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如果你害怕寂寞,就不要結婚」

「如果你害怕寂寞,就不要結婚」

「年輕人為什麼不急著結婚了?」

據統計,中國去年的結婚率為7.2‰,創下近十年來新低。其中,經濟越發達地區結婚率越低,最低的要屬上海(4.4‰)和浙江(5.9‰)。

在城市裡,平均初婚年齡達到26~27歲。發達地區更晚:據上海婦聯的調研,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10年前分別提高了5.0歲和5.4歲。

年輕人的晚婚或不婚,除了房價高、工作壓力大等客觀因素外,「獨性」更強也是顯著原因。

人口學者原新認為,這屆年輕人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追求舒適、自由、自我的生活方式,和享受當下、只對自身負責的生活態度。

一些高贊的評論,也很有代表性:

「低質量的結婚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

「不想成為我媽那樣付出一輩子、沒有自己人生的女人」

「我就問一句:你養老金存了多少?」

「人與人的信任度越來越低」

「不抗拒結婚,只是抗拒生活變得更糟」

「很討厭那句『到了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你活到國家平均壽命是不是也不活了呢?」

「對親密關係的要求提高了,想要靈魂投契,不是天天柴米油鹽」

「單身沒有性生活?結婚就一定有性生活嗎?」

「把同居立法吧!讓我們多一個選擇」

……

不過,在主流的價值觀里,人們仍然相信婚姻是好的。

「流行文化中的主旋律仍然是:婚姻會讓我們幸福,離婚會讓我們孤獨,不結婚則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作家曼蒂·萊恩·凱倫說道。

她最近在和伴侶馬克討論是否要結婚。身邊的朋友覺得他們很奇怪,認為這種討論是對感情不夠認真。

「但實際上,讓我猶豫的並不是我們的感情,而是婚姻制度本身。」曼蒂說。

她發現,不管是支持還是唱衰婚姻,以往的討論往往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婚姻被看作我們文化中最重要的關係時,我們因此失去了什麼?

這篇文章也成為推特討論的熱門。

@herculodge: 「婚姻會讓人困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與世隔絕的黑暗洞穴里。」

@mindica: 我愛我所有結婚的朋友,但這篇文章講的和他們當中大多數人的情況完全一致。

@luxe_strategist:「我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情況,反正我結婚只是為了在我老公坐牢的時候能去看望他......開玩笑,這篇文章很值得一讀!」

那就來看看曼蒂在這篇文章里關於婚姻都說了些什麼。

我們有理由相信,婚姻制度是不會很快消亡的。

用社會學家安德魯·切爾林的話說,結婚仍然是「最具權威的生活方式」。

但這種權威使得人們很難批判性地看待這個制度,尤其是當許多人都相信,婚誓可以把自己從身而為人的孤獨中解救出來。

當我的朋友們談論結婚的好處時,他們常提到一種難以形容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結婚就是讓人感覺「有所不同」。

美國大法官安東尼·肯尼迪曾寫道:

婚姻回應了一種普世的恐懼:一個孤獨的人大聲呼喊,卻發現沒有任何人在那兒。它給予了人們一個有關陪伴、理解和安全感的希望:會有一個人關心你。

「婚姻是人類內心深處對連接和歸屬的渴望的最佳回應。」——這種觀點很具有誘惑力。

當我想像自己結婚時,也會有類似感受。

但相關調查結果卻顯示,儘管結婚有一些好處,人們卻不得不為此付出一個代價。

用契訶夫的話來說就是:

「如果你害怕寂寞,就不要結婚。

這句話有一定事實依據。

在兩次大型調查後,波士頓大學的娜塔莉·薩爾基相和馬薩諸塞大學的內奧米·格斯特爾兩位社會學家發現,婚姻實際上會削弱人們與其他人的社會聯繫。

與單身人群相比,結婚的人更少聯繫家人親戚,更少給他們提供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也更少和朋友、鄰居互動。

相比之下,單身人群與周圍世界的聯繫要更加緊密

他們會更關心年邁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有更多朋友。

他們更願意給鄰居幫忙,也會主動向鄰居尋求幫助。

這種傾向在一直單身的人群中更為明顯,完全瓦解了「孤僻的養貓單身老婦」的謬見。

單身女性比結婚女性的政治參與度更高。她們更會參加集會和募捐。

(這些趨勢在有過婚姻經歷的單身人群中也存在,但要弱一些。這項研究不包括未婚同居人群。)

薩爾基相 和 格斯特爾 曾經懷疑這些現象是否可以用「結婚的人必須照顧小孩」來進行解釋——也許結婚的人沒有多餘的精力來分給鄰居和朋友了。

但在她們進一步審視調查結果後卻發現,沒有小孩的結婚人群是所有被調查人群中孤立程度最高的。

調查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一般來說,這些人擁有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因此更不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對應地,也會更少為他人提供幫助。

圓滿的婚姻生活帶來的「自治」會將人們與之前身處的社群隔絕開來。

小孩則會稍微減輕這種隔絕效果,因為父母會經常需要他人的幫助。

社會學家還發現,這種趨勢與人們生活中的結構差異無關。

即便改變受調查人的種族、年齡、社會經濟地位,這些觀察仍然成立。

所以,並不是婚後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孤立,而是婚姻制度本身。

當我讀到薩爾基相 和 格斯特爾的研究時,我對數據結果並不感到驚訝。讓我驚訝的是,似乎從來沒有人討論過現代戀愛關係帶來的孤立。

未婚同居的人已經能體會到一些婚姻的好處與代價了。不管結婚與否,與一個認真交往的伴侶住在一起就會創造出一個加強孤立的環境。

在馬克搬入我的公寓的幾個月里,我很享受這種家庭生活帶來的舒適。我喜歡有另一個人幫我遛狗、購物。我喜歡每晚和他一起鑽進被窩。

但當我回頭審視那段時光時,我驚訝地發現,那是一種縮小了的生活

我出門更少了。我被同事邀請去喝啤酒的次數變少了。連父母給我打電話的頻率也變低了。

而當有邀請來臨時,邀請對象總是我們兩個人。

我們連結婚都還沒考慮過,但人們似乎已經心照不宣地默認,當我們走向彼此時,我們就遠離了友誼與社群。

我在家中確實很幸福,但那種幸福帶著一種我始料未及的孤獨。

當我想到結婚,我覺得那隻會讓我們更加被孤立。

婚姻有一種同居不具備的社會性、制度性力量,它更具權威,也會形成更牢固的社交規範。

社交孤立已經如此深入婚姻觀,以至於沒人察覺。

薩爾基相 和 格斯特爾提到,現代婚姻關係自帶一種文化假設:當事人是自給自足的。

很多年輕人等到能獨立租房、買房時才結婚,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默認婚姻生活必須是經濟獨立的。

婚禮也反映著自給自足的概念。因為婚禮強調的是兩個獨立的個人走到一起,而不是他們各自歸屬的群體。

婚禮策劃網站 TheKnot.com 的標語就是「用你自己的方式度過你的大喜日子」。你能通過做測試來定製「你的婚禮風格」,還有成頁的婚禮創意參考,就為了打造一個完全屬於你自己的婚禮。

不得不承認,一個完美展現當事人個性的定製婚禮是挺有吸引力的。但這其實是一個很現代的概念。

在《非成即敗的婚姻》一書中,心理學家伊萊·芬克爾發現,在過去的200年間,美國人對婚姻的期望在緩慢地攀爬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塔。

幾代人以前,理想的婚姻是被愛情、互助,以及對家庭和社群的歸屬所定義的。

而現在的新婚夫婦除了上面這些,還想要尊重、自治、個人成長和自我表達。婚姻必須幫助當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伴侶滿足以前需要一個社群才能滿足的需求。

這種自給自足的婚姻觀默認,從健康照料到經濟支持,再到個人發展和職業指導的任務,全部都落到一個人身上。

當你生病時,你的伴侶應該為你熬湯;當你為了理想的工作回學校讀書時,你的伴侶應該承擔起房租。

在《The Marriage-Go-Round》一書中,安德魯·切爾林將這種以婚姻為基礎的家庭關係比喻成一棵大樹:代際之間會互相給予關心與支持,但他們卻很少和親戚之間進行這種互動。

在異性戀婚姻中,尤其是有小孩時,關心和支持的任務多數情況下由女性承擔。如果沒有婚姻,這些關心和支持會被分配給親朋好友。

對於婚姻制度的主流辯護之一是,這是撫養孩子的最佳環境。

但切爾林在書中說,對於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家庭的形式,而是家庭是否穩定」。

這種穩定可以是來自傳統的雙家長式家庭,也可以來自數代同堂的大家庭。

考慮到離婚、再婚、同居在當代的頻繁程度,婚姻所能給予的穩定是很暫時的。

如果穩定對於孩子們來說最重要,那我們追求的就不應該是婚姻,而是穩定本身。

當然,有人也許會說,不管離婚數據怎樣,婚姻依然擁有鞏固關係的效果,婚姻的承諾可以讓人們的關係更長久。

確實,相比同居關係,婚姻關係更少走向分手。但那可能是因為,結婚人群本來就是一群經過了自我篩選、對感情更認真的人。

有研究結果顯示,最影響感情滿意度的是雙方對感情的專註程度,以及雙方做出承諾的年紀,並不是他們的婚姻狀況。

而且,儘管離婚很難,同居未婚的情侶要分開也不容易。

馬克和我有許多共同財產,將來也可能會有孩子。除了我們對彼此的承諾以外,我們還有很多在一起的理由。

要分離我們的生活是很難的,不管有沒有婚姻。

專門研究單身人群的心理學家 貝拉·德保羅 曾說,把婚姻當作一個人的生活重心會帶來嚴重後果。她說:

「當人們毫不懷疑地相信只有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時,許多人都會落得凄慘。

而離婚、單身的污名化致使許多人難以走出不健康的婚姻,也很難堅持不婚。

德保羅 相信:人們迫切地渴望另一種敘事。

她說,當人們太過注重婚姻時,他們會忽略掉其他有意義的關係:友誼、室友和寬廣的親戚網路。這些關係常常是親密和支持的重要來源。

愛是生活的真諦,但很多人只允許它流過由婚姻和核心家庭組成的狹隘通道。

儘管這種模式被視為文化規範,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並不是這麼生活的。

兩個家長加上孩子的家庭結構在所有美國家庭中只佔20%,沒有小孩的家庭占25%。成千上萬的人都是獨自生活,或是與其他未婚成年人同居,又或是帶著孩子的單親。

如果我們的文化像支持婚姻那樣支持其他所有親密關係形式,會發生什麼呢?

政府、醫院、保險公司和學校都默認,婚姻(以及核心家庭)是關愛這個行為的原始單位。但很顯然,愛,以及由它驅使的關愛,要更加包羅萬象。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能和你的妹妹以及她的兒子共享醫保福利會怎樣?

又或者,你可以帶薪休假去陪一個親友做手術?

在一個孤獨盛行的國家,拓展愛的定義,承認並支持所有愛的形式將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與其絞盡腦汁地維護會造成人們孤立的婚姻制度,這些精力可以用來支持和鞏固各種形式的家庭關係。

當馬克和我討論是否要結婚時,我們猶豫的是應該如何定義我們的家庭與社群。

在我們的生活中,關愛有多重要?

我們應該把這些關愛給誰?

又應該從何處獲得關愛?

我不覺得不結婚可以把我們從孤獨中拯救出來,但拓展我們對愛的定義說不定可以。

我們已經決定了不結婚,至少是目前。

我希望這個決定能夠提醒我們多去走向身邊的人,就像我們走向彼此一樣。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19/07/case-against-marriage/591973/

https://twitter.com/i/moments/1146124561903226885

文章由Lens編譯,略有刪節。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我們原本打算一起老去……但是他走了」
蘋果「設計靈魂」離職——他說過,「如果蘋果失去創新,我就會離開……」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