯定不是一學生了,身份有了變化,於是第一段中就出現了科學家的身份、頭銜。所以我的意見是:你可以結尾處呼應一下就行了,加上一句:作為一名科學家,我如何如何。這樣寫一是呼應,在結構上完整,二是至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科學家的眼光在看問題、看自己的故鄉。唯有這樣,你的這個身份才不是多餘的。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想像作文中,你的身份要有用才行,不然提它做什麼?

第三、關於語言的修改

這是修改時的重點。許多小學生修改文章基本都是句子的捋順、詞語的替換,從而讓詞語更準確、生動,初中時也側重這一點。有人說:在出版社、雜誌社做編輯的人員不也側重對語言的修改嗎?是的,但首先面對的作者往往比較成熟,寫東西懂得結構和語言的重要性,所以修改可見的部分往往是語言。如果寫的很差的作者,編輯直接就打回去了稿件。同時,文學編輯對作品也會提出關於情節、人物的意見,情節是否需要優化,人物是否鮮明等,都可以提出意見。

語言是如何修改的?

1.語病的修改。病句的種類太多了,這裡舉幾個典型的情況。一是同音詞語的混淆,比如他的這番話,給了我很大的啟事。這裡的啟事寫成了事件的事,不妥,要改成示範的示。這就是混淆了啟示和啟事的不同。有些病句是不認真造成的,比如說「我的籍貫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這裡要理解「籍貫」的概念,所以刪除句子最後的那個「人」字。等等。關於病句修改的案例太多,舉不勝舉,需要我們在日常修改中做專項訓練,或者有效提升自己的語感。

2.啰嗦。啰嗦不僅是一個語病的問題,還是一個思維和結構的問題(故單說)。有同學寫道:他是一個美麗、漂亮而又瀟洒的人。這裡我們強調一點,形容詞點到為止就好,不要過多的使用,更不要重複的使用。再比如有同學寫道:一次次的鼓勵、一次次的支持、一點點的進步,都是你當我的希望,當我的信心,帶給我的最珍貴的記憶。其實是可以更加簡潔一點的,比如改成:一次次的鼓勵和支持,帶給我的信心、希望和進步,是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就可以了。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年輕人喜歡說大人啰嗦,其實自己的作文也可能很啰嗦

3.和啰嗦相對的是過分乾癟,彷彿沒有話說。作者用500字寫一篇作文,最該充分展示的場景、故事,只有三言五語,其它都是相關性很弱的話,這就明顯是一種語言乾癟的表現。但我要說:語言的乾癟是表象,表面的現象,你看不到的乾癟是思維的乾癟,思維沒打開,思路打不開。再加上觀察力的不足,導致這種乾癟的效果。所以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要對故事場景、景物的畫面等有一個充分的觀察,要細緻一點。

我建議:把動態的場景定格了,然後分解其中人物的動作,用連串的動詞寫出來,這樣就不幹癟了。而對靜態的畫面,它已經定格在那裡了,我們就仔細觀察,然後再做兩件事。第一是用比喻和擬人等手法來寫,第二聯想。

宗璞有一文章叫做《紫藤蘿瀑布》。其中有一段,她看到了花朵想摘,但是沒摘。她怎麼說的: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下面就是聯想: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止在我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頭的關於生死的疑惑,關於疾病的痛楚。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都暫時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你看,這就是沒摘這朵花,然後看到花的美好、繁盛,聯想出的內容。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見了這樣的紫藤蘿,誰都會慢下腳步

4.大白話。作文畢竟是書面語言的表達,需要文一點。就是文化的文、語文的文,比如這樣一段話:我發現了一顆小胡楊枝,一向喜歡折斷樹枝的我老毛病又舊病複發了,一腳踩上去就想把它踩斷,可是令我驚訝的是,它竟還完好無損:「我還不信了。整不過你一根樹枝!」我生氣了,於是……你看這樣的表達當中,一方面有病句的存在,老毛病又舊病複發了,是重複的表達,可以改成舊病複發了,或者老毛病又犯了。另外就是大白話:我還不信了,整不過你一根樹枝!很有意思。

真實的心理活動也需要「文」一點:比如:一顆小胡楊枝出現在我眼前,一向喜歡折枝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忍不住踏上一隻腳,想踩斷它。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它竟然完好無損。我的心頭忽然湧起一股無名的怒火:我不相信會敗在你的手上……

作者的文章是寫自己考試失利,心情不好,所以去旅遊的過程中想藉此消解心中的憤懣,雖然折斷樹枝是不好的行為,但我們這裡不說作者這樣做對不對的問題,只說這樣寫好不好的問題,折枝較之折斷樹枝就文一點對吧?心頭湧起一股無名的怒火,想踩斷它較之「我還不信了,整不過你一根樹枝!」就更是文了許多。我知道:雖然大白話的心理描寫看起來動人,在電視劇、電影中可以出現,它們很多都是這樣的對話,但寫作文是書面的表達,盡量要文一點才好。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作文主要是書面語表達,不是口語表達,不要過於大白話才好

再比如,有同學寫到:同命運、同心跳、同呼吸。我的意見是:首先可以簡稱為「同呼吸、共命運」,這是一個熟語,再説「三個同放在一起」造成一種閱讀上的不便之感。我在批改的過程中,喜歡猜想和還原小作者的心理過程,還原他的構思、醞釀的過程,所以我覺得他想把心跳放在文章當中,也許他的確有過這樣的感受,當我們讀小說的時候,被其中人物的命運所揪住,心潮起伏,真的有一種同呼吸的滋味,所以我並沒有直接刪去他的同心跳,而是緊接著說:我同書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常常聽得到他怦然律動的心跳。

另外一點是變無效描寫為有效的描寫。一同學寫《善良的運河小孩》第一稿當中,開篇就對這個小孩做了描寫,他是這樣寫的:我曾經見過這樣的一個孩子: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個小巧玲瓏的鼻子,一張能言善辯的嘴巴,一頭烏黑亮麗的平發,一雙小小的耳朵。這樣描寫就是一種無效的描寫,我們不知道你所刻畫的人的樣子,或者很多很多人都長這樣。

深度 | 好作文是這樣修改出來的:故事、結構、語言3大修改利器

看一看同學們的合影,沒有兩個人長的是一樣的。

什麼的是有效的描寫?能抓住一個人鮮明特徵的才是有效的,如果我們也在運河邊上玩,看見作者剛才這樣的描寫,我們很難在一群孩子當中找出他來。經過作者的修改,對小男孩的描寫變得有效起來,變成這樣的:他,大概有六七歲的樣子,一雙黢黑的小腳躲在了大了兩號,已經開了「窗戶」的洞洞鞋裡探頭探腦,一件肥大的體恤衫歪斜地掛在身上,肩膀頭從領口鑽了出來,臉色黑中略帶紅潤,一對烏溜溜的黑眼珠還顯得格外有神。手裡不合時宜地拿著一個破舊的電動玩具車。你看,後面的刻畫很精彩,這樣一寫,當我們在運河邊上玩耍的時候,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你對人物的畫像是有效的,否則上面那個是無效的,並且寫的也不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