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晉「八王之亂」,致使晉朝四分五裂,亂成一鍋粥

西晉「八王之亂」,致使晉朝四分五裂,亂成一鍋粥

文|熊仔論古今(專註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若問西晉為何會滅亡,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會說與「八王之亂」有關吧。可以說,西晉的滅亡確實跟「八王之亂」脫不開關係。畢竟這一場由自己人「窩裡反」的鬧劇,導致西晉國家動蕩,分崩離析,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

西晉「八王之亂」

所謂「八王之亂」,就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8位主要參與的王爺製造的動亂。由於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藩王不止8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也正是因為這個「八王之亂」的出現,將西晉推向了覆滅的邊緣。

楊駿篡改遺詔

司馬炎託孤兩位大臣,不料死後楊駿篡改遺詔,一家獨大

在西晉的前期,晉武帝雖然年輕有為,為西晉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但是無奈,他英年早逝。由於日夜操勞國事,身體每況愈下。在重病的時候,晉武帝將由自己的岳父和叔父操持政事,並立了晉惠帝為皇帝。

然而,這卻是引起了他岳父楊駿的恐慌,他擔心自己會失勢。於是他就篡改了詔書,後來趁著晉惠帝昏迷之際,晉惠帝默認了他操持國政。而同為託孤大臣的司馬亮怕楊駿會對他下毒手,於是就遠走京城,留下楊駿一人在京城為所欲為。

賈南風野心勃勃欲除楊駿,引司馬瑋上鉤拉開「八王之亂」序幕

司馬亮一走,楊駿更是一手遮天。晉惠帝不僅要把對所有的朝政決議權交由他處理,而且還不能得罪他。一時間,楊駿在朝堂之上可謂是炙手可熱。

只是,身在後宮的皇后賈南風卻是十分的不滿。她是一個十分有野心的女人,自然是不容許有這樣的朝臣一手遮天的。

她知道楊駿一生最怕的就是楚王司馬緯(司馬衷五弟),從小都十分的怕他,於是她讓司馬緯和淮南王司馬允(司馬衷十弟)帶兵進京。

而楊駿本來就擔心司馬瑋等藩王在地方上手握重兵,對自己極其不利。正想辦法要把他們宣進宮,然而把他們給挾持住。不曾想司馬瑋倒是自己送上門來了,對於這樣的買賣,他覺得如何做不得,所以立馬就接受了司馬瑋等人進京。

公元291年3月8日,在賈南風的精心策劃之下,「八王之亂」正式拉開了序幕。

楊駿兵敗被殺

楊駿兵敗被處死,賈南風設計將「功臣」一鍋端

綢繆已畢,賈南風瞧準時機,讓晉惠帝下詔說楊駿謀反,而後又廢除了楊太后。

而楊駿一聽到風聲立馬就要攜家眷逃跑,可是當天下起大雨,京城街道都被洪水給淹沒了。而剛好當時堵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門叫「雲龍門」,它是由魏明帝曹丕修建的。而楊駿居然為了維護好前人的文物,不忍心破門而逃。結果他被殺死於馬廄之內。而他的黨羽以及他的家人也先後落網,無一倖免,楊駿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相當愚蠢的了。

楊駿被殺後,賈南風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將目光放在了「功臣」司馬緯、司馬亮等人身上。司馬緯和司馬亮雖然在楊駿的事情上立了大功。但是對於賈南風來講,她的眼裡是容不得沙子的。

尤其是因為功臣的原因,司馬緯和司馬亮等人手握重權,和皇后一黨矛盾頗多,賈南風看不過去。於是她借用晉惠帝的聖旨,讓司馬緯除去司馬亮等人。

在司馬亮等人被殺後,有人勸著司馬緯要當心些,但是他沒有放在心上。於是在司馬亮被殺後的第二天,就有聖旨來宣說是司馬緯假傳聖旨。就這樣,司馬瑋不明不白地被處斬了。

賈南風將這些「功臣」一鍋端之後,一時間權勢無限。

賈南風嫉恨並殺害太子,引司馬倫篡位當皇帝

然而賈南風並不滿足這樣,她膝下無子。雖然是皇后了,但是太子卻不是她親生的,以後若是太子即位,她也不是太后。而且她還擔心太子的宮妃對她有威脅,於是她讓晉惠帝廢太子。在一次短暫的協商過後,便讓晉惠帝廢太子。

不久後,廢太子被殺。賈南風本該就此收手,高枕無憂了,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當賈南風以為自己是最後贏家的時候,卻被司馬倫,孫秀等一干人以替太子復仇為名,廢除了賈南風的皇后之位,並將其打入了冷宮。

接著,司馬倫則把司馬衷趕走,自己登基當了皇帝。

八王之亂爭權激烈

「八王之亂」爭權激烈,司馬穎奪得大權卻正待考驗

隨著司馬倫登基稱帝,其他諸侯王也就找到了口實。齊王司馬冏(司馬炎弟弟司馬攸之子)、河間王司馬顒(司馬懿弟弟司馬孚之孫)、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炎十子)紛紛表示反對。一個個都站出來討伐司馬倫,就這樣司馬倫眾叛親離,最後被賜死。

接著,司馬衷就複位了。而司馬冏成了大司馬,司馬穎成了大將軍。而司馬穎則選擇以退為進,返回封地鄴城。而司馬冏則成了一家獨大,作威作福,很快就人心盡失。

公元302年12月,司馬顒出兵討伐司馬冏,而在洛陽城內的長沙王司馬乂趁機殺了司馬冏,將大權握在手中。

司馬顒看到此情此景,不免憤恨不已。所以再次與司馬穎聯手,一起討伐司馬乂。幾個月後,洛陽城內的東海王司馬越(司馬乂弟弟司馬馗的孫子)聯合禁軍將司馬乂捕殺。

這一次,司馬穎則當仁不讓地自封為丞相、皇太弟。坐鎮鄴城,遙控整個西晉朝廷。然而,司馬穎也不是什麼好貨色,他也和其他司馬家族人員一樣,都是壞水。沒多久,朝政在其治理之下,也處於一種渾濁不堪的狀態。

與此同時,西南的氐人流民李雄佔領成都;西北涼州刺史張軌,將涼州河西四郡獨立成國;東南揚州刺史陳敏割據江東;北方的幽州都督王浚成了最強大的軍閥。由此可見,司馬穎所統治的西晉,正面臨著重重考驗。

司馬越成了最後的贏家

「八王之亂」結束,司馬越成了最後的贏家

就當司馬穎處在內憂外患的境遇之中時,早就對其頗有異議的司馬越趁機對其宣戰。而兩軍交戰,處於十分膠著的狀態,一時間很難分出勝負。

然而,在這場長達幾年的割據戰中,司馬越因為背後還有晉惠帝的支持,師出有名。大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一下子將司馬穎的軍馬都收拾得乾乾淨淨。

司馬穎拋棄妻子,倉皇逃跑,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就此結束。司馬越也成為了最後的贏家,登基為帝。

總評:

貪婪是人的本性,若是沒有貪婪,這一切都不會發生,而西晉原本的輝煌也會繼續發展下去,只是,一切都沒有如果。這場十六年的八王之戰雖然結束了,但是西晉的發展,實力卻遠遠不如從前了。那麼,對於西晉的覆滅,你認為誰是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

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歡迎關注【熊仔論古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仔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劉淵花言巧語騙過司馬穎,回鄉坐擁5萬之眾,建立匈奴漢國

TAG:熊仔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