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個鎮一躍成為華中第一大都市,漢口鎮是如何崛起的?
在長江與漢水的交匯處,有一座十分重要的城市,這便是湖北省會、華中第一大都市——武漢;然而武漢形成統一的行政區劃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很長時間裡這裡其實有三個城鎮隔江鼎立,分別是:武昌,漢口和漢陽。
明清時期,這三處甚至不在一個地級行政區裡面,以清朝為例,清朝時期的武昌縣屬於武昌府,並為武昌府的附郭縣;漢陽縣則屬於漢陽府,是漢陽府的附郭縣,漢口當時也是歸漢陽府所屬漢陽縣管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一直到近代北伐軍攻克武漢三鎮之後,1927年元旦國民政府將武昌、漢陽、漢口三鎮作為「京兆區」,統稱武漢市,並正式從廣州遷都武漢。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將三鎮合併為一個行政區劃。
那麼,武漢的核心在哪裡呢?這還真不好說,現在「武漢三鎮」的範圍即是今日武漢市的七個中心城區,武漢市的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在武昌(今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武漢近代工業發祥地中國在漢陽(今漢陽區);而武漢市的金融、商貿、對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樞紐,則是在漢口(今江漢區,江岸區,硚口區)。
但是,現在武漢市區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是漢口無疑。
一. 「漢口」的崛起
剛剛上文介紹了,明清時期武漢的武昌和漢陽已經是府城(附郭縣)了,而漢口則還沒有成為獨立的縣級行政區劃,這說明了一個情況:「武漢三鎮」中,漢口的歷史是最短的。是的,武昌和漢陽都是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古城,而漢口呢?一直到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才設立了夏口廳(因古時稱漢水為夏水,故當時有「夏口」之地名),開始與漢陽分治。然而,最晚成型的「漢口」卻後來居上,在繁盛程度上迅速超越了其兩個兄弟。
註:明清時期湖北的省府一直是武昌府
根據康熙年間《漢陽府志》的記載,漢口的歷史肇始於明朝中葉,其實在明朝成化(1465年-1487年)前,武漢的格局還不是這樣的,這之前的漢水是從漢陽城以南注入長江,漢陽的地名本身就是他曾經位於漢江北岸的明證(「山南水北」為陽)。而今天漢口地區所在的地方,原來只是漢陽城北一片荒蕪的低洼沼澤地帶(後湖),根本沒有形成市鎮的條件。
但是成化年間,由於漢江幾經改道,改從龜山北面的集家嘴注入長江,這樣一來北岸的漢口開始與漢陽分離。不久,由於漢江在河口一段的江流系向北岸凹進,風浪較小,宜於商船停泊,同時,這裡擁有同臨兩江(長江、漢江)的地理優勢,「漢口」成為天然良港,迅速興起。
明朝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漢陽縣開始設置漢口巡檢司管理這個新興市鎮。嘉靖四年(1525年),根據丈量結果,鎮上建有房屋1281間。嘉靖二十四年,漢口已有居民1395戶,可以看出,這裡已經是一個不小的市鎮了。
到明朝末年的萬曆年間(1572年-1620年),漢口開始成為湖廣(今湖北、湖南)的漕糧與淮鹽兩項大宗物資的轉運樞紐,大量漕糧需要在此集中,經長江轉入京杭大運河北運京城;而且有同樣數目可觀的糧食在此集中,經長江和運河運抵蘇州楓橋米市,彌補江南城鎮以及閩粵沿海糧食的不足。除了糧食外,湖廣地區的食鹽供應(來自兩淮鹽場(今江蘇北部))也需要在此集中。
到了明末,漢口已經相當繁華,成為商業重鎮,然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二. 後來居上——「天下四大鎮」!
湖北位於中國東西和南北的交界之處,可以說是位於「天地之中」,而漢口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經由長江上通四川,下通兩江(江西,江蘇,安徽);經由漢水上通陝西、河南;經由洞庭湖水系可達湖南以及貴州乃至雲南;所以有「九省通衢」之說。
因此,漢口擁有其它城市無可比擬的交通優勢,因此清代這裡商業更為繁盛,吸引了外省眾多商幫前來經營,形成五方雜處的商業大都會。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教授William T. Rowe在《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中的說法:到了漢口開埠前的十九世紀前半期,漢口已經成為中華帝國最大的貨物集散地。
1877年的漢口
除了水上交通外,漢口的陸上交通也得到了改善,清代中前期, 漢口已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驛道網路,主要驛站有七條,分別通往:鄭州、新野、安慶、南昌、長沙、順林、成都。而清代長距離貿易和國內市場亦有了大的發展,,東西貿易 (尤其是長江一線) 出現重大突破, 漢口成為發展迅速的轉口貿易城市。
漢口的人口也有了極大的增加,根據統計,明嘉靖四年 (1525年) , 漢口人口約0.7萬人;萬曆三年 (1573年) 達到5萬人;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 增加到9.9萬人;嘉慶十九年 (1814年) 則為12.9萬人。
可以看到,到了清朝中後期,雖然漢口還只有一個鎮的行政級別,但是卻有了罕見的城市規模,乾隆年間的《漢陽府志》記載這裡是:火煙數十里,行戶數千家,典鋪數十座,船泊數千萬,九州諸大名鎮皆讓焉。」
《大清一統志》中也稱漢口為:「往來要道,居民填溢,商賈輻揍,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這個時候漢口鎮在經濟上能影響和輻射的地區早已超出湖北省的範圍而遍及大半個中國。
此時,漢口鎮和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並稱為「天下四大鎮」,清初地理學家劉獻廷也在《廣陽雜記》將漢口與北京,蘇州,佛山並稱為「天下四聚」。
三. 逆襲武昌
鴉片戰爭後,中國的大門被歐洲列強打開,清政府腐敗無能,簽訂了大量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與外國政府締結了天津條約(1858年)和北京條約(1860年),漢口被闢為長江沿岸最早的三個通商口岸(鎮江、九江、漢口)之一。
1862年1月,漢口正式開埠,,而這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註:從19世紀開始,有五個國家(英俄法德日)在漢口開闢了租界,這使得漢口外國租界的數目在中國的各個通商口岸中僅次於天津
近代漢口的對外貿易額亦增加迅速。19世紀60年代,漢口對外貿易額年約3000萬兩左右;20世紀初則上升到1.7億兩左右。而在20世紀的最初十年里, 漢口對外貿易額始終佔到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0%以上。在1865—1931年的67年中,在全國5大商埠的對外貿易額排序中,漢口有42年居於第2位 (僅次於上海),這已經不止是國內一個商業重鎮了,而已經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商埠。
晚清時出任日本駐漢口領事的水野辛吉曾說到:「漢口者為清國中一大市場,其位置居揚子江中流,上自四川、雲南、貴州。下自安徽、江西、江蘇各省,由湖南以通兩廣,由河南以達陝西、甘肅,四方雜貨無不經由此道,論者謂為清國十八省、四百餘州之中心矣,非虛語矣。」
1912年的漢口租界,從左至右:英、美、比、法、德、意、日、荷、俄
1906年, 京漢鐵路的全線通車, 又推動了漢口城市的新發展。鐵路運輸能力大, 運輸成本較低, 且運輸速度較快, 不易受氣候的影響, 較之水路運輸更具優勢。漢口又成為鐵路樞紐,如《夏口縣誌》所說:「蘆漢通軌, 形勢一年一變, 環鎮寸地寸金」。
由於漢口工商業的繁榮,周邊農民也大規模地湧入漢口,此時的漢口人口得到進一步增加,光緒三十四年 (1888年) ,漢口城市人口為18.1萬;1908年增加到24.49萬。此後增加更為迅速,至1911年,,漢口城市人口已經達到59萬人,以當時的水準,則已經是非常龐大的一個都市了。
事實上到十九世紀中期,漢口成為湖廣地區實際的第一大城市,很多外國商人、傳教士以及英國使團稱這裡為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而如果以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的角度看,漢口是當時中國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此時漢口的風頭,甚至壓過了湖北省府武昌。
四. 由漢口鎮到漢口市
漢口長期有著都市的規模,但長期以來只有「鎮」的行政區劃,這當然不合適,於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實行「陽夏分治」,在漢口置夏口廳(清朝縣級行政單位),民國元年(1912年),夏口廳改為夏口縣。民國15年(1926年),國民政府設漢口市;次年,在境內天元善堂(舊址在今民主街)建漢口市政府大樓。
1907年,漢口鎮
漢口「名正言順」地形成了一座城市,後來的漢口是民國時中部地區4個直轄市之一;因為居水陸運輸交會點,這還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內陸商埠。
1927年寧漢合流之後,武漢市又被拆為漢口特別市(類似目前的直轄市)、武昌市和漢陽縣 。
1931年洪水中的漢口市政府
從清末、民國一直到建國初期,繁榮的漢口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城市,其繁華程度位居亞洲前列。民國時期的漢口是絕無僅有地和上海共享榮耀的遠東大都會,因位於長江沿岸,為交通樞紐,工商業極為發達,與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芝加哥論壇報》稱為「東方芝加哥」。
1930年日本人繪製的漢口地圖
建國後,「武漢三鎮」又重新合併為一個整體的武漢市至今。
現在的漢口已經不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劃名稱,這一點漢口與武昌、漢陽不同(武昌、漢陽至今仍是武漢市區級行政區劃的名稱,漢口因為太大了所以被劃分為為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東西湖區四個區級行政區劃),然而在一些系統之內還是常常將它們在武漢市的機構冠以「漢口」二字。例如鐵路系統的漢口火車站(除此之外另有武昌火車站和武漢火車站),水利系統的漢口水文站,漢口銀行等等。
由於近代漢口的極度繁榮也給華人地區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香港九龍尖沙咀,至今還有漢口道;在上海、南京、青島,甚至台灣省的台北市、台中市,現在還有漢口路。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