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迪士尼欲借電影「花木蘭」贏回中國市場
【歐洲時報陳述編譯報道】本周,迪士尼製作發行的真人版《花木蘭》放出首個預告片。電影內容的首次曝光立即引起了眾多關注。BBC認為,20年前的動畫電影《花木蘭》未能在中國取得好的成績,而這一次,迪士尼希望用這部電影贏回中國市場。電影《花木蘭》將於明年3月上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圖為《花木蘭》真人版海報。(圖片來源:貓眼電影)
在動畫片《花木蘭》上映之時,中國並非迪士尼的主要市場。20年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好萊塢製作公司70%的收入如今都來自海外,20年前這一比例只有30%。如今的中國觀眾已經有能力貢獻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票房。
BBC引述一位文化分析人士倪雪婷(音)稱:「中國的票房份額能夠成就或者淹沒一部電影。」迪士尼顯然也知道這一點,因此為真人版《花木蘭》投入了2.4億英鎊的巨資。南加州大學政治學教授史丹利·羅森表示:「迪士尼正在積極地瞄準中國」。
近期,迪士尼的票房成績在中國不盡如人意。相反,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廠則憑藉功夫熊貓系列電影在中國大獲成功。羅森表示,夢工廠為功夫熊貓投入了很多時間,研究熊貓並且尋求專家意見。中國觀眾現在顯然更加成熟,所以如果迪士尼希望贏回他們的心,必須搞定花木蘭的文化元素。
BBC認為,這意味著新版電影不能是原作的逐幀重製。
倪雪婷認為:「動畫片《花木蘭》嘗試想要變得『中國』,但只是用一種刻板的方式——燈籠、煙火、甚至有一隻熊貓。裡面的幽默、電影的節奏、人與人的關係要麼就是美國式的,要麼就是美國人想像中的中國式。」
對於一部瞄準中國市場的電影,選角永遠將是重中之重。迪士尼解除了有關角色「洗白」的擔憂,選擇了美籍華裔演員劉亦菲擔當主角。隨後,李連杰和鞏俐的加入讓電影的卡司更上一個台階。
但蒙納士大學文化專家瑞貝卡-安·羅薩里奧教授表示:「選角只是迪士尼電影更好的包容性其中的一部分。」想要一部電影取得成功,迪士尼還需要囊括其他的因素。
花木蘭是一位中國古代的國家女英雄。她的故事可以追溯至公元380年左右的北魏時期。她是中國的聖女貞德,而非一位迪士尼公主。因此,電影的劇本使用了6世紀的作品《木蘭詩》尋找靈感。電影的一部分在中國拍攝,而導演同樣也是一位女性。
倪雪婷認為,從先行版預告片來看,花木蘭的形象比1998年的動畫片更加貼近中國人熟知的花木蘭——那個勇敢保家衛國的年輕女性。她認為,這一次的真人版電影將更有可能受到中國觀眾的歡迎。
當然,電影預告片中透露出來的電影內容同樣也招致了不少批評。真人版電影當中將不再有歌聲和會講話的龍,電影的反派也從匈奴大軍的邪惡領袖變成了一位中國巫師。
BBC稱,但無論如何,花木蘭都將在明年重返大熒幕。
(編輯: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