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松原型,曾流浪後當官,殺的「虎」是人,最後並沒有被逼成殺神

武松原型,曾流浪後當官,殺的「虎」是人,最後並沒有被逼成殺神

《水滸傳》中的武松原本是個賣藝的藝人,景陽岡上酒醉打虎,是他不幸小二所說。機緣巧合打虎成功後,酒醒驚出一身冷汗,卻因為民除害,受當地知府賞識,而後當了教頭。後來潘金蓮、西門慶害死武大郎,武松最開始報官,奈何上級已經受賄不管,才選擇自己動手除掉這對姦夫淫婦。要說武松直到這會對生活還是保有希望的,找來許多人作證,證明自己不是亂殺人,而是為兄報仇才殺的潘金蓮、西門慶。後來被流放的路上,武松也依舊對生活充滿希望。等到十字坡之後,武松的人生觀才徹底變了。

母夜叉殺人賣肉,武松並不想管,可經過與母夜叉、張青一陣閑聊,心態上已經有了變化。結果沒多久,武松在短橋之上,就經歷衙役設伏意圖謀害,於是徹底爆發。既然不能在當好人,索性就徹底當惡人。在殺了幾個意圖殺他的衙役之後,武松回到了十字坡,穿上了母夜叉、張青口中,那個惡貫滿盈頭陀留下的衣物,從此化身為殺神。

武松這個角色十分讓人心疼,縱觀他的經歷。一個「英雄」,硬生生被一群壞人逼成了「惡人」,然而哪怕他成了惡人,武松做事也有底線,殺的都是該殺之人。誰是好人?誰才是惡人?

小說中的武松是如此,武松的原型其實也是,他殺人,卻不好說他到底算不算一個壞人。

史上武松原本是清河縣人,是個江湖上賣藝而生的藝人。因為想要謀生計,於是有次就前往杭州,一路上靠賣藝賺取生活費。一路上由於賺的不多,有上頓沒下頓,因此過的落魄,和原著中一開始一樣,差點淪為流浪漢。後來因為杭州知府高權路過鬧市,見到武松武藝不錯,才讓武松進入官府當捕頭。

高權是個廉潔的知府,武松在高權培養下,也成為一個能力出眾、愛民如子的捕頭,因破了多起案子,不久後就被提升為提轄。眼見日子越來越好,卻不料蔡京之子蔡鋆空降到杭州。高權被罷官,武松因為是高權的人,因此也被蔡鋆罷免。

這蔡鋆是個徹徹底底的二世主,上任之後不斷加稅剝削百姓,弄得民不聊生,被當地百姓稱為「蔡虎」。武松見狀不忍百姓受苦,加上對高權的感恩,於是滿懷正義的前往暗殺蔡鋆。一天埋伏在蔡鋆家門口,在蔡鋆出門時趁對方不查將其一刀砍死。武松雖然「為民除虎」,但因為殺人罪被關押,最終慘死在牢中。百姓為了祭奠他,立了「宋義士武松之墓」。

武松雖然沒有像小說中那樣戲劇的成為殺神,但為百姓除惡官,也留了個名垂青史的好名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小白 的精彩文章:

都說大唐以胖為美,那麼楊貴妃到底多重?記錄的身材好到超出想像
白骨精就拍了三次的孫悟空,因為大佬一句話,再也不敢殺妖了

TAG: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