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小的「孔方兄」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如今成為社會不可缺失的存在

小小的「孔方兄」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如今成為社會不可缺失的存在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錢幣這一概念已經成為一個人人都繞不開的問題。世界上的歷史文明是無比的璀璨。在過往的歲月中,有無盡的文化被傳承,有無盡的歷史被歌頌,也有無盡的故事被銘記。同樣,錢幣作為一種社會必不可少的存在,同樣有著自身獨特的發展起源和現實意義。

錢幣作為商品交換的產物。最早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那時候的錢幣還是以實物貨幣的形式而存在。通過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考古發掘,我們可以得知豬和陶器曾經在原始社會後期被當作過貨幣來使用,並以財富的形式為人們所追捧。在半坡就出土大量作為殉葬物的陶罐,而在大汶口文化則發現了大量的豬頭和下顎骨等殉葬品。

我們知道的是,中國漢字最早起源也都有著其象徵意義。這其中文字的組成中有「貝」字,也往往與財富,有價值等內容相掛鉤。這是因為,在古代以實物為錢幣的時期里,「貝」即貝殼這類物品是流通較為廣泛的一種錢幣形式了。之所以選用「貝」作為錢幣,是因為它自身具有的價值以及便於攜帶和方便計算的特性。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時期,中國便已經出現來最原始的金屬貨幣,這一點可以從殷商晚期墓葬中出土的「無文銅貝」,以及甲骨文上所解釋的其意義得知。不止於此,在對西周晚期的考古發掘以及出土文物資料,我們能夠知道的是在當時除貝幣外還流通一些無一定形狀的散銅塊、銅錠等金屬稱量貨幣。不過,「貝」作為大範圍流通的錢幣代表,直到大約春秋戰國時期才被金屬鑄幣所取代。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金屬冶煉工藝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亂世征戰中,商品經濟也隨之發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鑒定成色的金屬稱量貨幣逐步為社會所淘汰。不過當時的諸侯林立,政權交替,幾乎每個諸侯國都有著自己的貨幣形態。秦始皇於統一六國後,在公元前210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範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但一枚銅錢重達半兩,於攜帶和使用來說都是十分不便的。於是,漢代五銖錢吸取了秦半兩的形制特點,錢重五銖,在形制上的先進性體現在大小輕重適宜。

貨幣的統一,將中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轉變向全國統一而規範的形態,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以及改良的漢代五銖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也被人認為表達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一直到民國初期都為中國錢幣所使用。也正是這種形態,錢幣也被稱為「孔方兄」,晉代學者魯褒的《錢神論》記載:「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內則其方,外則其圓。其積如山,其流如川。動靜有時,行藏有節,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難折象壽,不匱象道,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顏,開難發之口。」從而,中國古代錢幣也就有了這種謔稱。

不過在漢代時期,中國古代錢幣完成了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時期「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於是「盜鑄如雲而起」。直到漢武帝劉徹在位,他收回了地方的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如此,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交流日益頻繁,五銖錢在攜帶方便商業往來方面也出現很大困難。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中國的隋唐時期,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621年唐朝鑄造新錢,其重量與漢五銖錢相近,按唐代衡制重2.4銖。這種錢幣被稱為「開元通寶」,是唐高祖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取「開闢新紀元」之意。在《金融五千年》一書中,稱:「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到北宋初年,四川用鐵錢,體重值小,1000個大錢重25斤,買1匹絹需90斤到上百斤的鐵錢,流通十分不便。於是,商人發行一種紙幣,名為交子,代替鐵錢流通。直到今日,即便線上移動支付愈發方便快捷,但是紙幣的使用依舊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錢神論》 魯褒

《漢書·食貨志》 班固

《金融五千年》 宏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淺談中國古代的狀元:唐朝狀元不受重視 元朝狀元看出身
歷代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漢朝人為何將五月初五視作「惡日」?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