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64年9月10日,陝西14縣市在這一天改名換姓

1964年9月10日,陝西14縣市在這一天改名換姓

陝西行政地圖

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在這一大背景下,掀起了一波由繁到簡的城市改名浪潮,其中陝西省有14個縣市因之改名,數量位列全國之冠。

1964年9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陝西省對14個生僻地名做了更改:盩厔縣改為周至縣,鄠縣改為戶縣,郃陽縣改為合陽縣,郿縣改為眉縣,汧陽縣改為千陽縣,醴泉縣改為禮泉縣,邠縣改為彬縣,栒邑縣改為旬邑縣,葭縣改為佳縣,鄜縣改為富縣,沔縣改為勉縣,洵陽縣改為旬陽縣,雒南縣改為洛南縣,商雒專區改為商洛專區。

陝西古縣名

「雒」改「洛」

雒[luò]改洛涉及到今天的商洛市和洛南縣,而這次改名,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拿回了它們本來的名字。

商洛始名於漢朝,指上雒(縣)和商(縣)的地域合稱。因地處秦嶺山地,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在公元1620年之前,一直沿用的都是「洛」,但是在這一年的8月18日,明神宗朱翊鈞駕崩,其子明光宗朱常洛在8月28日登基,為避明光宗的名諱,「洛」改「雒」,稱之為商雒、雒南。

商洛的前身為商縣,始設於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治所在今丹鳳縣古城村。幾經變革,直至民國二年(1913)撤銷商州,設立商縣。

1949年5月,商洛地區各縣市解放之後設立商雒專區,統管商縣、雒南、商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7縣

1964年9月,因「雒」字生辟,經國務院批准,改「雒」為「洛」,時稱商洛專區,行政公署駐商縣城。

在此基礎上,於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地級商洛市,商縣成為了商州區,原來的名字日漸不為人知。

洛南縣因地處洛河之南得名。西晉泰始三年(267)其先為拒陽縣,隋開皇三年(583)改拒陽縣為洛南縣。新中國成立後,196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復改雒南縣為洛南縣。

盩厔縣改周至縣

周至縣原名盩厔(zhōu zhì )縣,盩厔是周旋、折旋之意的假借字,曲折之意是它的引申義。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

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始置盩厔縣,治所設在今終南鎮。之後的2000餘年隸屬雖幾經變革,但縣名一直未變,是陝西省最悠久的縣名之一。

1964年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為周至縣。

郿縣改眉縣

戰國時代,正式設立郿縣,「郿」字源於《詩經·大雅·崧高》:「申伯信邁,王餞於郿」。自建縣以來,曾有過武功、邰縣、郿縣、榮縣、漢光縣、新光縣、安漢縣、郿城縣、平陽縣、美陽縣、周城縣、渭濱縣、鳳泉縣、溫湯縣、柿林縣、周至縣、眉縣等縣名。

元順帝至元元年定郿縣名,此後近700年間,一直稱郿縣。

1958年12月1日,根據國務院調整縣市規模的通知,撤小縣並大縣,郿縣被撤銷建置併入周至縣。1961年9月,周郿分縣,恢復郿縣建置。

1964年9月,依據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和上級通知,將「郿」字改為「眉」,從此遂為眉縣。

醴泉縣改禮泉縣

上古時,禮泉縣叫寒門,傳說為黃帝升仙之處,在今天的禮泉煙霞鎮灣里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建縣,當時稱作谷口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因境內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宮,故更名為醴[lǐ]泉縣。

新中國成立後,曾於1958年12月將醴泉縣撤銷,併入乾縣,但又在1961年9月復設醴泉縣。

1964年9月,才改「醴」為「禮」,即為禮泉縣。

郃陽縣改合陽縣

合陽此次改名,實際上也是恢復了其原本的地名。合陽之名,起自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當時在洽水北岸(今洽川鎮莘里村)築城,取名「合陽城」。

景帝二年(前155年)改「合」為「郃」,始設「郃陽縣」,縣名沿用千年。

1948年3月26日郃陽解放,同年12月郃陽縣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2月,郃陽縣併入韓城縣,1961年8月22日恢復郃陽縣建制,隸屬渭南專區。

1964年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為「合」,稱合陽縣。

鄠縣改戶縣

漢初置鄠[hù]縣,此後兩千多年來,只有隸屬關係的變更,縣名及縣制設置相沿未改。

1949年5月21日,鄠縣解放。1958年11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鄠縣保留縣的建制,劃歸西安市人民委員會管轄。但在1961年8月,鄠縣又劃歸當時的咸陽專區管轄。

1964年9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將「鄠縣」改為「戶縣」。1983年10月20日戶縣劃歸西安市管轄。2017年9月9日,戶縣撤縣設區,鄠邑區正式揭牌設立。

邠縣改彬縣

秦朝時期初設縣置,名為漆縣。北魏孝文帝時期,鮮卑貴族崇尚漢學文化,因在《詩經·十五國風》中有《豳風》的章節,所吟唱之地正是今日的彬縣之所在,於是改設豳(bīn)州。開元十三年(725年)因「豳」、「幽」二字易混,改「豳」為「邠」[bīn]。直至1913年,廢州設縣,改稱邠縣。

1949年7月,邠縣全境解放,1958年12月,根據上級撤小縣並大縣的要求,邠縣、長武縣、栒邑縣合併為邠縣,直屬陝西省人民委員會,但又於1961年8月恢復原縣制。

1964年09月,經國務院批准,邠縣改為彬[bīn]縣。2018年0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彬縣,設立縣級彬州市,由省直轄,咸陽市代管。

鄜縣改富縣

富縣,古稱鄜[fū]州,位於陝西北部,延安市南部。

秦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秦、魏「雕陰之戰」後,魏割黃河以西15座城池於秦,富縣始為秦地,秦設雕陰縣,漢代置直路縣。魏、晉時期因北方部族入侵,邊民內遷,縣制不復存在。東晉設長城縣,西魏改三川縣。隋煬帝時期設鄜(fū)城郡,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始設鄜州,此後歷經宋元明清1300年政制不便。

民國元年(1912),廢鄜州設鄜縣。

1958年末,小縣並大縣,鄜縣與洛川縣合併。1961年大縣劃小縣,恢復鄜縣建置。1964年因鄜字生僻,改為富縣。

葭縣改佳縣

佳縣,古稱葭[jiā]州,因境內佳蘆河兩岸蘆葦叢生而得名,1964年改稱佳縣,佳縣是頌歌《東方紅》的故鄉,是毛澤東率黨中央轉戰陝北時生活戰鬥過的地方,也是中國紅棗名縣。

西漢惠帝五年(前190),佳縣境內設圁[yín]陰縣,屬西河郡。後圁陰改為圜[huán]陰。就此建立縣制。在此之後又經歷方陰縣、革融縣、開疆縣、中鄉縣、真鄉縣、真州、晉寧軍等建制。

宋金對峙時期,縣境被金統治,金朝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晉寧軍為晉寧州,二十四年(1184)更名葭州。由此之後金元明清皆稱葭州。

1913年改設葭縣。1944年1月1日成立葭縣人民政府,1955年3月改設葭縣人民委員會。1958年12月10日併入米脂縣,1961年9月1日,復設葭縣。

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經國務院批准,改為佳縣。1969年9月改稱佳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佳縣人民政府。2000年改設榆林市,佳縣屬之。

沔縣改勉縣

沔[miǎn]縣,今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舊稱。因沔水(漢江的舊稱)流經而得名。

西漢始置沔陽縣,是一個有近2000年歷史的古縣。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析沔陽西部地置嶓冢縣,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廢沔陽入嶓冢縣,並將嶓冢縣治遷今勉縣武侯鎮;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更嶓冢縣為西縣。

明洪武七年(1374)改沔州置,屬漢中府。治所即今陝西勉縣西武侯鎮。

1912年廢州為沔縣。1935年2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佔領沔縣,成立縣蘇維埃,2月26日紅軍北上後,8月縣治由西山谷口移於菜園鎮(今縣城)迄今。

1949年12月6日沔縣解放。1964年9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沔縣」改為「勉縣」。

栒邑縣改旬邑縣

旬邑縣,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位於咸陽市北部。

栒[xún]邑古稱豳[bīn],西周時屬王畿[jī],為栒邑[yì]。春秋時期,周平王以豳地賜秦,栒邑境從此為秦所有。秦孝公時置栒邑縣。

西晉時期曾分為邠邑(後魏改名為三水)、爰得、高平三縣,北周時期三縣合併為三水縣。從元朝至元七年(1270)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併入淳化縣,三水縣不存。

明成化十三年(1477),復置三水縣,沿襲到清末。民國三年(1914),因縣名與廣東三水縣重名,遂復為栒邑縣。

1958年12月,實行大縣建制時,併入邠縣,直屬陝西省。1960年12月劃歸咸陽市。1961年8月22日撤銷大縣建制,恢復栒邑縣,同時復設陝西省咸陽專區,旬邑縣屬之。1964年9月10日,因「栒」字生僻,選同音常用字,改為旬邑縣。

洵陽縣改旬陽縣

洵陽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安康市以東,古因旬水得名。

戰國時期楚置郇[xún] 陽邑,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年)丹陽之戰後歸秦。秦時設旬關,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始置旬陽縣。東漢時期撤銷縣置。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復置,改旬為洵。西魏為洵陽縣,兼為洵州、洵陽郡治。後幾經廢立洵陽之名未變。

1949年5月,洵陽縣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鄖西縣境成立。7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湖北西進,同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五十七師解放洵陽縣城。

195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陽縣改隸於陝西省安康分區專員公署。1959年改屬陝西省安康地區。1964年漢字改革,經國務院批複,改為旬陽縣。

「文化大革命」中,地、縣行政機構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旬陽縣革命委員會改為旬陽縣人民政府。

汧陽縣改千陽縣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汧[qiān]陽縣:「以在汧山之陽為名。」

周孝王十三年(前885年)因秦非子在汧、渭之間為周王室牧馬有功,被封為附庸,邑之秦(今隴縣),在汧水之濱築秦城,始以封邑立國。春秋戰國,秦襄公八年(前762年),秦封諸侯,都汧邑。為秦國地。秦孝公十二年推行縣制,改汧邑為汧縣,為秦人重要發祥地。在此之後歷經廢立撤併,縣域不斷變化,將隃麋縣、隴安縣等地併入其間。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縣治遭洪水淹沒徙今千陽縣。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將麟游縣雪白里(今高崖、普社兩鄉地)劃歸汧陽。清承明制。

1949年7月16日,千陽縣解放,設千陽縣人民政府,屬寶雞分區。

1958年12月1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國務院11月21日決定,撤銷汧陽縣建置,屬地歸併隴縣。1961年9月10日,恢復汧陽縣建置,轄區仍舊。

1964年10月,國務院公布,改「汧」為「千」。從此,凡地名中的「汧」,一律使用「千」。

陝西

14個簡化地名皆為同音字替換,在方便民眾辨認的同時未改其音,考慮到當時並不算高的居民識字率,這樣做有利於民眾的認讀,較為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簡化地名的弊端也日益顯現出來,在改名的過程中,有部分簡化名未能充分考慮歷史文化等要素,致使簡化後的地名無法承載當地厚重的文化底蘊,粗暴的割裂了歷史的傳承脈絡,殊為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攻略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攻略 |