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間人品差距不小,為何說楊志不污「好漢」二字
古典名著《水滸傳》,以其獨特的文學魅力,一直受到人們喜愛。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會為書中的故事著謎。
由此書塑造的梁山英雄好漢的名字,也被數代人口口相傳,甚至激勵一些人在反抗壓迫鬥爭中實現了人生夢想。
《水滸傳》小說的文學價值,有目共睹,自然不敢妄自評價。但要仔細琢磨品味書中的一些細節,又會覺得作者的「好漢」標準似乎有點強差人意。
客觀說,最終聚集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將,並非個個夠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好漢」。
雖然這些人反封建、反壓迫的大方向沒問題,可具體到個人品行,一些人就有「問題」了。如偷盜成性的時遷、閑漢白勝,濫殺無辜的李逵,製作人肉餡包子的黑店老闆孫二娘,色魔矮腳虎王英,江湖賣藝騙錢的李忠等等。
當然,梁山將里還是好人、好漢居多。晁蓋、林沖、魯智深、阮氏三兄弟、宋江、盧俊義等自不必說,而本篇要說的青面獸楊志,也是其中極優秀的好漢代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水滸》書中設定的楊志,是楊家將的後人----楊令公之孫,武舉出身,曾在朝中任殿帥府制使(下級軍官),他因臉上生來有一塊青斑跡,在江湖上落得個「青面獸」綽號。
要是論出身,在梁山泊中,除了同為將門之後的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外,第三位的就要數他這位青面獸楊志了。
梁山好漢排座次時,楊志排第十七位,星號天暗星,屬於天罡之列。或許這個星光不亮的「暗」字,已預示了他的一生運氣。
水滸書中對楊志的形象描述是:「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著一把紅纓…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把氈笠子掀在脊樑上,坦開胸脯,帶著抓角兒軟頭巾。···
「青面獸」綽號蘊含褒貶也無所謂,但楊志的確霉運連連。可以說,他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最悲情的人物。
常理說,一個人一般不會兩次同樣掉進同一條河裡,一個人也不容易在同一件事情上犯幾乎相同的糊塗。但楊志恰恰體驗了,他就是在同一件事情上,重複出錯,兩次跌倒,逆轉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殿帥府當制使時,楊志參加搬運花石綱,十人中有九個人圓滿完成了任務,只有他遇風翻船,辦砸了差,。自己無奈負過避難江湖,不敢回府交差。這是他第一次「倒霉」。
後因皇帝大赦天下,罪責被赦免,楊志重新看到了希望。他急忙東拼西湊了一擔財禮,準備回京城用以疏通關節,謀求在殿帥府復職。
途徑水泊梁山,他被白衣秀士王倫逼迫納投名狀的林沖剪徑,兩人酣斗數十回合不分勝負。王倫見他武功高強,便把其邀到山寨勸其入伙。心懷鬼胎的王倫意欲用楊志挾制林沖。
「楊志思量:王倫勸俺,也見得是,只是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
此時的楊志,根本不想落草為寇,也沒瞧得上佔山為王的快活生活。他志存高遠,面對王倫的邀請回答說:「重蒙眾頭領如此帶攜,只是洒家有個親眷,現在東京居住。前者官事連累了他,不曾酬謝得。今日欲要投那裡走一遭,望眾頭領還了洒家行李;如不肯還,楊志空手也去了。」
楊志用此借口和大氣態度回絕了王倫,一心想回東京殿帥府繼續他的仕途「正道」。
但現實再次讓他撞上了南牆。
回到東京,楊志請來交情深厚的眾位同僚制使,商議幫他開脫丟失花石綱的罪責,眾友人也為之四處疏通打點。楊志終於得以面見太尉高俅。
書中寫道:「那高俅把從前歷事文書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著!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把文書一筆都批了,將楊志趕出殿帥府來···。」
這時,已經花光了錢財的楊志,生活囧迫,無奈當街叫賣祖傳寶刀。卻又遇到了潑皮牛二的無理糾纏。這是楊志的第二次倒霉。
《水滸》書中,楊志賣刀是情節非常精彩的一章。
楊志與潑皮牛二的對話,既看出了楊志好漢的胸襟,也襯托出了牛二無賴的嘴臉:
卻說牛二搶到楊志面前,就手裡把那口寶刀扯將出來,問道:「漢子,你這刀要賣幾錢?」楊志道:「祖上留下寶刀,要賣三千貫。」牛二喝道:「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鳥刀有甚好處,叫做寶刀?」楊志道:「洒家的須不是店上賣的白鐵刀。這是寶刀。」牛二道:「怎地喚做寶刀?」楊志道:「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過;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牛二道:「你敢剁銅錢么?」楊志道:「你便將來,剁與你看。」···
楊志耐著性子,給牛二演示了寶刀前兩個特點後,牛二又問:「第三件是甚麼?」楊志道:「殺人刀上沒血。」牛二道:「怎地殺人刀上沒血?」楊志道:「把人一刀砍了,並無血痕。只是個快。」
(劇照)
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來剁一個人我看。」楊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殺人。你不信時,取一支狗來殺與你看。」牛二道:「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楊志道:「你不買便罷!只管纏人做什麼?」
潑皮牛二一心想霸佔楊志的寶刀,於是步步緊逼,刺激楊志拿他試刀。甚至開始動手撕扯楊志並搶刀。楊志大怒,一時性起,果真拿寶刀開了葷,把街頭人人憎恨又無奈的潑皮牛二殺死在地。
當街殺了人楊志,此時展示了「好漢」敢於擔當的氣概,他叫道:「洒家殺死這個潑皮,怎肯連累你們。潑皮既已死了,你們都來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
有眾多圍觀人群出面作證,開封府便把殺人斷為誤傷,楊志得以免除死罪,由此入刑被發配。
被發配到大名府充軍,楊志幸運得到了梁中書賞識。經過東郭門教場比武較量,楊志與索超同時被提拔為管軍提轄使。
不久,梁中書為給岳父蔡京賀壽,搜刮十萬貫金銀珠寶,號稱生辰綱。命楊志帶人押送東京。
楊志久在江湖,知道押運生辰綱的兇險。他推託不成,為報恩只好承擔下來,並做了精心押運安排。
明知「生辰綱」是不義之財,但楊志對梁中書忠心耿耿。為防路上遭劫奪,楊志建議挑選十名軍士扮成普通商客,還避實就虛,悄悄趕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天正熱時趕路,不允許大家在黃泥崗松樹林里休息。
但作為押送生辰綱的負責人,楊志不會調動眾人的積極性,他一路催促,體罰打罵挑夫軍士,引起大家消極抵抗,最終在黃泥崗中了吳用、晁蓋等人設下的圈套,生辰綱悉數被劫走。
楊志再次欲哭無淚,陷入絕境。這是他第三次倒霉。
無情命運連續和他開了三個大玩笑,迫使楊志徹底向命運低頭。想自殺不成,決定活下來再圖長遠,他不得不與魯智深、曹正等落草二龍山,後來又上了梁山入伙。
公正講,水滸好漢中許多人是被官府逼上的梁山,而楊志則是被梁山好漢逼上去的。
此前的楊志,並無劣行。他丟失花石綱,是因為風災所致;謀求復職,是想重新建功;殺死潑皮牛二並去官府自首,等於為民除害;最後的押運生辰綱被劫,實際沒他啥大錯,只是他沿途方法粗暴略顯不妥。
縱觀楊志上梁山前後的舉止,他從未濫殺無辜,也沒有謀財害命的惡行,總體行止都堂堂正正,無愧「好漢」二字。
再看梁山受朝廷招安後,楊志隨宋江南征北戰,頗有戰功:
征討遼國時,楊志擔任呼延灼的副將,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火星陣;征討田虎時,楊志隨盧俊義攻晉寧,斬殺偽統制秦英;而在簡本水滸中,他還曾斬殺霧凝州守將偃安;征討王慶時,楊志與孫安、卞祥一同攻破六花陣。
在追擊西京守將奚勝時,楊志中了西軍埋伏,被圍困在伊闕山深谷中。後幸得解寶走訪山民,尋得谷口,方才脫困。
隨軍征討方臘,剛剛渡過長江,楊志便因患病被寄留在丹徒縣治療,後病情惡化而死,葬于丹徒縣山園,被追封忠武郎。
(劇照)
史料介紹,水滸書中的楊志與其他虛構的人物不同,他確有生活原型。
北宋末年,西軍有將領名楊志,曾隨童貫伐遼,隸屬种師道麾下,統領選鋒軍。史料《靖康小雅》稱他本是「招安巨寇」。後隨种師中援太原,與金軍作戰,在榆次不戰而逃,導致种師中戰死。
而在南宋初年,有山東強盜首領劉忠,號稱「花面獸」,其部眾皆頭戴白氈笠。《水滸傳》中的楊志出場時也是頭戴一頂范陽氈笠,綽號又是青面獸,應是作者借鑒揉和了這一形象。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記載楊志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楊志亦在其中,贊言為「聖人治世,四靈在郊。汝獸何名?走壙勞勞」。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也有研究者認為,楊志這一人物的塑造,綜合了宋代以來傳說中楊家將的形象。民間傳說中,楊家將屢遭奸臣迫害,但卻報國之心不改。而《水滸傳》中的楊志雖報國無門,被迫落草,但仍期望能在「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與楊家將一心報國、愚忠遭謗毀的悲劇一脈相通。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人中呂布 馬中赤兔」三國名將都有誰的坐騎堪稱一流
※古代朝廷的「給事中」位卑權重,它到底是個啥官職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