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登基,以宦官為父,三公也賣錢 杜牧:這樣的國家能不亡?
文/花開無田
或許我們對這位東漢皇帝事迹不太熟悉,但漢靈帝劉宏生平做過的齷齪之事不亞於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與其他皇帝相比,漢靈帝劉宏算是個幸運兒,沒有血雨腥風的奪位風波,也沒有口蜜腹劍的奸臣專權。可是這位幸運皇子全無振興漢室的志向,他昏庸到認宦官做乾爹的程度,切實演繹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昏君形象。
公元168年,年僅11歲,皇宮城門外跪著一群文武大臣,迎接著一輛緩緩而來的青蓋小車,坐在車裡的不是別人,正是東漢的第十一位皇帝,漢靈帝劉宏。說起來劉宏的運氣也是出奇得好,剛剛駕崩的漢桓帝膝下無子,皇后竇氏和父親竇武,思來想去決定在皇族中選一個繼承人。掌握朝政的竇氏一眼看中了劉宏,最關鍵的因素是劉宏年幼不懂事,易於拉攏和管理。熟讀東漢史的人都知道,東漢王朝的特點就是外戚和宦官輪流專權,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東漢皇帝大都年幼早夭。
漢靈帝即位初期,一切朝政大權統一交給竇太后處理,臨朝稱制的皇太后最信任的還是自己的娘家人,因此竇氏外戚遍布東漢王朝的權力中樞機構。值得一提的是,竇太后的父親竇武和士大夫關係良好,因而那些清流的名士政客紛紛被提拔做官,政治清明程度可見一斑。竇武看不慣那些為虎作倀的宦官,想要和性子耿直的大臣陳蕃聯合起來,對宦官勢力進行徹底的清除。可惜的是消息不慎泄露,憂懼不安的宦官搶先發動宮廷政變,挾持了年幼的漢靈帝和竇太后,並假借皇帝太后的名義派人誅殺掉竇武和陳蕃。
漢靈帝剛剛當上皇帝,就碰上這麼一出政變,十二歲的孩子自幼生活在外藩,哪懂得宦官和士大夫的恩怨糾葛。因此當專權宦官曹節匍匐在地上懇求漢靈帝誅殺竇武和陳蕃等黨人同僚的時候,被眼前陣勢嚇壞的漢靈帝哆哆嗦嗦地點頭表示同意,緊接著一群大臣被除去衣冕,押往午門外的刑場。這一場面嚇得漢靈帝膽戰心驚,他心甘情願地將大權交到宦官手中,像張讓、趙忠這些禍國殃民的權宦太監,都先後被任命為掌握實權的中常侍。
宦官集團自知漢靈帝生性貪玩,便到處給他尋找新鮮刺激的玩法,好讓漢靈帝夜夜笙歌、尋歡作樂,最好是不理國事、怠慢朝政。漢靈帝樂得不理朝政,又見宦官對自己小心伺候,竟然脫口而出一句:「張常侍是我父親,趙常侍是我母親。」宦官們見到自己的頭頭搖身一變成了漢靈帝的父母,啼笑皆非的同時又放心地大肆斂財,一副專橫跋扈、耀武揚威的醜態。漢靈帝既然將朝政移交給宦官,就不再為繁雜的政事日夜操勞,轉而天天躺在後宮裡睡大覺,觀賞歌舞。不過漢靈帝也有自己的消遣方式,頗有經濟頭腦的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買賣。
即使有著坐擁天下的皇帝身份,漢靈帝仍舊覺得「天下之主,富有四海」是句空話,他想要的是把錢牢牢攥在自己的手裡。因而漢靈帝想出獨具一格的創意,每次外邦、各郡國入京納貢,漢靈帝都會派人以導行費的名義,提前抽取一部分。在漢靈帝的眼中,國庫里的金銀不能讓他隨心所欲地揮霍,因為國庫內包含宮內吃穿、朝臣俸祿和軍費開支。
可漢靈帝不仔細想一下,即使他抽取一部分收繳的國庫收入,不照樣等同於從國庫里拿東西嗎?漢靈帝的斂財行徑讓他積攢了一筆豐厚的錢財,財大氣粗的漢靈帝著手開創自己的商業事業:仿照宮外的街市建造商業街。部分宦官和宮女嬪妃裝扮成傷商人夫婦,另一部分則裝扮成買東西的顧客,從胭脂、發簪、玉佩到琴棋書畫,五花八門、熱鬧非凡。漢靈帝的思想本質依舊是個小地主,他根本不把自己當做皇宮的主人,反倒拿著大量錢財去老家購買田宅和地產。
久而久之,漢靈帝漸漸發現,與其勞心費力地思考斂財方法,倒不如利用一下皇帝手中的特權,比如買賣官爵,這就是個獨一無二的熱銷方式。既然想出來就開始做,漢靈帝精心製作出一張價目表,根據俸祿收入不同來制定價格,儼然將國家機關人員當作一項買賣項目。有趣的是地方官價格要比京官高出許多,因為地方官掌握一方土地,利於直接搜刮百姓財產。當然價格並不是固定的,炙手可熱的官位有很多人爭搶,漢靈帝索性開了一場拍賣會,價高者可以獲勝。
最為特別的是,身份地位高的人買官要比一般人便宜,北方名士崔烈想當司徒,便通過關係花了五百萬錢買下,而平民購買需要一千萬錢。漢靈帝對此頗為不滿,忍不住嘟囔:「這個官賣虧了,本來應該收他五百萬錢。」這時一旁的親信勸慰漢靈帝:「陛下要有點宣傳意識,崔公這樣的冀州名士尚且買官,不就等於認可陛下的買官生意了嗎?那些人一見崔公都買官,也就不會不好意思了。」漢靈帝聽後欣喜若狂,也就不再惋惜賣不賣虧,權當是付給崔烈的廣告費了。
不過崔烈的兒子卻並不歡喜,他神色恭謹地勸告父親:「大人實在不該買三公爵位,外面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都嫌這個官有銅臭味。」雖然漢靈帝對於打折出售官位有些不情願,但他很快就想出新的辦法,用來彌補造成的虧空。漢靈帝下令規定以後官員的調遷、晉陞或者新官上任,都要支付三分之一的官位標價。如果按照官員合法收入來算,這就相當於做官二十五年的俸祿,漢靈帝的規定著實嚇跑一大群官員,再怎麼搜刮民脂民膏也不夠填補的啊。
賣官賣爵、聚財斂富、寵幸宦官,任何一條罪行都足以拖垮整個王朝,漢靈帝卻佔滿三條,惹得天下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過著連牛馬都不如的生活。漢靈帝的橫徵暴斂引起過許多股民變,儘管東漢王朝將這些變亂先後鎮壓下去,仍舊沒有阻擋住聲勢浩大的起義潮流。
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正式爆發,這場以宗教思想為支撐的農民起義,使得全國各地的平民揭竿而起,紛紛響應宣揚共同富裕的口號。心慌意亂的漢靈帝望著像雪花一樣的告急文書,自知那些乾爹乾媽根本靠不住,只好重新啟用了皇甫嵩這樣的名臣良將。黃巾起義的烈火持續十餘年,最終因領導者張角病逝,起義軍群龍無首、潰散而逃結束。為能夠剿滅黃巾起義,漢靈帝下過一道詔書,允許各州郡招募人馬抵抗巾軍,各地的宗室貴族、州郡長官都藉此機會擴大地盤,鞏固自己的勢力。
公元189年,臨終前的漢靈帝將最喜愛的兒子劉協託付給親信宦官照顧,希望能夠擁立劉協繼位稱帝。結果掌握實權的外戚何進,在中軍都尉袁紹的幫助下,成功除掉漢靈帝託付的親信宦官,扶立太子兼外甥劉辯登基稱帝,漢靈帝的託孤到頭來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後世杜牧則毫不掩飾的評價到「桓、靈四十年間殺千百比干,毒流其社稷,可以血食乎?可以壇?單父天拜郊乎?」
漢恆帝、漢靈帝四十年間殺害了千百位忠貞之士,毒害江山社稷,這樣還可以享受祭祀嗎?國家又何以存在,安有不滅亡的道理。
參考資料:《後漢書》等
※臆想還是謠言?清朝乾隆朝冤案,竟是如此傳播開來
※魏國「拒才」,國力迅速衰敗,楚國:我們也「拒才」,但很強盛
TAG:花開無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